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周庄

烟雨江南

<h1><p></p><p></p><p></p><p>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处于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h1> <h1>  这次周庄之行,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可以近距离深入了解古镇的风土人情,领略江南古镇的旖旎风光。 </h1><p><br></p> <h1>  </h1> <h1>  到达周庄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第二册《水乡古镇》小本票加盖原地邮戳。还好,当地邮局的工作人员很热情的帮我加盖邮戳,由于油墨太深,苦等了近一个小时才干透,但已经非常感谢了。<b></b>这是最后一个邮戳加盖,总算完成了一个心愿。要知道,尽管六大水乡古镇相距不远,但不可能一次完成六个古镇的邮戳加盖,需要从北方到江南几次才能完成,第一册、第二册都是各用了三年时间,若干次的往返,每次到当地盖戳都有一个小故事,寻求的是一种喜欢与乐趣,而非本身经济价值。</h1> <h1>  周庄的清晨是宁静的、唯美的。独自行走在空旷的古镇街道,仿佛此刻这里只属于自己。</h1> <h1>  </h1> <h1>  偶有早起的老人在河边洗衣或手挎竹篮去买菜</h1> <h1>  幸运的话,还可以听到纯正的江南韵味的二胡独奏。</h1> <h1>  </h1> <h1>  </h1> <h1>  </h1> <h1>  太阳已升起,商家陆续开门营业。经与部分商家闲聊,这里的经营者已与过往不同,除了一些老字号是当地人经营之外,很多是古镇周边地区的经营者。</h1> <h1>  古镇的万船娘(周庄古镇划船人的统称),已经在西湾街的河道中将自己的游船有序的排列,等待游客的光临。</h1> <h1>  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桥桥相望,桥桥相连,如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h1> <h1>  最具有代表性的桥:富安桥(1355年)、双桥(世德桥、永安桥)(1573-1679年)、贞丰桥(13世纪中叶)、太平桥(1522-1566年)、全功桥(1646年)等。<br><br></h1> <h1>  说起双桥,必须要提及一个人,那就是陈逸飞先生。1984年,上海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将周庄的双桥绘成油画,题为《故乡的回忆》,后改名为《双桥》。正是这幅油画,使周庄古镇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走近了周庄。他视周庄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对周庄怀有浓厚的感情。为此,周庄古镇为纪念他对周庄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在双桥边立碑以示纪念,同时,在陈逸飞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在双桥边建立了逸飞之家。</h1> <h1>  因我对江南古镇有种特别的情怀,尤其是周庄古镇,很多年前就已关注,之前对陈逸飞先生也有所了解,但这次在周庄居住这段时间,五次来到逸飞之家,对陈逸飞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尤其是看了逸飞之家播放的《陈逸飞与周庄》的视频,感触颇深。多次用相机进行拍摄这个视频,因现场有杂音,总是不尽如意。我的执着也感动了工作人员,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h1> <h1><br></h1> <h1>  古镇的特色小吃,以青团、万三糕、袜底酥为主。另外,外婆茶、沙洲优黄酒也值得品尝。</h1> <h1>  古镇特色美食万三蹄,一定要尝尝。</h1> <h1>  离我居住的客栈(中市街)不远处,有家桔梗餐厅,特别推荐一下哈,价格实惠(午晚餐套餐)、环境优美,菜品精良。</h1> <h1>  咖喱鸡饭套餐18元</h1> <h1>  五月中旬正值当地枇杷上市,推荐白枇杷,汁多肉甜,非常好吃。</h1><p><br></p> <h1>  具有周庄古镇特色的家常菜,鲜笋清香脆嫩。</h1> <h1>  看着不错吧,这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嘿嘿</h1> <h1> 麦芽饼(味道超好)</h1> <h1> 糯米菜团</h1> <h1> 特别推荐一家古镇独有的《三勺面》,吃面还可以听周庄故事,《三勺面》还有谜底可猜,来周庄的朋友不妨到西湾街叶楚伧故居东侧寻找,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h1> <h1>  年龄有十五岁的大花猫(堪称猫的老寿星)</h1><p><br></p> <h1> 位于后港西街的周庄博物馆</h1> <h1>  博物馆设在一幢古朴幽雅的宅楼里,自有一番魅力。</h1> <h1>  浏览博物馆的各类陈列品,你或许能在浓缩了的时空中,即刻走过悠久的历史,感受多姿的古镇风情。  </h1> <h1>  馆内也有出自现代著名艺术家们之手的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他们用不同的艺术,演绎着“中国水乡”周庄的浓浓乡情。</h1> <h1>  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h1> <br><h1>  沈厅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占地29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共有大小房屋100余间。此次因沈厅正值闭厅修整,特找出三张十年前拍摄的沈厅照片。</h1> <h1>  南湖秋月园占地五十余亩,建筑面积六千三百平方米,分春夏秋冬四个景区。</h1><p><br></p> <h1>  周庄古镇景区内的主要街道,都以年代已久的石板路铺垫,路面较为狭窄,抬头望去,仿佛市井中的一线天。</h1> <h1>  竹竿穿石的河道围栏</h1> <h1>  对古建筑的各式犄角及马头墙特别感兴趣,有金属制作也有砖砌而成的。</h1><p><br></p> <h1>  街景随拍</h1> <h1>  偶遇骑车的邮局送报员,绿色永久牌加重自行车,据说自上海世博会开始,古镇增加了这项自行车送报业务,或许不久的将来,将改换电动车送报了。</h1> <h1>  古镇景区内客栈比比皆是,也各具特色,对比之后选中一处庭院式的客栈,花园种满了各种花卉,经过房东夫妻精心设计布置,温馨又浪漫。富安客栈,给予家的感觉。</h1> <h1>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经过灯光亮化工程改造后,在灯光点缀下的古镇夜色格外迷人。但我却更喜欢十年前只有红灯笼照射下的淳朴古镇夜色。</h1> <h1>  烟雨朦胧的周庄古镇,无疑是最迷人的,这也是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拍摄烟雨江南组照。</h1> <h1>  小桥在水中的倒影时短时长,烟雨中,自成一番烟柳画桥的景象,别具一番气息。</h1> <h1>  垂柳在风中摇曳,水面随着雨滴泛起阵阵涟漪。</h1> <h1>  如果有幸的话你会偶遇一个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的女子,踏着青石板款款而来。</h1> <h1>  时间过得飞快,短暂的古镇生活体验即将结束。当我离开古镇的时刻,正值凌霄花盛开之时,绵绵细雨沐浴着古镇的容颜,鲜花点缀着古镇分外妖娆。</h1><p><br></p> <h1>  此行,有收获也略有遗憾,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将再次回来,因为与周庄古镇还有一个未了的约定。</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