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思五十年 回眸芳华季

未央

<h5>  文字:樊虎 图片:吴宪 汇编:解静萍<br></h5> <h5><br></h5><h5><b style="font-size: 20px;">原六二六制药厂成立五十周年开展晒照片、讲故事、叙友情、群中聚活动的倡议书</b></h5><h5><br></h5><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九七〇年五月,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六二六制药厂(筹备处)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五十年的时间。当初参加药厂筹建工作的我们,</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帮意气风发、天真无邪的靓女帅男们,如今都已到了暮稀之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五十年中,相当一部分老友们坚守在厂里工作直到退休,也有部分老友由于种种原因依依不舍地相继离开了亲手创建起来的药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无论是坚守的还是离开的,我们都没有忘记:“六二六厂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是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六二六精神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十年前,我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在上党盆地,相识在原财贸干校,打响了创建药厂的攻坚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那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我们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的药厂既像是校园,又像个军营,到处是欢声笑语、郎朗歌声,大家在这个大家庭中用纯洁、朴实、真诚、信任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无论我们在何时何地相聚相逢,都有说不完的相思话,道不尽的相思情。</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 年,在六二六药厂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原计划顺应广大老友的心意,再次相聚上党盆地,共叙友谊。但迫于当前环境条件的缘故,已无法组织实施,为此,我们将这次活动转变形式,来满足大家的心愿,我们倡议在老友中开展“晒照片、讲故事、叙友情、群中聚”的活动。</span></h5><h5><br></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具体内容如下:</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 晒照片类别:</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1、 个人晒:参与活动者要晒本人年轻时代和近期照片各一张,并用文字说明本人入厂时间、厂里主要经历,调离人员要注明离厂时间;</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2、 历史晒:由于药厂的改制,原始资料已无从查找,广泛征集老友们个人珍藏的有关建厂初期反映我们创业内容的照片(内容可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3、 友情晒:时光带不走我们的深情,光阴刻不去我们的厚谊,分别后老友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多种形式的相逢相聚纪念留影;</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 讲故事,叙情谊:</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为了唤起大家的回忆,要求晒照者尽量把照片的历史背景和画面做一个简单的文字说明,注明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内容和人物姓名,对一些记忆不清不准的,也欢迎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回忆。