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目前我科有飞利浦Multiva1.5T核磁共振一台,能快速、准确、高质量地完成对人体各系统和各部位的检查。<br></h3>  <h3>  </h3>  <h3>  飞利浦1.5T核磁共振主要特点:扫描时间短、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覆盖范围广、功能更齐全、图像更清晰、诊断更准确、效率更强大等诸多优点。</h3>  <h3>各部位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用于平扫发现可疑占位,需进一步明确范围和性质。</h3>  <h3>  飞利浦1.5T核磁共振在神经系统功能 性应用中可进行全方位功能代谢成像,弥散张量成像(DTI)、脑功能成像(fMRI)、脑组织血流灌注成像(PWI)、磁敏感成像(SW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成像技术(MRS)等。<br></h3>  <h3>波谱分析成像技术MRS一般用于:<br>1、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r>2、代谢性疾病的脑改变;<br>3、脑肿瘤治疗后复发与肉芽组织的鉴别;<br>4、脑缺血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r>5、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br>6、弥漫性肝病;<br>7、肾脏功能分析和肾移植排斥反应等。</h3>  <h3>弥散张量成像(DTI):用于脑肿瘤术前、术后以及脑康复治疗前后评估。</h3>  <h3>脑脊液水成像:对脑积水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对比的应用。</h3>  <h3>全脊柱融化成像技术:可以一次性对全脊柱进行磁共振成像。</h3>  <h3><br>类PET成像技术:类PET成像是磁共振检查的一项独特优势,是通过观察人体水分子的微观运动情况来达到检查目的,用于肿瘤病人术前、术后评估及随访。</h3>  <h3>  飞利浦1.5T核磁共振对脑神经、心血管、胸部、腹部、盆腔等脏器、骨与关节病变及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及其他病变,均可作出较准确地定位定性诊断。特别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发现方面为临床提供的了更为科学的诊断依据。</h3>  <h3>1、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评价肾动脉情况的方法,与金标准作对照,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达85%,特异度达97.75%,可以作为肾动脉病变筛查的首选方法,尤其适合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和肾移植供体的筛选。<br>2、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和低估。随着狭窄程度加重,NCE-MRA对其低估率可能逐渐下降,高估率可能逐渐上升。<br>3、非增强磁共振肾动脉成像技术在清晰显示肾动脉数目上低于金标准:NCE-MRA对主肾动脉和副肾动脉的显示效果无明显差别,对肾动脉远端分支的显示能力不如金标准。<br></h3>  <h3>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适应症:<br>1.心肌病变:包括各型原发性心肌病,急、慢性心肌梗死及其主要并发症室壁瘤形成,高血压、主动脉瓣病变、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瓣病变等所致的心室肌肥厚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br>2.各种大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马方综合征、大动脉炎、主动脉缩窄、上下腔静脉狭窄和阻塞及各种大血管先天畸形和变异。<br>3.心包疾病:包括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及心包内占位性病变等。<br>4. 用于识别和分析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况,以及心脏瓣膜病。<br>5.心脏肿瘤:包括心腔内、心壁内肿瘤及其与心包、纵隔肿瘤的鉴别。</h3>  <h3>  以上图片均来自本院飞利浦1.5T核磁共振<br><br>      影像中心全体人员在此感谢各位领导,临床、后勤、信息、设备、药剂、体检、控感、外联等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并在此一并感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邢威教授的谆谆教导!<br>  影像中心全体人员以热情认真的服务,为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隐患保驾护航!祝愿大家健康!<br><br>                        咨询电话:1873629955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