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墨西哥之八:海滨揽胜

Lei

<h1>离开帕伦克之后,我们到了尤卡坦半岛,就进入了墨西哥的海滨地区。在参观玛雅文明遗址之余,也欣赏了一把墨西哥东南部的海滨。</h1> <h1>从帕伦克出来,贝比带我们去一家墨西哥风味餐厅用餐。</h1> <h1>一种用花瓣汁酿的墨西哥饮料吸引了我们。</h1> <h1>主菜是牛排,佐以墨西哥玉米饼,很新鲜。</h1> <h1>餐厅以当众烤制这种玉米饼吸引食客。</h1> <h1>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行至墨西哥湾,大家下来停下来打鸟——好像是鹈鸪。</h1> <h1>苹果iPhone4手机居然也抓到了这样的镜头。</h1> <h1>但是抓到鱼在鸟嘴里挣扎的精彩瞬间,还要靠大徐这样的高级发烧友近乎专业的摄影装备啦。</h1> <h1>这一天我们来到了海滨小城坎佩切(Campeche),它是坎佩切州的首府,其整个老城在1999年列为世遗。</h1> <h1>坎佩切是在玛雅村庄金佩赫(Kimpech)的基础上建的,贝比说玛雅语的原意是“太阳之地”。西班牙人误读成坎佩切。这个港口城市位于墨西哥湾南岸,在尤卡坦半岛北部,曾经是西班牙人侵入墨西哥的桥头堡,1540年建城。</h1> <h1>坎佩切曾经垄断了尤卡坦半岛的海路贸易并由此繁荣,主要是把墨西哥珍贵的染料木(dyewood)和海盐出口到欧洲。这种能染纤维的木材,好像只有墨西哥有,在西班牙和欧洲大陆非常抢手。从16世纪到19世纪,成千上万吨这种木材从这里出口到欧洲,直到19世纪人造染料问世。好像那时染料木的资源也毁得差不多了。</h1> <h1>17世纪时,坎佩切成为海盗频繁袭击的目标。特别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663年,那次袭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之后,幸存的市民为了抵御海盗,开始修建城墙。他们从附近岩洞中采掘石灰岩做建筑材料,用了50年时间,完成了这个总长为2.5公里的六边形城墙。墙体厚2.5到3米,高8米,还有碉堡。</h1> <h1>城墙南北各一个城门。南边的陆门(Land Gate),走人,主要是住在城里的人进出。</h1> <h1>北边的海门(Sea Gate),临海,走货。不过每有海船临近,城门上和中心广场主教堂的钟楼就会敲钟报警,关上海门,因为不知道来的是商船还是海盗。</h1> <h1>现在保留下来的城墙90%是原来的。城里的房子也是16和17世纪原汁原味儿的建筑,现代建筑都在城外的新区。</h1> <h1>市中心的坎佩切教堂(Campeche Cathedral)和这个城市一起在1540年开建,但是几经周折,到1705年才算建成。</h1> <h1>坎佩切的步行街很有味道,一些雕塑也很幽默。</h1> <h1>过去海就在北边海门外,现在海岸向北推进了几百米,原来是海的地方建了新建筑,修了城市的一条主要大街。</h1> <h1>晚上在中心广场看灯光秀演绎这个城市的历史。虽然因为不了解历史看不大明白,却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广场北边殖民时代的一个建筑作为背景幕布,大家看的兴致勃勃。这种灯光秀比我们国内的“印象什么什么”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不少,效果也不错。</h1> <h1>在游览乌斯马尔遗址后,贝比又带我们去了一家墨西哥风味餐厅。</h1> <h1>,享用了芭蕉叶包裹烤就的猪肉,另有汤和水果等。</h1> <h1>饭后服务员给了我们每人饮一杯以龙舌兰酒为基调的墨西哥鸡尾酒。</h1> <h1>他们先让品酒人戴上宽边墨西哥大草帽,调酒师将两种不同的酒倒入龙舌兰酒,使劲在桌上一砸,酒就泛起泡沫。品酒人一饮而尽后,他便摘下客人的草帽,摸摸客人的头,再砸一下。据说波塔波球比赛获胜者砍头祭太阳神之前就是这样。