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笔记(六)“拆村并居”有感

周代申

<p class="ql-block">每天清晨五点左右,租住在倪村的二位老人,宋xx等都会准时地在我家门口等车,他们是回村里干活。他们的村子去年被拆迁了,老两口在倪村租房子住,七十多岁了,但他们还在原村庄种了不少地。他们村庄叫宋庄房,离我的故乡黄傅村不到两里路,和我们村原本同属一个大队,我们是老熟人,且关系很好。他们村子很小,对面还有一个高庄房,两个庄房构成一个生产队,大集体时也只有两十来户人家,人口不上百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年轻人外岀打工潮,村里最后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而且全部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两个庄房加在一起只有十几位老人。从去年开始,宋庄房和高庄房被拆迁。安置点就在我家对面的双胞塘对面,只不过到现在还没有动工。前几天我想起去他们村的大塘钓鱼,实际上主要是想去故乡玩玩。当我骑着电瓶车,顺着曾经最熟悉的的马路一直到达塘边时,我竟然以为自己跑错了地方。两个小村庄早己夷为平地面目全非,大塘也彻底改变了模样。我的车子正好停在一个钢板房门前,门口一对老夫妻,他们是我曾经的老熟人,见到他们分外亲热。从和他们谈话中得知,他们不愿意到街上租房住,还想继续在田里干点农活自食其力,有时还可以为附近的承包大户打工挣点收入,为了生活方便,他们特地盖了两间钢板房,谈话间更是流露岀他们恋恋不舍故土的深情。他们还告诉我对面的村子里还有一对舒姓老人,他们硬是不同意拆迁,整个村子现在就剩下他们一家未拆,老两口仍然住在那儿。因为都是曾经的家乡老熟人,几十年未见面,我立即朝远处他们的住所走去,舒长兄长嫂见到我高兴至致,我们相谈甚欢。我不禁问起他们,就剩你们一家住在这儿,不觉得孤独吗?还有以后怎么打算等等,由于耽误时间太长,那天鱼也干脆不钓了,径直把车骑回家,感慨之余写下此文。</p><p class="ql-block">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一个个美好乡村正在建成,我们这一代人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广大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令人欣喜。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一些原本很小的自然村,由于年轻人外岀打工,并在城市买房定居,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加之其他因素,于是便有了“拆村并居”这一新生事物的岀现,和当年“撤校并校”同岀一辙,举国皆是。这或许是历史发展的的必然吧?但我却总是隐隐约约有点担忧,但愿不是祀人忧天。</p><p class="ql-block">类似舒姓老人的拆迁户,并非少数,在各地的拆迁中可被称之为“钉子户”。而拆迁后,他们面临的状况是:举村被拆,原村庄已被“复耕”,孤零零的房屋四周道路全无,未来他们甚至面临交通、停水、停电等等之忧,然而他们又是我们的子民,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更应该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p><p class="ql-block">现在农村常住人口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这一代人的经历特殊,他们早已养成了勤劳俭朴的习惯,除去他们也有事实上的后顾之忧外,他们永远歇不住,好像只有干农活和累才是他们的生命,一旦让他们离乡背井,住到离家乡十多里以外的街镇上,很多人总是无法适应,还是坚持回到村里忙那“一亩三分地”,他们习惯了兴种各种瓜果蔬菜,吃自己的绿色食品,他们习惯了养一些鸡鸭家禽等,不需要花钱买那些他们不喜欢吃的养殖鸡和鸡蛋,他们习惯了住在平房里方便得很,正如那位舒兄所说,“住到楼房里,我的农具摆哪里?何况都七十多岁的人了,爬不动楼的”。是的,这些农村老人“落叶归根”的理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在他们的晚年,特别不愿意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更不愿意“挪窝子”的,这也是大多数“钉子户”的不愿拆迁的根本原因吧??正如舒兄所说的,“我们还能活多少年啊?”。其实就在舒兄屋子的对面,也搭了一个简易的板房,是同村的另兩位已近九十岁的老人,他们的儿子一家早已住在镇上,可二老硬是回村搭棚住在那里,因为他们不愿意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更是不习惯住在镇上整天过着悠闲的日子,令人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拆村并居改变了原本的乡村面貌,但就农业生产而言,对未来仍然以田为生的农民而言难免存在工具存放、耕作便利等方面的诸多不利影响,还会造成农民被动“失地”等不利因素。</p><p class="ql-block">脱离农业生产后,农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对农村老年群体、贫弱群体和传统的“中坚农民”冲击巨大,所以必须要预防拆迁并居中带来的后果或风险。</p><p class="ql-block">事实上,窍以为还是顺其自然为上策,再过十五至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许多农村的小村子自然而然会自行消失,到那时,也就根本不会岀现类似“钉子户”的现象了,那我们又何苦操之过急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