王家庄村里长户家谱

最美乡村记事

<p><br></p><h1> <b>《里长户家谱》编修序言</b></h1><p> 自明朝洪武年间始,我王家庄村嫡太高祖王贵一族从山西洪洞老槐树徒迁至此,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六百年间,我王氏一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农耕商贾,不乏褒扬;崇文尚德,代代流芳;古朴民风,传承发扬;勤劳节俭,礼仪之乡;山清水秀,江南风光。为传承我王氏一族的历史文化,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使后辈能够知道国有史,族有谱,家有根,在族人们的殷切期盼下,于庚子正月由王发增执笔,王爱良叙述,结合三十年前旧谱,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辛勤,终于完成了里长户家谱的重新编修。</p><p> 《里长户家谱》也称(前十甲)的编修,只是我们王家庄村王氏家族系世的一支。根据【大清宣统二年照王家庄前十甲家簿】王家庄村家谱记载,从嫡太高祖一世到现在已经是二十四世。由于王氏家族繁荣昌盛,子孙枝繁叶茂,在三世明正统天顺成化年间,王谨之子——王真、王縻一辈分户为六甲、九甲、前十甲、后十甲四支。王真生三子:王富、王英、王雄,王糜生三子:王廷、王定、均。王福为后十甲始祖;王英、王雄为前十甲始祖;王廷、王定、王定为六九甲始祖。至此,高祖王贵的后裔开枝散叶,代代传承。</p><p> 关于吾族 “里长户”也称前甲、“六九甲”、“后十甲”的古籍解析,甲是一种户籍制度,十戸为甲,五甲为团,是一种户籍编制。里长户的“里长”也是过去的一种村级职务名称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设置。该行政编制的设置,盛行于唐宋年间,通过历史上流传的这种编制的称谓,可以看出我村历史及文化的渊源之长。</p><p> 此次里长户家谱的修编,是在1989年族人祖先编修的基础上,通过查访族人,前后验证编辑而成的。此编修吾之家谱,按照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的基本原则,以户梳理,追踪溯源,使后人了解吾族之生息、繁衍、迁徙、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等。由于时代的变迁,里长户一族先后迁往牛岭、大坪、石城、恶道等村,后由重返迁故里,我宗族先人无不欣慰。而后又有落户我村者,自愿归宗于我里长户序列,在宗族先人们的一致认可下,与我里长户已是一家之人,大到婚丧事宜,小到族人之困,都积极参与,为我族献策献力,精神可嘉。里长户一族,从此支门清,辈次明,祖宗显,后代起名因循有章,此虽不可责我湮没追亲之责,亦可弥我遗弃先祖之罪。家训族规以教育后代,使其明德知礼,勿犯国家法规,于国则可以为人,于家则可以为子。又可增国家文化,符合民族复兴之大义,益国益家。修吾家乘,继传后世,此吾辈之愿也,是为序。</p><p> 王发增 王爱良</p><p> 二0二0年正月</p> <h1><b> 王氏家训</b></h1><p><b>王贵世祖,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b></p><p><b>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b></p><p><b>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b></p><p><b>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b></p><p><b>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b></p><p><b>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b></p><p><b>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b></p><p><b>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搏,财帛散尽。</b></p><p><b>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b></p><p><b>恋衙投宦,必爱人民,忌才害贤,毒族害群。</b></p><p><b>耸人告讼,不如兽禽,利令智乱,灾难必临。</b></p><p><b>祖灵在天,察尔甚真,阴诛阳谴,追究必深。</b></p><p><b>祖灵阴佑,和顺永存,后裔繁昌,福寿盈门。</b></p><p><b>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b></p><p><b>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b></p><p><b>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b></p><p><b>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b></p><p><b>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王族,直上青云。</b></p><p><b>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b></p><p><b>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