建议资料丰富的老友可采用美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 本次倡议活动望大家互相转告,自愿参加,特别希望还没有入群的老友们也能参与进来,共叙友情。</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 活动地点:《626 基地人》微信群中。</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 活动时间:考虑到搜寻整理资料难度较大,活动时间设定为 5 月10 日——6月 10 日,跨度 1 个月。</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 后期工作:我们将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将相关资料委托樊虎、吴宪、解静萍同志收集整理,并编辑成电子版照片集,通过网络向大家发放。</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友们,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我们已步入老年。有些老友已先我们而去,庆幸我们还在当下,“余生可贵,不能浪费,相互牵挂,友谊万岁”。让我们珍惜美好时光,共同谱写幸福的晚年新篇章。</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家如果对本次活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626 基地人》中踊跃提出。</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 年 5 月 1 日</span></h5><p><br></p> <h1><b>视频《一》</b></h1><div>世间所有的相遇,最让人难忘的是久别重逢!</div> <h1><b>关于晋东南六二六制药厂有关回忆(后更名山西太行制药厂)</b><br><br></h1><h1>一、晋东南六二六制药厂的筹建:<br>在文革期间,大约在 一九六九冬季,为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结合当时太行老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当时由山西省医药公司建议,在长治市建一个制药厂,由晋东南医药药材公司组织牵头,省医药药材公司协助进行组建。<br>当时晋东南医药药材公司属晋东南商业局管辖。商业局属地区财贸系统管辖。经过层层上报,所属领导努力,地区同意在长治市建立制药厂。<br>因制药厂归属财贸系统,所以由当时财贸系统领导决定,将当时属于财贸系统的“晋东南地区财贸干部学校”的校舍拨归筹建制药厂使用。厂址在水车沟。当时挂牌的全称是“晋东南六二六制药厂筹备处”。看厂的职工是药材公司职工刘洪恩同志。<br></h1><h1>二、 晋东南六二六制药厂(山西太行制药厂)历届领导情况:<br></h1><h1>“筹备处”成立以后,一九七零年初由晋东南医药药材公司抽调贾交松(当时任晋东南医药药材公司革委会副主任)、田贵英、(西药科长)、杨贵则、(革委会成员)、陈亨宝、陈慧英、(皆为技术人员)还有刘洪恩,驻厂展开制药厂最初的筹建工作。不久,省医药公司委派张庚午,孙振东二位科长驻厂协助开展制药厂的筹备工作。<br>当时除了“财贸干部学校”作为厂址外,其它一无所有,筹建人员的工资由各原单位发放,出差费用由晋东南医药药材公司报销,伙食也由各自自理,可谓真正的“白手起家”。<br> “筹备处”初期由贾交松、田贵英及省里两位科长领导,生产技术方面的规划和建设由陈亨宝、陈慧英做具体工作,人员初步培训也由两位技术员负责。早期从晋东南医药药材公司进厂参与筹备工作的还有段子英、王国兴、刘乾光、王昌顺、崔国强、谷佩、杨贵则等同志。<br>历任领导有:贾交松、马修良、郭景恒、李心一、王绍元、陈亨宝、李林葆等。<br>从参加筹备处到退休一直为药厂工作的各层领导有贾交松、陈亨宝、陈慧英、王国兴、刘乾光、王昌顺、谷佩、刘洪恩、杨贵则等同志。他们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制药厂的事业。<br>一九七零年春夏,随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到来,六二六制药厂筹备处也迎来了勃勃生机,经过筹备处领导的努力争取(当时主要是贾交松),地区财贸部同意“筹备处”正式调入干部职工,并招生一批知青入厂(大约20-30人),初期调入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除大批知青调入外,人员来自较多的单位有医药药材公司(筹建单位),文工团剧团、复转军人,还有一批技术人员。从此“筹备处”的各项工作大量展开,由于有一批年轻人入厂,带来了一股朝气蓬勃、努力奋进的清风,一场艰苦创业、轰轰烈烈的建厂战斗从此开始。<br>忘记历史就没有根本,忘记传统就没有精神。筹建工作开始时,因为厂里资金不足,所以进厂职工(尤其是年轻的职工)几乎天天劳动,大家搬砖运土,挖壕填沟,和灰刷墙,装车卸车,不怕苦,不怕累,几乎包干了当时厂里的所有的建厂劳动,虽苦虽累,但没有人叫苦,乐观面对,建厂初期的年轻人和职工这就是“六二六精神”。