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小学我的母校

张晓先

<p> 桃园小学是我的母校,每当路过这里,总想止步多看几眼,因为这里不仅是我启蒙的地方,更是承载着对当年老师、同学的深厚感情,一种永远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p><p> 桃园小学建于1958年9月,位于现在的桃园三巷和桃园北路的东南角。现在的桃园三巷可从新建路向西直穿到滨河东路。而当年的桃园三巷最西头,也就是原桃园小学大门西侧,是被一堵残垣破壁的土墙而阻断。过了土墙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渠,往西是水西关的的菜地和园林局的大片桃树(桃园小学、桃园路及桃园1、2、3、4巷可能就是以此而命名的吧)。再往西是南北走向的黄色川急的小灌渠也称小汾河(现在灌渠上都盖了楼房),曾记的当年常瞒着家长到小汾河戏水。再往西就是大片的汾河河滩区,当年叫大汾河,也就是现在的滨河公园。</p> <p>  1965年9日拍的这张照片可能是现存唯一展现桃园小学校门历史原貌的一张照片。</p><p> 记得当年自己喊的口令,带领的全班同学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校门放学回家。</p> <p>  现在桃园小学职工宿舍楼的大门,就是当年桃园小学的大门的旧址。</p> <p>  通过回忆制作的桃园小学旧貌鸟瞰图。</p> <p> 这张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当年建校时桃园小学占地面积,只有7200㎡。</p> <p>  根据校史记载,1958年9月建校开学的时候,共有19位教工,8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和几排平房,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1959年,教学班扩至11个,学生达到520人。在建校的初期,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很差,连办公桌椅都缺少。多亏了的省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气象局、交通厅等周边驻地单位大力支持和捐助。</p><p> 在我的记忆中,学校有6排灰砖瓦房,(其中包括一排教师办公室,一排茶楼房、体育器材室和学校的事务库房)。后来为增加教学面积,号召同学们勤工俭学,捡砖头拉赞助,又盖起了两排红砖瓦房,增加了五个教室。</p><p><br></p> <p> 当年一进校门正对面的照壁上是桃园小学的校训,“诚实守信,勇敢活泼"。据老师们回忆,这是当年齐明德校长提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校门左边红瓦房曾是高11、12、13班的教室,他们毕业以后又成了高14,高15,高16班的教室。校门右边是传达室,过了传达室就是我们高18班的教室。</p> <p>  左边第一排平房是老师的办公室,再往后是低年级的教师。右边红瓦房是高19班和高17班的教室。</p> <p> 当年学校的操场。最南边是爬梯和爬杆和爬绳,操场的西边靠中间有一个水泥乒乓球台,还有一个篮球架子,再往北有一个双杠,一个单杠和一个跳远的沙坑。</p> <p>  当年学校的全体运动员在操场的合影(袁小光提供)。后面是高17、高19班的教室,看到教室的玻璃好多都破了,那都是踢足球打破的。当年的操场南(水利厅幼儿园围墙)北(教室)全长也超不过五十米;东西也就30米左右。而且在南北在中心位置的离西墙三米左右的地方,砌着一个砖垒,水泥抹面的乒乓球台,我们平时找几块砖当乒乓球网子就在这玩。如果全校开大会或者上课间操,校长或体育老师就会站上去讲话和指挥。记着这样的乒乓球台有两个,前院一个后院一个,别看这样的球台,下课跑的慢了还轮不着打。</p> <p>  这是1966年杜景熙老师带我们去文水刘胡兰纪念馆 扫墓时的照片。(杜老师提供)</p> <p> 在我的记忆里,1966年以前,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设有乒乓球男队,女队由郜本玉老师负责,每周请省乒乓球队教练来校指导一次训练,除了和兄弟学校交流互动外,经常还参加南城区和太原市的比赛。学校还设有无线电小组,由李辛寿老师负责,每周活动一次,还经常参加市、区里组织的各种比赛。还有以刘毅玲老师领导的武术队,也经常外出参加比赛。学校还有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非常的活跃。</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在一进校门花池旁边拍的。左后红砖红瓦的是原高19班和高17班的教室。</p><p class="ql-block"> 右后方的青砖灰瓦的房子是原来的茶炉房和体育器材室、总务库房。(杜景熙老师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这是在原太原小王果树场学农的时候拍的照片。</p> <p> 看到这些老照片,就想到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学校设施简陋,老师教学的艰辛。记得当年可能是修建教室,拿着小板凳到水西关小学还上过课。 记得每到秋天为了冬天取暖,每个班的同学都和泥打煤糕。忘不了因停电林大爷和史大爷摇着铜铃铛提示上下课。