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全面有效地推进初三中考复习备考工作,2020年6月19日,玉溪四中语文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观看学习了“2020年红塔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抽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视频,并认真地进行了研讨。</p> <p>老师们认真观看学习</p> <p>观看视频后,初三年级备课组长王红霞老师分析考情。</p> <p>老师们围绕“查问题,找差距,出点子,举措施”,积极展开讨论。</p> <p>初三教师刘茜老师总结发言。</p> <p>今后具体措施:</p><p>1 .反思、总结、提升</p><p> 当务之急是根据成绩情况和答题情况,每位教师应该进行一次学情和教情的分析。看看哪些属于课堂讲授有遗漏,哪些属于课后落实不到位,哪些属于语文能力有欠缺拿不到分,哪些属于考试态度不端正没拿到分。进而制定适合本班的相应的教学策略,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p><p>2.继续发挥备课组的拳头作用</p><p> 集思广益,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观点的交流,资料的整理,信息的收集,试卷的编制,分工协作,各个击破,都需要群策群力,互补互抬。正如有一句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行的更远。”每个人都必须把眼光放长远,有一盘棋意识,胜不骄败不馁,树立整体荣则全组荣,整体辱则全组辱的观念,有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p>3.深入钻研,认真备课</p><p> 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万考不离其宗”,只有吃透教材,摸清规律,强化素养,才能让学生成为考场上的不倒翁。应知应会的要稳扎稳打,精讲多练,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寓教于乐,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听课评课活动,提升备课组的教科研能力。</p><p>4.重视基础,牢抓基础知识</p><p> 基础知识对所有的考生都很重要,谁都不愿意在基础题上失分,也失不起分,基础过关,差生就会减少,重视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对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尤其要强调。另外还有狠抓书写不规范的问题,答题质量如何,书写不规范别人不认识或看得很费劲,势必影响到得分。所以我们还是要一如既往抓字迹规范,要向董老师一样常抓不懈,争取在中考中,通过对字迹的斤斤计较,计较出部分分值来。</p><p>5.提优补差促中间</p><p> 根据年级中班级分为两个层次的特点,教师需要分层教学,区别对待,快班节奏快一些,课堂容量和密度大一些,适当提升教学的难度,提升优生的语文素养,适度补充一些提升作文的材料,让优生的作文升格;慢班步子缓一些,少一些扩展,腾出时间狠抓落实,对于一部分被自己和家庭放逐的孩子,通过上课提问,课后紧盯等拉拽方式带着往前走,尽量不让他们边缘化到学科之外。</p><p>6.规范学生的答题技巧</p><p>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用来形容语文的答题是恰当不过了,有的惜墨如金,寥寥几字,拿到了好分,有的同学洋洋洒洒长段大论,却可能拿不到一分,这就存在一个答题规范和技巧的问题了。比如:2分可能需要答出两点,3分可能需要答出三点,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再比如比喻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在说明文中变成打比方,其作用就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在议论文里变成了比喻论证,其作用就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什么。教学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搞题海战术,但是,做一种类型的题目,就要有做一种类型题目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答案和文章主题及重点语段、重点词组的必然关联,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反复运用,直至记牢活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p><p>7.研究中考,把握考试方向</p><p> 对于中考的研究应该始终贯穿在初三整个学年中,研究中考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和老师少走弯路,少费力气,在最短的时间做最高效的工作。</p><p><br></p><p><br></p> <p> 我们相信在通往目标的路上荆棘丛生,但我更相信,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语文组全体成员的殚精竭力,我们语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