很多职工都住在厂里,太原的、北京的、各省的、当地的都有,他们在厂里食堂用餐,一日三餐,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学习,大家一起活动,相互关照,当时的“六二六”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大家庭。大家融合友爱地在一起,好像兄弟姐妹一样,这就是六二六初期的年轻人和职工。<br>由于当时地区没有对制药厂有一个整体规划设计,因此也没有一次性较大的计划资金投入。建厂的所以资金,除财贸部拨用的厂舍外(原财经干部学校校舍),其余资金投入都是由当时的“筹备处”领导多次申请,地区领导才分次少量的拨款给制药厂。制药厂就是在这样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靠所有的建厂职工共同艰苦创业,才逐步建设发展壮大的。<br>当时建厂的口号是:“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此除了大量参加建厂劳动外,各车间的建设也是精打细算,六二六最早新建的两个车间:片剂和针剂(输液)车间,省掉车间设计费用,由当时的技术人员边学边干,绘出车间平面和建筑施工图纸,交由林县建筑人建造。<br>各单位的设备设施除必须外购外,能自己制造的就自己制造,经过大家的努力各车间开始生产时,使用了大量的自制设备设施和手工操作。如:淀粉、葡萄糖车间的浓缩、烘干;使用的都是自制设备,结晶还使用大缸,用棍子搅拌(重体力活!)等,片剂、胶囊车间用自制的数片(粒)板,铁皮漏斗、土烘车,大盆,进行数片(粒)装瓶,洗干、烘干等生产操作程序,其它如打笺,贴笺等工序也都是手工操作,针剂车间也是如此,自制设备和人工操作,无论是干部还是技术入员和工人同志,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工作,为六二六制药厂尽快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做贡献。</h1><h1> 记得最早去开封制药厂学习葡萄糖生产的战友们,他们为了节省经济费用,大家住的是一家车马店,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面睡地铺,在开封学习葡萄糖生产是三班倒,(早、中、晚),一人一个岗位,跟一位师傅,如人员不够时,一个人上两个班(16个小时),中班晚上12点下班,由晚上班接班,因此上中晚班的入,每天都要在深夜徒步往来,路上也要走几十分钟,大家不怕累,也不怕黑,心里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尽快学会技术回六二六厂。<br>有一天晚上,当地一个年轻人不小心用石子打破了一个学习战友的眼角,献血直流,夜色很晚,学员樊虎和另一名学员,不顾一天的疲劳,一起把伤者送到医院,在眼角缝了几针。回店时,已经是深夜了。第二天受伤的战友并没有休息,照常去药厂上班了。这就是六二六建厂时期的年轻人和职工。<br> 现在,这些参加了六二六建厂时期的年轻人和职工,时隔半个世纪,一个一个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为什么还不能忘怀这一段一起战斗的情谊呢?那是因为这是在六二六建厂发展的战壕里结成的战斗友谊,变成一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心为厂的精神、团结友爱的精神、奋斗的精神。(陈亨宝、陈慧英供稿)<br><br></h1> 现在的太行药业大门 <h1>五十年一瞬间,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年轮,不过是窄窄的一痕。但这一幅幅的青春记忆见证了626药厂的沧桑巨变。</h1> <h1><b>晋东南地区六二六制药厂初期行政机构设置</b></h1><h1><br></h1><h1>晋东南地区六二六制药厂筹备处1970年正式成立,到更名晋东南地区六二六制药厂,领导组由贾交松为第一负责人,先后有:李荣锦、闫书录、郭景恒等人组成,短期内先后组建了胶丸车间、片剂车间、针剂车间、萄萄糖车间和淀粉车间以及化验室(后改为质量捡验科)、维修车间、电工房以及锅炉房(后改为动力车间)。科室建制为:办公室、人事科、生产科、供销科、技朮科、基建科、医务室、职工食堂等,经过几年发展,药厂规模成为继太原制药厂、大同制药厂之后山西第三大药品生产基地,产品远銷全国各大医药公司。</h1> <b></b> <h1><b>第一届团支部(1972年4月)</b></h1><h1>书 记 : 晓 茜</h1><h1>副 书 记 : 樊 虎 张新开</h1><h1>组织委员: 王国兴</h1><h1>宣传委员: 候瑞珍</h1><h1>文体委员: 王胜利 </h1><h1>增补委员:(1973年增补)</h1><h1>副 书 记 : 孔繁灼</h1><h1>增补委员: 赵小萍 郭爱平 李林葆 李明亮</h1><h1><b>1972年5月樊虎代表厂团员青年参加了晋东南地直机关第六届团代会</b></h1><p><br></p> <p><br></p> <h1><b>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号称晋东南苐三剧组)</b><br><br></h1><h1>六二六制药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晋东南地区享有盛名,经常活跃在地区的大型活动中。