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温暖了岁月

沙金

<p> 作者:梁荣琪</p><p>端午节快到了,申北路上似乎比往常更加热闹。马路上不少原先卖菜的店家,也摆出了节气应时的芦苇叶、菖蒲等;肉摊和卖大红枣、赤豆等的生意也更红火起来。小区里不少人家也早早开始包粽子了,肉粽、赤豆粽、白米粽、酱油粽等样式繁多。包裹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用水煮,粽香阵阵飘溢,引得人口水直咽。有的性急的人家,已经在门上插上了新鲜碧绿的艾叶;有的家长已经提前给孩子带上了香囊,香囊是用艾草、雄黄、棉花等做成的,用彩线缝制,下面还拖了些许须须。挂在脖子上,既有清香味,又是漂亮的装饰物。据说还能驱虫呢。</p><p>夏花芬芳了时光;端午美食,温暖了岁月。包好的三角粽、小脚粽、方粽,色泽油亮清绿,或咸鲜无比;或甜美如花,让人不忍下箸。软软糯糯的;甜粽肉粽裹挟着粽叶的悠悠清香,沁人心脾,余味不绝,静默温暖于心。</p><p>品尝粽子,是人们对屈原怀念的情感释放。貌似简单的粽子便有了如歌的生命;便有了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挥之不去地伴随着你,正如美艳的夏花,它总是悄悄的来到你的身边,默默地凝视着你。此时的粽子,不再只是果腹,而是真实情感的存在。让人感到满足和慰籍。如同剪不断的光束,浸润了夏天的气息;镌刻着温暖情感的痕迹,植入心底。有些习俗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开始在一些现代城市的忙忙碌碌中渐渐消失。但是端午的民俗文化传统是永恒的,在一箪食,一壶浆中赋予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习俗,永远留存在人们温暖的岁月里,怎么也抹之不去……</p><p>文字:梁荣琪(笔名:沙金)</p><p>摄影:梁荣琪(笔名:沙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