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娑罗树和菩提树同称佛教的两大“圣树”,在北京西山卧佛寺大雄宝殿前,左边一棵娑罗树,右边一棵菩提树。</p> <p>菩提树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p> <p>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p> <p>“菩提”,古印度语里指“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p> <p>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菩提树在中国也有深远的影响。唐朝初年,僧人神秀与其师兄慧能对话,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后回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对师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论道的对话流传甚广,也使菩提树名声大振。</p> <p>一花一世界</p> <p>一树一菩提</p> <p>菩提树很坚韧,不受病虫害的影响,还能净化空气,因此被认为是很神圣的。有一种挺神奇的现象是,夏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凉爽,而冬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温暖。</p> <p>北京潭柘寺外的塔林中,高矗着两棵古树,娑罗花盛开时节,满树洁白,分外绚丽。它们仿佛在墨绿色的树上插满了白色的佛塔。古树的粗干鳞片斑斑,叶片鲜绿呈掌状,分为七瓣。这就是佛门两圣树之一的“娑罗树”,因其掌叶分为七瓣,故又名“七叶树”。东侧的一棵,高达25米,干周长达5.2米,是北京也是中国和世界上的“古娑罗树之最”。</p> <p>娑罗树,也叫七叶树。在紫竹院公园的紫竹禅院门前有两颗娑罗树,一颗结子,一颗无子。</p> <p>一般认为,娑罗树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常见于古老的寺庙当中,是著名的观赏树,花开可供观赏,结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木材还可供建筑,真是绝好的树种。</p> <p>相传摩耶夫人在兰毗尼园中,手扶娑罗树,产下释迦牟尼。</p> <p>七叶树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树种,在北京碧云寺及大觉寺皆有栽种,它的种子是一种中药,名为娑罗子。</p> <p>把七叶树说成菩提树,还“神圣的无花果”,这样的标注,显然是弄错了!</p> <p>娑罗树的叶子,很像椿叶,但有七片叶子。</p> <p>娑罗树不甚粗壮,枝叶却极为茂盛。</p> <p>相传,80岁的释迦牟尼,涅盘于娑罗双树间。</p> <p>他走进希拉尼耶底河里洗了个澡,然后上岸走到娑罗双树林中。他在两株较大的娑罗双树中间铺了草和树叶,并将僧伽铺在上面,然后头向北,面向西,头枕右手,右侧卧在僧伽上,最后就涅盘升天了。所以,卧佛寺的卧佛就是释迦牟尼圆寂的式像。</p> <p>此树夏初开花,花开七层,像佛塔,又像烛台,叶子又是七叶,看上去像是供在佛前的长香。每到花开之时,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尽情绽放,花芯内七个橘红色的花蕊向外吐露着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黄色,使得小花更显俏丽,而远远望去,整个花串又白中泛紫,象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真是绝妙至极。</p> <p>或许是晚上灯光映衬的缘故,娑罗树结着满树的青色的花骨朵,样子有点像农家院子里的葡萄花串。</p> <p>微风中,阵阵幽香袭人。</p> <p>那绿枝垂下无数白色花串。和大侠趋前,满树绿叶间,白花簇簇,如无数白鸟栖居。伸手轻轻拽住枝头近视,花如宝塔,层层旋上,每一朵花都像振翅欲飞的白鹤,花蕊呈桔红,如白鹤的眼睛一样明丽。</p> <p>灿烂华灯下白花绿叶的娑罗树,好一幅明丽安静的初夏图。可此刻的北京城,正经受着疫情的考验。相对于这些生长了千年以上的古树,人类的生命是何等促迫?祈盼早日清零!祈福平安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