如欢送新兵入伍,慰问水庫抗洪队伍,职工文艺汇演等场合中。为提高626厂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现将参加过宣传队的人员名单回忆如下:<br>演员:付云英、魏爱苗、张华荣、孔庆玲、暴保义、苗桂梅、楊丽萍、錢洁祿、姚丽丽、李长、李会安、王小英、李晓莹、王小瑞、钮建平、王胜利、赵小平、郭西玉、李雅丽、王素梅、李秀梅、贺小君、张荣芳、李大玲、王雯、白桂兰、苏小花、。<br>乐队:孙占元(二胡.小提琴)张晋元(手风琴.笛子)王三庚(二胡)王学科、李晓明、(二胡)王生平(小提琴)李湘益(月琴)樊虎(月琴)池貴生。<br>布景化妆:杨光俊,陈亨宝</h1> <p><br></p> <h1><b>厂蓝球队</b><br><br></h1><h1>体育运动对年青人是不可缺少的活动。组建一支兰球队,活跃职工的体育生活从建厂不久就一直都在同厂领导的交涉之中,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一是球场损坏严重,并被堆放物料占用;二是蓝球架多年风吹雨淋,破烂不堪;三是需要一定資金创造起碼活动条件。最终厂领导只答应给把场地腾开,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利用休息时间用铁锹把球场全翻了一遍,用三合土舖平,硬用两只手拿砖头拍出了一个蓝球场;我们又让林县工程队的木工师傅把蓝球架和蓝球板进行了修补和加固并刷上了油漆。厂里的投资仅仅是同意换两个兰球铁框购买两个蓝球。</h1><h1>在这之后厂里男女蓝球队相继成立,并多次参加地直厂矿和地区商业系统职工兰球比赛,有利地促进和丰富了职工的体育生活。<br>回忆兰球队员名单如下:<br>男队:钮建平,郭爱平,安李利,王风台,李安心,王胜利,刘京铺,魏長艮,樊虎,孔繁灼,李克思<br>女队:白延茹,曹英莲,史改兰,温宪荣,刘潞荣 冯爱萍</h1> <h1><b>胶丸車间</b></h1><h1><br></h1><h1>胶丸車间是厂里组建的第一个生产车间,1970年5月由谷佩师傅带队一行十多人有:赵丹萍、王晋潞、甄惠婷、潘爱华、郭翠萍、平慧英、史改兰、张爱兰、李秀梅、陈玉英、赵晓平、郭爱平、李来顺、李明亮等去太原制药厂的㬵丸車间和片剂車间学习,赵晓平学习的是胶丸的天平检测,晋潞学的是擦粒,其余都是装胶丸。郭爱平和李明亮他们学片剂。参加学习同志们认真向太原制药厂老师傅们学习,不耻下问,一丝不苟,经过20天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回到厂里就因陋就简投入了生产,擦粒的大盆是车间主任谷佩将家里的面盆拿来的。</h1><h1>㬵丸車间工作性质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姐妹们热情高涨,个个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冯爱平、平慧英、陈玉英等几名快手轮流争当第一,生产任务每天都在小黑板上公布。大家经常加班加点,不记得失,尤其是王晋潞同志,每天无论装出多少胶丸,她都要全部擦干净。大包装也不势弱。大家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个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完成厂里交给的任务出力流汗。</h1><h1>车间主任谷佩对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同志们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50个女工的胶丸車间呈现出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新局面!</h1><h1>《去参加学习的名单是根据当时的照片回忆,不妥之处请谅解。》 (赵晓萍供稿)</h1> <h1></h1> <h1><b>片剂车间</b><br></h1><h1><br></h1><h1>1970年5月,首任车间主任谷佩带领郭爱平、李明亮、李来顺以及赵小平等胶丸学习人员前往太原药厂学习。<br></h1><h1>同年9月车间负责人王文杰带队:李向东、郭爱平、吳宪、石仲茂、曹文生、王风台、王仁和、王生平、袁莲香、王梅梅、高昭丽、潘爱华、甄惠婷、张爱兰、李会安16位同志赴河南开封制药厂学习。<br>自此片剂车间正式成立,一台搅拌机(配料),一台旋转颗粒机,一台混合机(制粒),三台压片机,三台包衣机,自制洗瓶机,马口铁数片板,木棒,简易天平。在车间领导,技术员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克服困难,善于学习,勇于奋进。