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风

阿珍散文原创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秀丽 汉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网络</span></p><p><br></p><p>说起家风,似乎父亲母亲从来没有讲过之类的话。但其一言一行对我们的影响,是无形的家风家教,深深地浸洇在骨髓里</p><p><br></p><p>父亲是上过战场的。1951年,他不顾爷爷的反对,毅然参加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上了前线。回国后,驻防东北,1956年回到离别6年的家乡。从我记事起,就时常听父亲讲抗美援朝的故事。</p><p><br></p><p>父亲说,他在朝鲜度过两个冬季,那个冷哦,在家待惯了,冻得实在受不了。那个时候,我军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狂妄自大,肆无忌惮,时常贴着山头、地皮,超低空飞掠,机枪扫射,狂轰滥炸。连美国佬的大鼻子和狰狞面目,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志愿军战士们气得咬牙切齿,却又缺乏打击它的有效手段!</p><p><br></p><p>在朝鲜战场上父亲遇到过几次险情,随时可能把性命留下,所幸都化险为夷,有惊无险。有一次,他们刚过江不久,一群美国飞机就扑了上来,炸弹象小鸟拉屎一般,水面上炸起高高的水柱,河岸边沙尘四溅。尽管有高炮的掩护,还是造成很大伤亡!父亲急中生智,以桥埻作掩护,才未被子弹、炸弹伤着。那一刻,父亲目睹了战争的残酷!</p><p><br></p><p>还有一次,父亲与战友们正在半山坡的宿营地休息,突然响起了警报声。战士们迅速冲出营房,实施疏散隐蔽。那美军飞机拉下机头,俯冲而下,撵着人,扔炸弹,扫机枪,又忽地飞向远处。等战友们回过头来,营房已炸飞了天!</p><p><br></p><p>让父亲与战友们尴尬与无奈的,是一次正在准备吃饭,一发炮弹打了过来,掀翻的尘土忽地灌满了饭桶,哪里还有饭可吃呢?所幸没有人员伤亡。</p><p><br></p><p>父亲说,尽管我们的装备远不如美军,但志愿军是正义之师,英勇顽强,最终还是把美国佬打得乖乖地在三八线上签字停战。父亲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参战者,每每讲到此,自豪之情溢于言表!</p><p><br></p><p>讲起抗美援朝的事,父亲总是淡淡的、轻轻的,象娓娓道来一个故事,从没有渲染过血腥、残酷的场面。父亲怕是伤了孩子们脆弱的心灵吧!</p><p><br></p><p>父亲火线入党,被授予少尉军衔。但父亲从来没有向外人炫耀过自已的过去,更没有以抗美援朝老兵自居,向组织上要过什么待遇、职位。父亲把过去的荣誉、把对战友的思念,连同那战场上的艰苦岁月,一同深深地珍藏在了记忆里!</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退伍后,父亲被安排在县木材公司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大半生的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了木材公司。父亲耿直节俭,对工作满腔热情,一丝不苟,爱工作爱单位如爱自己的生命,年年被评为县、地区或省物资系统的先进个人。在我的记忆里,他的先进工作者的合影,整整压满了办公桌的玻璃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出差云南调运木材,雪下得特别大,房檐下结上又粗又长的冰凌。父亲舍不得坐卧铺,连续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又倒腾汽车,到家时两条腿肿得一压一个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时候,物资匮乏,许多亲戚、乡邻、朋友都找他买木材,挑选材质好、不屈料的。多年的工作经验,练就了父亲一双火眼金睛,哪根木材质地结实,产地哪里,出料多少,适合做什么用,一看便知。凡找到父亲的,他都尽力帮忙,钱不够的还时常借给他们用。但父亲有个原则:价格和尺寸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占公家的便宜!”这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对风水八卦、烧香拜佛等不以为然,从战场下来也看淡了生生死死。战场上的几次生死劫,都化险为夷;生活中的父亲,却因人祸差点丧命。多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仗义的性格,路见不平定要挺身相助,耄耋老人,秉性不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一天下午,父亲在街头散步,看见几个人围殴一女子,只打得在地上翻滚,衣服绽开,头发脱落,而旁观者无人相助。父亲怒不可遏,拨开人群,大吼一声:“住手,不准打人!”奋不顾身制止凶犯。一根钢筋棍打来,父亲顿时失去知觉,倒在了血泊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闻讯赶回来的我们,看到躺在医院的父亲,头部裹着绷带,肿得完全变了形的脸,眼泪止不住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往下落。丧尽天良的狠心歹徒,面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竟敢下如此毒手,天理难容!我们暗暗发誓,倾尽力量,也要将歹徒送上法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法医鉴定,父亲鼻骨骨折伴脑震荡。