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6月11日下午,微风和煦,阳光极好。金谟小学语文二组教研会在组长郭海妮的组织下召开了本次教研会——跟随名师脚步 解读语文要素。</p> <p><br></p><p> 姚倩老师分享了,安徽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多家教育教学刊物的签约作者、封面人物和专栏作者李竹平老师关于语文要素的解读,由三个问题入手展开学习。</p> 什么是语文要素? <p><br></p><p> 语文要素,表面看上去只是一个概念,找到对它的解释说明就基本明白了。但一个概念的形成,必然包含了对特定事物的认识和指导行动的理念。对什么是语文要素的回答,仅仅了解“发明者”给出的定义式解释说明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实践,做出理解性阐释。</p><p> 语文要素指的就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等。</p> 怎样解读语文要素? <p><br></p><p> 显然,每一个语文要素都需进行解读,弄清楚“为何”与“何为”,这是教师科学地用教材教的基础。</p><p> 解读要从纵向上定位,还要从横向上,甚至放在网络中定位。一个具体的语文要素,它在学生读写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愿望等组成的语文素养拼图中,占多大面积,处在什么位置,教师都要做出判断。</p><p>在要素解读中,可以借助的资源有哪些,这也是教师必须清楚的问题。</p> 语文要素中处于什么位置? <p><br></p><p> 语文要素,绝对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双线组元,两条线中,都有语文学习的目标和价值,都有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活动。两条线之外呢,同样还有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p><p> 语文要素是给了语文教与学较好用的脚手架、方向标,用得其所,天宽地广;不得要领,天地茫茫;困于要素,天地荒凉。</p> <p> 此次针对语文要素深入研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使用好统编教材,精准备课、落实好语文要素、夯本固基、稳中求新,用教师的智慧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p><p> 与语文共舞是美好的!满架蔷薇一院香,一花引来万花放。这一次的教研活动有深度,有广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信心,是思考,是进步。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且行且思。</p><p> 让我们继续努力!</p><p> 快乐地奔跑在语文教研之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