完善了各项准备工作,最短时间达到正常生产。<br>随着一批批药品的问世,六.二六制药厂的名字在太行老区响彻,全国人民尽晓。 (李会安供稿)</h1> <h1><b>针剂车间</b><br></h1><h1><br></h1><h1>一九七0年七月段子英师傅、技朮员王福义带领二十四人,到安阳制药厂学习,住进了安阳第九中学,睡的是课桌排成的大铺。学习过程中个个吃苦耐劳,认真学习生产技朮。经过一月有余的艰辛学习,我们带着学到的技能回到厂里。<br></h1><h1>由于刚建厂一无所有,但是我们上下一致,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土法上马,从割并、洗并到灌封全部手工操作。脚踏皮老虎送气,用汽油喷灯封口,包装印字用最原始的办法:腊纸刻版。</h1><h1>后建成新的工房后,逐步改善了部分环境与设备,但也很艰难曲折,初期割瓶还是靠手工操作,洗瓶浑身常常湿透,灌封只有2台2cc与2台5cc机器,其佘大部分为手工封口,操作过程极为艰苦,手上被烧的燎泡旧的未好新的又添,鲍英娥,李秀梅等人深有感触。由于药液24小时必须灌装完毕,经常停水停电,无法按点完成,经常加班加点。但这一切没有使针剂人折服,毫无怨言。经过几年的改造与添新实行了半机械化,成为山西省除太原第二制药厂外,针剂位居全省第二。 <br> 八三年针剂改造增加了新设备,原车间分成生产小针和大输液两个车间,开创了我们针剂制造的新历程。<br>一九七O年首赴安阳学习针剂人员名单:<br>带队: 段子英师傅,王福义(技术员),班长徐利明,付班长李安心。<br>割瓶组: 鲍英娥,张新开,王慕莲;洗瓶组: 陈彩平,温宪荣,暴春生;灭菌: 李志祥;配料组:李安心,高爱平(已故),苗桂梅;灌封组: 徐利明,钱结录,姚丽丽,刘玉霞,李长,陈桂平,杨光俊,宋长珍、宋先玲;灯检组: 郭西玉,申建荣,曲江;包装组: 韩孝先(已故);百尔定: 陈魚莲,共二十四人。</h1><h1>(徐利明供稿)</h1> <h1><b>葡萄糖車间</b><br><br></h1><h1>葡萄糖車间是1970年我厂胶丸,针剂,片剂三个車间相继成立后,誕生的苐四个生产車间,又称104車间。当时車间负责人是楊贵则师傅,技术员是陈亨宝老师,車间地址是原财贸干校的食堂老房。<br>1970年10月厂里从学习班抽选了十几名青工,组建了葡萄糖車间,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搬砖、和泥、架梯穿洞、油漆墙壁无所不能,全体职工争时间,抢速度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配合河南林县工程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br>11月初我们一行十五人到河南开封制药厂开始学习葡萄糖的生产工艺,具体分工:糖化工序:樊虎,葛慧敏;过滤工序:郭阳生,毕福林,王素萍,李叶青;蒸发工疗:杨凌奇,李晓莹;结晶工疗:白延茹,王学科;甩干工序:李金宝,王月香;葡萄糖化验:张杏云。<br>当时在开封住得車马大店,睡的大通铺,每天披星戴月步行上下班。我们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就连意外受伤眼睛缝针包着绷带纱布的楊凌奇都没有请过一天假,短短四十天的时间就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基本操作工艺流程。</h1><h1>回厂后,魏素萍、李雅丽、李跃南等人,也陆续加入了车间。在陈老师的带领下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群策群力的设备自制的大会战。提出了"苦干六个月,七一把礼献"的奋战目标。在奋战的关健期,陈老师被上级抽调軍分区药厂帮助工作,我们又在赵亚模老师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自制了除糖化罐,甩干机,真空泵,电机以外所有的设备,全体职工无一人没受过伤,无一人沒流过血,主动加班加点,确保了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经过多次试产,终于在一九七一年七一前生产出了苐一批口服葡萄糖,弥补了全省药业无葡萄糖产品的空白。随后又出品了丁维葡萄糖。<br>1971年由沁县,武乡,长治招的青工陆续进入车间,人数达到40余人,确保了车间的正常生产。<br>1973年赴上海学习液体葡萄糖,并成功试产出样品。<br>下面珍藏的一些图片,反映了車间职工参加劳动,外出学习,参加会议,留念合影,工友分别相送的情谊。(樊虎供稿)</h1> <h1><b>淀粉车间</b><br><br></h1><h1>淀粉车间筹建于1971年9月份左右,初期人员有:郝德明、郭爱平、李志祥、吴宪等人。由于淀粉车间当时没有成型的配套设备,加上厂里资金不足,本着厂里“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精神,以开封制药厂淀粉车间设备为样本,前期工作是研制设备。郝德明师傅全面负责,郭爱平同志负责图纸修改、再设计,其他人配合描图、外加工等。