经上级政法部门督办,排除多种干扰,歹徒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父亲的精神与健康从此却受到很大的伤害。事后,邻里劝他:“您这么大年纪了,别管那闲事,万一有个好歹可咋办!”父亲倔强地说:“年纪大咋了,我就看不惯这不平事!再让我碰上,我还管!”</span></p> <p>母亲是个典型的农家妇女。在我们家里,母亲向大地一样宽厚地包容着一切。父亲在城里工作,她一人带着几个孩子生活在村子里。奶奶年纪大了,婶子死得早,叔叔又是聋哑人。母亲用她弱柔的肩膀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重担,既要照顾年迈的奶奶,抚养四个孩子,还要照顾叔叔及三个没娘的孩子,年复一年,将她们拉扯长大、上学、成家。</p><p><br></p><p>白天,母亲在大田里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做一大家子吃的、穿的、用的。纺线、推磨,成了母亲经年累月卸不下的重负。为了省油,母亲把灯芯拨得很小很小,用一根长线把煤油灯吊在房顶檩条上。昏黄的油灯下,上下窜动的火苗映衬着母亲劳作的身影,在房屋的墙壁上变幻着、活跃着。我时常感觉那影像好神奇,感觉母亲咋有永远做不完的活儿呢?</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纺线、磨面是极枯燥、劳神的体力活,那简直就是毅力、体力和耐心的考验与耗散。母亲一生勤劳,身体健康,但我记事就知道,腰痛一直在折磨着她。这一定是长年累月,无休止的纺线、推磨劳累所致。记得有一年的冬夜,过度的疲劳和困顿,母亲竟坐在纺车前睡着了,碰翻了脚旁的煤油灯,燃着了棉絮,烟火惊醒了母亲,着实让人虚惊了一场!</span></p><p><br></p><p>母亲纺线时,我时常搬来一张小板凳,静静地待在母亲的身旁,或写作业、或看小人书、或摆弄制作玩具,听母亲讲那口口相传了千百年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漫长的黑夜大都是这样度过的。没有寂寞,也没有烦恼。长大以后,在任何的经历中,我再也找不到那情形中的安静、温暖与幸福的体验。这份温馨在岁月的痕迹中,镌刻得越来越深,沉淀得越发柔软。</p> <p>在村上,我们家的家庭关系,婆媳、妯娌、邻里关系融洽是出了名的。母亲从没有与奶奶拌过嘴、红过脸,没有和邻里闹过矛盾,也没有与婶婶们吵过架。打我记事起,也没有遇见过兄妹们挨过父母的打骂,父亲母亲之间也没有骂过架、打过架。这在偏僻的豫东乡村,简直就是个奇迹!</p><p><br></p><p>每逢家里改善生活,包个饺子或有个荤菜什么的,母亲都要先盛上几碗分送给邻家。而自己只站在灶台后面吃些残羹剩饭。逃荒要饭的来了,母亲总会找些吃的穿的送给他们,有时甚至把刚盛好的自己还没来得吃的饭菜给了他们。母亲常说:“人家有难逃荒到这里,多不容易,帮帮人家,总会记你个好的!”</p><p><br></p><p>那一年,奶奶得了中风,留下了偏瘫失语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侍候奶奶就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从来没有怨言、没有逃避。父亲从城里时常给奶奶带回些零食,什么冰糖块呀、山楂片呀、姜片呀,我们不吃,奶奶会分给我们尝尝。奶奶生病期间,母亲给她做小灶,每当我掀起锅盖,两个白面馍馍在一锅红薯和窝头的映衬下,诱得不能自己,就会顽皮地揪一口尝尝,母亲赶快拿起来。突然有一天奶奶病逝了,我正在小学一年级教室里摇着头背书......</p> <p>父亲只读了半年的私塾,在部队里靠着辅导员,加上自学才多认了几个字,但也写不出个条条框框的。母亲在解放后夜校扫盲班里学了几个字,终年的操劳早也忘个净光。所以,不记得学习方面父母给予更多的指教。但有一个情节至今我记忆清晰。</p><p><br></p><p>一天下午,在城里工作的父亲回来了,扎稳自行车,向我招手:“来来,给你带两本字帖!”我跑向父亲,一本毛笔隶书字帖,一本钢笔字帖。钢笔字帖的内容是样板戏《沙家浜》唱词,至于毛笔字帖的内容,我竟毫无印记了。</p><p><br></p><p>夕阳下,父亲温和地对我说:“比着这上边,好好练练字!”那时候,“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知识无用论”弥漫于整个社会。父亲没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更没有要我学练书法的概念。父亲只是朴素地认为,有文化、写好字才行。从此,那两本字帖成了我写字的启蒙,并结下了不解之缘。</p><p><br></p><p>在学习上,兄妹几个都很给父母争气,成绩良好,全部念完了高中,这在偏远的豫东平原的小村子,实属不易。恢复高考后,兄妹几个又陆续考上大学或中专。在那个高考录取率极低的年代,一个家庭能走出几个大中专生,十里八乡传为佳话!</p> <p>时光荏苒。转眼父亲母亲已95岁高龄,身体硬朗,思维清楚,生活自理。父亲一生不拈烟不嗜酒,勤俭爱劳动,喜欢干净整洁,退休后也有了时间读书看报。父亲最喜欢看有关革命战争年代和抗美援朝期间的事件、人物回忆文章,也关注社会时事。他眼神不好,就买了个放大镜,边看边查字典,可认真呢。多年下来,他看过的杂志堆放起来足有一人之高!</p><p><br></p><p>历代,文人大家把家风家训精炼成几个字或几句话写在匾上,悬挂在高堂之上。我们这寻常百姓人家,父母大字不识几个,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这就叫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不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传承下来的吗?</p><p><br></p><p>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