</h1> <h1>在即将进入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Merida)的蒙特霍大道(Paseo de Montejo)中央,树立着一个外观像城堡一样的墨西哥祖国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Fatherland)。这是出生于哥伦比亚却后来一直生活在墨西哥的的雕塑家罗慕洛•罗佐(Romulo Rozo,1899-1964)1956年的作品。罗佐去世后,骨灰就撒在这个纪念碑下。</h1> <h1>祖国纪念碑的正中是玛雅人形象。</h1> <h1>碑座都是墨西哥独立以来的历史名人。</h1> <h1>梅里达是整个尤卡坦半岛最大的城市,距墨西哥湾海滨35公里。它是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德•蒙特霍(Francisco de Montejo,1479-1553)在1542年建的,拆了玛雅城市特赫(T’Ho),以原有建筑的巨石为基础,建起了这座殖民城市。1840年代玛雅人曾经举行过起义,遭到血腥镇压。</h1> <h1>如今的市中心很宁静。</h1> <h1>市中心的圣伊尔德丰索教堂(Cathedral of San Ildefonso)就是拆了玛雅神殿原址建的,1561年动工,1598年建成。教堂所用的石料也有一部分是原来玛雅神殿的。</h1> <h1>我们的时间有限,就没有进入教堂,而是去参观了蒙特霍故居(Casa de Montejo)。这幢建筑是1540年建的,原来是兵营,后成为蒙特霍及家人的居所。如今成为博物馆,还有一个银行也在这里。</h1> <h1>正面墙上的人物雕塑殖民者高高大大,土著人猥琐矮小,身上还插着兵器,象征着对他们的征服。</h1> <h1>庭院。</h1> <h1>里面的陈设基本是18世纪的风格。</h1> <h1>我们还参观了建于1892年的总督宫(Governor Palace)。</h1> <h1>大厅里陈列着当地画家费尔南多•卡斯特罗•帕切科(Fernado Castro Pacheco,1918-2013)的27幅大型壁画和油画,大都创作于1970年代末,以象征主义的手法展示了玛雅的历史。</h1> <h1>在结束了所有景点和游览之后,我们最后在加勒比海边的卡门海滨(Playa de Carmen)住了三晚,非常享受。</h1> <h1>早上去海边看日出。</h1> <h1>沙滩是细细的白沙,踩上去非常舒服。</h1> <h1>酒店里所有的客房楼都是泳池相连,出门就可以游泳。</h1> <h1>住宿费含所有餐饮及酒水,包括泳池里的,大家可以尽情享用。</h1> <h1>酒店的5个正餐厅,包括中餐、意餐、拉丁餐、墨西哥餐和综合餐厅,我们都吃了个遍。</h1> <h1>看看西洋景。</h1> <h1>还可以自费包个小艇出海浮潜。</h1> <h1>晚上在海边还有篝火晚会和表演。这样的休闲却也让我们忙得不亦乐乎!</h1> <h1>结束了愉快的墨西哥之旅,在飞机上再看看墨西哥的尖岬。</h1> <h1>从坎昆到西雅图的班机近200乘客,非美国和加拿大的公民只有我们这8个中国人。</h1> <h1>意想不到的墨西哥!知道它有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却不知道这些旅游景点如此引人入胜还如此安全。这个国家并不是只有毒枭和黑社会啊!他们1968年就主办了奥运会,比我们早了40年哦!那些所有政府出资建的奥运场馆一直免费向老百姓开放,可没有听到他们有什么全民健身的口号呢。听贝比讲,他们义务教育到高中毕业,而且书本都免费。大学的费用一年也不过15到20美元——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𣎴高,一天才5美元。最让人无语的是墨西哥城的地铁,每日运营500万人次,地铁票价是5比索,合两块多人民币,如我们当年北京地铁两元票价时一样。真是国无大小,都各有长短,我们总喜欢盯着并不待见我们的美国和欧洲看齐,为什么不在有些方面跟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学学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