<br>淀粉车间从筹备到生产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其主要设备除了离心机和粉碎机以外,几乎全部是自己制造的:自制的亚硫酸制备塔、钢制的3吨侵泡玉米罐、电动石磨、混浆泵、往复式振动筛、用于储料的胚芽槽、歪嘴罐、储物槽、玉米提升机、烘干机等设备。 <br>1972年段子英主任带队到开封制药厂学习,第一批人员:梁春堂、吴宪、魏长银、刘录通、张志林、郭路平、侯玉荣、王菊梅、杨彩英、王显兰、李素萍、郭菊青、李丽等。<br>学成归来,在号称救火队長段子英主任的带領下,大家就紧张的参与到车间的设备建设阶段,很多人因公负伤,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在试产期间,大家三班倒轮流上,段子英主任的媳妇要生孩子,都没有时间送医院,以至孩子都生在家里。最多的二十多个小时連轴转,以侵泡工序为例:整天都要闻到刺鼻的燃烧硫磺及侵泡玉米的亚硫酸水的气味(那个时候还没有环保意识,隔墙外面的菜地都枯萎了,也没有什么防毒措施,肺功能受到了很大伤害),每班一个人就要上料6000多斤,每袋180斤,全靠手动拖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大家无怨无悔,没有叫苦的。</h1><h1>参加试产的人员有:段子英、郝德明,其余按照片排序:刘禄通、吴宪、张志林、魏长银、郭爱平、李志祥、吴红兵、梁春堂、李书增、李京华、王显兰、郭菊青、王菊梅、李雪萍、丁秋梅、田林然、郭路平、牛建民、宋志斌、钮建平、段红先、杨彩英、魏晓红、王素梅、李莉、李素萍,候玉荣。<br>1973年4月在开封药厂三位师傅的指导下,淀粉车间试产成功。为我厂葡萄糖车间的生产提供了原料、降低了成本,有力的保障了针剂车间注射葡萄糖的需要,形成了我厂淀粉、葡萄糖、针剂生产车间一条龙。<br>淀粉车间还向郊区的马厂乡输出淀粉生产技术,帮助他们试产成功淀粉流水线一条,还利用生产淀粉的玉米胚芽、玉米渣,研制了玉米油及酒的副产品。唯一的遗憾是准备扩大生产的新车间下马,不然淀粉还可以进军食品行业。<br>以后陆续调入淀粉车间的人员还有:张永兴、张晓东、张飞鸿、李二买、陈宝珠、王书福、安李利、李安印、郭长青、白桂兰、李香兰、周月珍、乔爱民、李晓明、候书兰、张玉英、申中则、李明亮、张小林、张振明等人。<br>车间第一任负责人:郝德明<br>以后分别担任过主任及副主任的有:段子英、张永兴、郭爱平、张晓东、张飞鸿、李二买、吴宪、梁春堂、张振明等。<br>(郭爱平、吴宪、梁春堂、钮建平供稿)</h1> <h1><b>维修车间</b><br><br></h1><h1>建厂初期,维修只是一个很小的班组,工作地点设在胶丸车间北边的一排小平房里,几乎没有什么设备,只是靠着几把管钳和一个给钢管手工扳丝扣的代丝起家。最早的负责人是转业军人吴有仑,后来是刘洪恩当主任,车间初始人员有孙占元、关平安、潘联魁、李来顺、裘小宪、李全明、刘金生,以及学习班留下的尚未分配车间而暂到维修帮忙的几个女同志,区区不过十余人。</h1><h1>最开始的工作是给新建的车间安装管道和暖气,把一片片暖气片除锈刷漆,再把每一片对接起来安装到位,当时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很大,但是维修的人员没有一个人偷懒叫苦。<br>随着各车间逐渐建成投产,维修车间才引进了一台交流电焊机、一台车床、一台摇臂钻床一个台钻,就是靠着这些间单的设备承担起了厂里的维修工作。维修的员工当时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师傅传授,就在初建工作中边干边学,挑起了维修的担子。后来李反根转业回来加入维修,以及李克思、王胜利、王小红、牛建民等人相继加入,再后来逐步进进出出一些人员和设备,维修的力量逐渐加大。除了承担各车间的维修,还在当时王学年老师的指导下承接了葡萄糖车间的改造,并可以进行一些低压设备制造,如糖化罐、离子交换柱,轨道式糖化液过瀘器。维修车间当时的工作任务很杂,如厂里排污沟的清淤、锅炉锅体內部的除垢、蓄水池、水塔內部的清理维护、容器封头锻造、药厂第一口15米深的机井井底的淘井等等那些又脏又累又苦的工作都由维修车间承担。</h1><h1>维修车间就像厂里的抢险应急队,什么管道爆裂跑水跑汽,什么关键设备的突发故障,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甚至大约77年时厂里的第一部卡车在出车途中出事故翻到沟里,都是由维修去人弄回来的。不管那些工作多么苦、脏、累,甚至还有危险,维修的同志们都没有说过不字。<br>现在回头看,真是挺不容易的。维修车间从一开始只能搞管道安装维护到后来能承接厂里的一些工程改造,确实是一大跨越,它离不开全体曾经在维修车间工作过的同志们的努力。仅此留作纪念。(裘小宪供稿)</h1> <h1><b>化验室</b><br><br></h1><h1>六二六药厂化验室,成立于一九七零年五月,董风书是医药专科毕业担任化验室主任又是我们的老师。其工作分工是:侯瑞珍和楊莉萍負责针剂化验;张爱兰負责片剂化验;张杏云負责葡萄糖化验;赵锦萍負责胶囊化验。我们五个学生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和工作。