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天山之春》《白桦林好地方》

音乐老师

<p>  孩子们,我们刚刚在学校里愉快的上了一周的课,就又恢复到之前的线上学习了。但我相信,你们无论在哪里、以哪种方式的学习,都不会影响你们乐观与积极的学习态度。那么我们就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本周的音乐课学习吧!</p> 第一部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乐曲介绍</b></p> <p>  《天山之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原来是热瓦普独奏曲,后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后广为流传。乐曲描绘天山春天的秀丽风光和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节日欢庆场面。</p><p> 乐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为三拍子,通过两个鲜明对比的主题,描绘了春到天山时一派明媚喜人的秀丽风光。</p><p> 第二段是一个欢腾的快板段落,音乐从第一段的小调性转为明亮的大调性,节拍也变为二拍子,慢起渐快的节奏,铿锵有力,旋律带有强烈的新疆民间舞曲风格,热情奔放、一气呵成,形象的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面。</p><p>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吧!</p> <p>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咱们学校的音乐王老师是怎么给大家细致讲解这首乐曲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乐器介绍</b></p> <p>  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p><p>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p><p> 琵琶演奏代表曲目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等。</p> 第二部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桦林好地方</p> <p>  《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短小而流畅的加拿大印第安民歌。在安大略湖与渥太华之间的地区广泛传播。歌曲为描绘美丽风景的民谣风格,一段体结构,自然小调,旋律围绕着自然小调的主三和弦进行发展。歌曲的音域为d1——d2。词曲相互呼应,清新流畅,给人以仿佛置身大自然的感受。</p><p> 歌曲运用了不太常见的2/2拍,使歌曲相较2/4拍更显平稳、流畅。结束时两个长音,让歌曲有着似乎让留恋美景的人们放慢速度走远的听觉感受。而歌词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小军鼓的节奏,使歌曲别具特色。</p><p> 整体来说,《白桦林好地方》简单易学,因此加入吉他伴奏和原文感受,来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歌曲风格。</p> <p>跟着老师一起来细致的学习</p> <p>看着歌篇再来听一下这首歌曲吧</p> <p>范唱</p> <p>  学会的同学可以试着跟伴奏唱一唱,并于今晚九点前在“晓黑板”中上传录音作业。</p> <p>伴奏</p> <p>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你们学会了吗?😊</p>

歌曲

白桦林

乐曲

伴奏

琵琶

天山

独奏曲

描绘

学习

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