忘不了当年在大队辅导员郭俊茂老师的带领下,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也搞得如火如荼,丰富多彩,大队会主要是在市政府新建路礼堂进行,当年我就是在那加入的少年先锋队。以班为单位的少先队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形式多样:给水西关农业社拾马糞,拿上家里的床单装满雪为农业社抗旱。搞卫生比赛打苍蝇。学雷锋给新建路执勤的警察叔叔送开水,太多太多的回忆难以在记忆中抹去。</p> <p> 对母校的怀念,激发起对当年的老师的思念,当年是他们无私的奉献,培养造就岀我们这一代。通过参加桃园小学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见到了几十年未曾见面的当年的学校老师,自己非常的激动。萌发了收集当年老师的资料的念头。通过调查走访和查阅资料,收集到了当年在校领导和二十几位老师的一些基本情况。</p> <p> 当年的校长,是建校以来的第二任校长,在我的印象里他永远面带着微笑,对于学生非常的和蔼可亲。是一位永远值得尊重的领导。</p><p> 当年在齐校长的领导下,桃园小学在太原市是首屈一指的优秀学校。</p> <p>  王香浦 男 教导处主任,记得他可能有关节炎,热天还穿着大棉裤。</p> <p> 吴兰芬 女 教导处副主任。</p> <p> 郭俊茂 男 1939年11月出生, 1961年到桃园小学,1972年调离桃园小学。曾担任建校以来的第二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p> <p> 昊玉琢 男 1937年7月出生,1960年到桃园小学,曾担任过团支部书记,1965年调离。1998年从外语科技中学退休。</p> <p> 贺恩华 女 1928年4月出生,1962年到桃园小学,1988年从桃园小学离休。</p> <p>  乔光金 女 1932年6月出生,1964年到桃园小学,1988年从桃园小学离休。</p> <p>  李辛寿 男 1932年7月出生,1962年调入桃园小学任图画老师,1974年调出,93年退休。</p> <p>  武秀媺 女 1933年11月出生,1959年参加工作到桃园小学,1980年调入沙河街小学,1989年退休。</p> <p>  张秉忠 男 1935年9月出生。张老师从1958年建校开始到退休一直没有离开过桃园小学,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发展壮大,也为学校做出了毕生的贡献。</p><p>向桃园小学的元老张秉忠老师致敬!</p> <p>  范文彦 女 1936年出生,1963年到桃园小学,1982年调离,1992年退休。</p> <p> 韩秋香 女 1939年11月出生,1960年到桃园小学,1971年调离,1994年退休。</p> <p> 李秀芳 女 1940年2月出生,1963年到桃园小学工作,1978年调出,1994年省体校退休。</p> <p>曹馨仪 女 1941年出生,1963年到桃园小学工作,1964年调出,2008年退休。</p> <p> 高慧芳 女 1941年5月出生,1961年到桃园小学,1977年调出。2001年从37中退休。</p> <p> 姜连奎 男 1942年7月出生,1964年到桃园小学,曾担任建校以来第三任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1976年调离。2002年从第七中学退休。</p> <p>  郝文芳 女 1943年出生,1963年到桃园小学,1998年从桃园小学退休。</p> <p> 白建华 女 1944年1月出生,1964年到桃园小学,1965年调离。2004年从省教科院退休。</p> <p>  司锡淦 男 1944年出生,1965年至1978年在桃园小学,2004年从并东小学退休。</p> <p> 王筱梅 女 1945年2月出生,1964年到桃园小学,1972年调离。2000年从双西小学退休。</p> <p>  杜景熙 男 1945年2月出生,1965年到桃园小学,1968年调出,2005年21中退休。</p> <p>  下面这些老师因为失去联系,只有从建校60周年纪念册中剪裁下来照片。</p> <p>  他是一位年轻潇洒的体育老师。</p> <p> 记得还有一位脖子上永远挂着哨子的李南青老师。</p> <p> 这些老师都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如今他们有的已经逝去,健在的最高的年龄都92岁,最小的也有70多了,她(他)们都把自己的一生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出无数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p><p> 在这里我们向逝去的和健在的老师致敬!</p><p> 还有好几位老师,同学们还留有深刻的记忆。比如当年的教音乐刘毅玲老师,除了教音乐之外还教武术和剑术,听说已经过世多年,可惜没有找到她的资料。</p><p> </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九六一年九月入学,当时我6岁,同班的徐红蕊、刘一平也和我同岁,比同班正常上学的同学小一岁。 </p><p class="ql-block"> 当年桃园小学的生源主要是桃园三巷以南的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气象局、农机局、省体委,省外贸、交通厅、煤化所、以及水西关子弟。