<br>当时的化验室只有一间小房子 ,什么都没有,完全是白手起家。化验室全部准备工作都是董老师设计、购置、安装、调试……,我们只是董老师的助手,跟着董老师干得热火朝天。几天我们的化验室就布满了瓶瓶罐罐,看着这些器械我们都茫然了……<br>这时厂领导组织我们到各大药厂学习,候瑞珍和杨莉萍到安阳制药厂学习针剂化验;张爱兰和张杏云到开封制药厂学习片剂化验和葡萄糖化验;赵锦萍到保定制药厂学习胶囊化验。学成回来我们这些“红小鬼”便穿上白大褂投入半成品和成品化验中,每天分早班和晚班下车间取样化验。化验室的各种试剂的配制和标定都是董老师亲自把关,我们化验的报告也要董老师一一过目。因为董老师担负着全厂产品的质量,责任之重大。同时她还手把手地教我们精准化验,每每这时我们都十分紧张,严师出高徒,在董老师严格指导下我们五个小将各个都能挑起一份担子,而且我们五个人都是认真型的,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干到精准,精细,因为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br>业余时间我们还在宿舍里以床板当桌子,坐着小板凳自学分析化学。我们的工作准则就是:为六二六药厂严把质量关。<br>与此同时厂领导还不放松对我们年青人的学习教育,每天下午4:00-5:00由生产技术科王昌顺主任带领我们政治学习。教导我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六二六制药厂就像一所大学校,校纪严,校风正。<br>在成长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故事,我们将慢慢分享给大家。 (杨莉萍、候瑞珍供稿)</h1> <h1><b>科室及后勤保障</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1><h1><b></b><br></h1><h1>在当年,科室相当于作战指挥部、中枢部门,一直是站在最前沿和全体员工共进退。厂领导和科室人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经常不定期下车间帮助赶生产任务,并且,每逢星期六定期参加车间生产劳动。</h1><h1>当时厂里資金紧张,每逢车站来货时,为了节约开支,厂领导组织科室人员到火车站货场自己动手,搬运包装材料,节约了大量搬运费用。</h1><h1>为节约每一分钱,供销科在百忙之中还抽时间自己洗面精,打浆糊,供车间贴瓶签用,这就是六二六精神体现。(徐利明供稿)</h1> 清开灵注射液试产 庆大霉素试产 新产品试验室 <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二六厂彩虹篇</b></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夫妻双双奋献药厂】</b></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陈亨宝 陈慧英</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乾光 王效兰</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福义 董风书</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晓东 王江娇</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打仗父子(母子)兵】</b></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三庚 王学科</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闫书录 闫 斌</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張飞鸿 張軍林</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張 萍 苗跃进</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谷 佩 董爱萍</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学礼 牛建民 </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阵姐妹(兄妹)情</b>】</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鲍英娥 鲍乐然-</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潘联奎 潘爱花</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杏云 張杏芬</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玉娥 