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6日第33个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三位权威专家出镜拍摄了一部禁毒宣传片,从科学角度揭露毒品危害,向大家特别是中学生倡导“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旧街中学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增强学生识毒防毒意识,提高学生抵制毒品能力。梅汉元书记、陈志新校长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2020年全区中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并部署学校禁毒宣传工作。 德育组根据陈校长工作思路,收集整理出有关毒品知识,由班主任推送到班级群供同学们学习。 一、毒品是什么<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br> 二、毒品有哪些危害<br> 1.毒品毁个人健康<br>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r>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br>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br> (4)扩散各种传染性疾病<br> 2.毒品毁家庭幸福<br> (1)丧失工作机会和潜力<br> (2)倾家荡产,债台高筑<br> 3.毒品毁社会稳定<br> (1)导致犯罪率高升,影响社会安定<br> (2)导致价值观扭曲,败坏社会风气<br> (3)树立不良榜样,危害后代三观养成<br> 三、毒品的诱因有哪些<br> 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类别呈多样化趋势发展,低龄化人员吸毒现象日趋普遍,这正是因为中学生群体心态稚嫩,判断能力薄弱,是非观念淡泊,易受环境影响,继而走上吸毒的犯罪道路,掉入毒品的万丈深渊。<br> 1.受好奇心和“赶时髦”心理的驱使<br> 2.交友不慎及盲目的攀比、从众心理<br> 3.错误的压力排解方式<br> 4.防范意识过低,遭受他人蒙骗<br> 5.赌气、叛逆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br> 四、怎样和毒品做斗争<br>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我们之于毒品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如花朵、如旭日般蓬勃的年纪里,只要我们拥有一双识毒的慧眼,坚定一个拒毒的信念,毒品这头洪水猛兽就只能“毒”行,不能近身。<br> 1.远离高危场所。网吧、夜店和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鱼龙混杂,极易成为毒品滋生弥漫的灰色地带,未成年人务必洁身自好,敬而远之。<br> 2.摆正健康心态。我们要勇于直面生活中、学习上的挫折,莫因为不顺心的事而以吸毒消愁解闷,莫抱有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等逆反心理而吸毒表现自我。<br> 3.消除侥幸心理。大忌放任好奇心,坚决远离摇头丸、K粉等,更不可产生“只试一口”“只试一回”的错误想法。<br> 4.加强防范意识。在人员流动大的场所,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及香烟,离身后,已开封的饮料不再饮用。<br> 5.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br> 今后,旧街中学将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学生“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价值观,增强中学生自觉远离毒品意识,提高抵制毒品能力,确保校园无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