</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部分都住在相邻的几个大院中,不仅是同学而且是发小,许多父母亲又是同事,所以我们的关系十分亲近。</p><p class="ql-block"> 同班李春荣和我一个院,白永明、郝林生、刘栓纪、刘小纪是一墙之隔在林业厅的平房院,水利厅院的杨建,张维维还有交通厅的赵为建,徐雁,还有农机局宿舍院的徐红蕊、卫华等同学。</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相识近60年,有着深厚的情谊,如今我们也常常相聚。</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老了,怀旧的心越来越强烈,为了留存当年美好的记忆,几年来经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将当年的53位同学全部找到,除五名同学去世外,都取得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寻找几十年渺无音讯的同学是很艰难的,每当得到一位同学的信息,并通话、见面的时候那种激动心情真是无法言表。</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我班54位全部同学的照片(按当年家庭住所排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六位已逝去的同学,我们永远怀念他们!</p> <p>  以下是我们班多年来相聚的新老照片</p> <p>  我1-6年级的三仼班主任。2015年11月22日师生聚会三位老师相聚的照片。</p> <p>  1972年我和李冬娥同学回家探亲的时候拍的照片。</p> <p>  仝晋太同学的绘画工作室</p> <p>  聚会签到。</p> <p class="ql-block"> 徐雁同学主持。</p> <p class="ql-block">  聚会召集人张晓先同学发言。</p> <p>  李春荣同学指挥唱班歌。</p> <p>  向杜老师献上同学们的礼物。</p> <p>  向韩老师献上同学们的礼物。</p> <p>  向白老师献上同学们的礼物。</p> <p>  杜景熙老师讲话。</p> <p>  韩秋香老师讲话。</p> <p>  三位老师与同学。</p> <p>  欢送从成都回来参加同学聚会的张维维同学</p> <p>在赵为建同学家聚会</p> <p class="ql-block">  在赵卫建同学家老师和同学一起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  在赵卫建同学家聚会。</p> <p class="ql-block">看望患病的孙力苛同学。</p> <p>1990年2月12号聚会</p> <p>1995年2月19号聚会。</p> <p>2015年10月6号聚会。</p> <p>2015年11月22号聚会。</p> <p> 如今的桃园小学</p> <p>  现在的校园占地面积约1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951平方米。</p> <p> 从校门到操场,增加了约5900平方米。</p> <p>  教学楼</p> <p> 现在的学习条件和我们那会儿相比,那是天壤之别。</p> <p> 2018年9月29日桃园小学建校60周年校庆,由李春荣同学起草,仝晋太同学书写,代表高十八班向母校庆贺。</p> <p>  参加建校60周年庆典,戴上红领巾又回到了少年时代。</p> <p>  和当年的老师合影。</p> <p>与韩秋香老师的合影。</p> <p>与贺恩华老师合影。</p> <p>  如今我们都是奔七的人啦,但是回想起当年的学校、老师、同学还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p><p> 看到如今的桃园小学,从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优秀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太原市名列前茅的优秀的重点学校。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我的母校感到自豪,感到骄傲!</p><p>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现任吕建英校长的带领下,桃园小学会更加美好,铸就新的辉煌!</p> <p> 编后语</p><p> 美篇经过两年多的执着坚持和辛勤奔波终于完成了。</p><p> 从寻找儿时同学,到收集当年老师的资料,请人航拍绘制还原新旧学校鸟瞰图。重拾回忆,重温往事,与大家共享少年美好的时光和挥不去的记忆。</p><p> 在编写美篇的过程中,得到了校长、老师、同学、发小和哥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p><p> 篇中可能存在一些差错和不到之处,敬请大家谅解!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逐步完善,成为我们永久保存的一份思念。</p><p>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阖家幸福!</p><p> 张晓先</p><p> 电话:13503511960 </p><p> 微信同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