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在于质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真正能够让老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新队伍积累经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我校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师徒结对为基本形式,特聘请名优骨干教师为师傅,对青年教师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教育教学指导,促进师徒互助互学、互勉互进。</h3> 启动仪式上青蓝相接 <h3>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部署下,我校在上学期伊始,便隆重启动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会上确定了14对青蓝师徒对子,具体明确了师徒帮扶、学习任务,指明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向,指导教师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分别在会上表明了帮扶、学习态度。</h3> 指导学习上不遗余力 <h3>会后,师徒如火如荼地步入了为期整整一年的指导与学习中。第一阶段:师徒共学课标理论,了解新课改的最新动向;第二阶段:师徒相互听课,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在各办公室、教室,甚至在放学后的操场,经常能够看到师徒两两交流、帮扶学艺的身影。经过一年的携手,他们成了彼此学习与生活的亲密好友。</h3> 展示汇报中显露锋芒 <h3>本学期,我校”青蓝工程“步入了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青年教师上汇报展示课。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三研三磨”,先是个人自磨,然后小组研磨,接着大组研磨,为最后的展示汇报课做好准备。</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三研三磨”。</font></h5> <h3>6月16日,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如期举行。14位青年教师采用同年级同科目同课异构为主的模式,向全校教师汇报一年来自己学习的成效。一个个驾轻就熟的教学身影,一堂堂精彩而不失稳重的课堂令前来听课的教师与领导不禁纷纷赞叹青年教师进步之大。</h3> <h3>汇报课在李玲娇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中拉开序幕。课堂中,李老师立足学生,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了以读促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运用精炼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点评,激励的话语融入了学生的内心。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了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朗读也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学完了文章后,李老师引导学生关注陶罐和铁罐未来的命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大门,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为这堂课创下了新的高潮。</h3> <h3>侯智婴和周晓燕老师,她们以同课异构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言文课堂盛宴,内容是五年级的《杨氏之子》。课堂伊始,亲切如春风的侯老师引导学生们仿照古人的习惯介绍自己或同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侯老师抓住“甚聪惠”一词组织教学,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注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关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侯老师整个教学环节清晰自然,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精彩呈现。周老师的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抑扬顿挫,入情入境的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杨氏子和孔君平的人物形象上,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同桌携手攻克文意,小组合作表演剧本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简洁明快,自然得体的过渡语将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h3> <h3>李安华和肖亚丽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除法竖式》,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采。李安华老师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分一分棒棒糖这一情境展开学习,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愿望。通过动手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方式直观的理解除法的意义。借助形象的“厂”字,有趣的除法竖式儿歌展开了“除法竖式”的学习。肖亚丽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扣,进行的非常流畅,整堂课中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性较强,有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纠出了学生的易错点,教学效果好。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h3> <h3>阳洋和陈翠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年、月、日》,让人耳目一新。阳洋老师对教材钻研较深,灵活处理教材,教法学法适当,学生通过观察最近2018~2020的年历卡,知道了大小月的相关知识,借助左拳记忆法有效的记住大小月。陈翠老师的教学导入设计则有新意,有趣味性,利用直观的动画形象的展示年、月、日的产生。提炼出四种快速有效的记忆方法,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大小月。两位老师都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学得“实”,学得“真”。</h3> <h3>凡倩和段泽樱老师执教二年级的《数学广角——推理》,相同的推理,别样的呈现。凡倩老师新课导入新颖实用,学生在“猜想”中领悟到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在活动中体验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先排除”。段泽樱老师则借助儿歌归纳推理的过程与方法,有效的设计了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巩固推理的三种方法:文字记录法、连线法 、列表法。两位老师结合以上三种方法,有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们的推理能力,孩子们说得“全”,悟得“深”。</h3> <h3>唐玲和阳芳老师执教的《认识面积》,相同的课题,异样的精彩。唐玲老师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说一说的环节,感知面积的实际含义,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阳芳老师则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及图形比较它们的面积,在一系列的基础练习中深化面积概念。两位老师课堂中都注重“以生为本”,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还原生态课堂。</h3> <h3>陈华莉老师营造了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了互动交流的方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画一画,移一移,算一算,在不断地探究中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陈老师还设计了丰实有效的练习,抓住了学生的易错点,适时渗透了防溺水教育,形成了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h3> <h3>周桦与刘奇秀两位英语老师授课内容均为三年级下册《Unit 7 Is this an orange ?》。两位老师均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一系列活动,重点突出。在导入环节,周老师以闻、猜水果导入,刘老师用超市买水果创设超市情境导入,两人都采用了实物教学,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位教师都运用了自然拼读法、升降调教学,游戏操练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周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极具亲和力的笑脸,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刘老师课堂沉稳、授课扎实,不一样的风格,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h3> <h3>除了评委、同年级教师,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到了听课中来。侯彬杰校长一直致力于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素质,他对本次“青蓝工程”高度重视,工作繁忙的他却几乎从头到尾听了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h3> 点评总结中再明方向 <h3>6月19日,为期四天的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完美收官。当天下午2:00,我校举行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点评暨总结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颜秀凤主持。</h3> <h3>首先,我校语数英学科带头人刘小玉、颜秀凤、李霞,分别就该学科的所有汇报课作中心点评。她们从各自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入手既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课上的亮点,也直言不讳地点明了不足,更指明了课堂教学的方向。这对青年教师而言,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评课,而是一次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培训会。</h3> <h3>接着,小学部主管副校长张映丽就本次“青蓝活动”作总结报告。会上,她回顾了我校“青蓝工程”的历程;充分肯定了指导老师的严师出高徒,不吝赐教;肯定了每一位青年教师的虚心好学,学有所获;肯定了我校的“青蓝工程”引领了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最后,张校长送给大家三个希翼:坚持学习,将学习进行到底;坚持教研,做研究型教师;坚持写一点东西,笔耕不辍。</h3> <h3>在评委们公平公正的评选下,其中周晓燕、陈华莉、李玲娇、李安华、刘奇秀、周桦、肖亚丽、凡倩、唐玲九位青年教师在本次汇报课上脱颖而出,她们被评为“优秀教师”。鉴于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成长很大,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做实了辅导,花足了功夫,特别辛苦。因此学校决定将14名指导教师全部评为“优秀指导老师”。</h3> <h3>本次“青蓝工程”,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布局,过程层层压实,达到了做细做实的标准。涉时长,跨度整整一年;参与人员多,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领导和教师,可谓聚全校之力而塑之;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我校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切实促进了我校一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h3> <h3>通讯员:徐章利、陈芬娥、陈倩、谭彩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