刘玉霞</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生平 王生花</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b>【626厂偶相遇 人生路上结伴侣】</b></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钮建平 袁莲香</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邹庚辰 刘玉霞</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志祥 温宪荣</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李利 陈玉英</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风台 張莲英</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闫友良 成彩萍</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生平 王 杰</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春堂 王菊梅</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克思 魏小紅</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仁和 王瑞凤</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林葆 李素萍</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樊 虎 李雅丽</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凌奇 王素萍</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窦世华 曲 江</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晋元 闫煥娥</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书增 赵莲娥</h1><h1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軍林 楊花兰</h1><p><br></p> 陈亨宝 陈慧英 樊 虎 李雅丽 钮建平 袁连香<br> 李克思 魏小紅 闫友良 成彩萍 邹庚辰 刘玉霞 梁存堂 王菊梅 王生平 王杰 <h1><b>在流金岁月中,是那记忆和逝去的芳华。只有这些老照片留下你我永恒的回忆 !</b></h1> <h1><b>视频《二》</b></h1><div>芳华!我们生活的黄金时代,也是我们生命中最美丽的阶段!</div> <h1><b>50年弹指一挥间 刹那芳华尽释然</b></h1> <h1><b>老友重逢是一种别样的滋味!</b></h1> <h1><b>视频《三》</b></h1><div>回忆那些在一起的时光,友情的岁月,是记忆力最美的画面。</div> <h1><b>视频《四》</b> </h1><div>在变老的路上,我们告别了芳华。但人生的每个年龄段都是最好的,因为我们的余生会有许多更好的美丽。</div> <h1><b>六二六制药厂是一个集体大熔炉,磨练了许多年轻职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无论是调往其他单位,还是留在药厂,许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b>(陈慧英老师供稿)</h1> <h1><b>网上聚会花絮集锦</b><br><br><b>追 思</b> (钮建平)<br><br></h1><h1>药厂创业之初,正赶上动荡的年代,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我有幸参与了早期建设并接接触一些领导以及老一辈的同事。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有的刚从牛棚解放出来,有的刚从五七干挍从农村回到城市。他们不记个人恩怨,不记个人得失,一切为了工作,為了早日投产,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br>记忆中有:省医药公司:张庚午,孙振东,地区医药公司:贾交松、王昌順,王国兴、王文杰、崔国强、谷佩、刘千光、段子英、刘宏恩、杨贵则等;还有一批革命的老前辈:李新一、李荣锦、馬修良、郭景恒、章治平、王书记(王蓉之父);以及为投产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洪万先,陈亨宝、陈慧英、王福义、董风书、赵亜模、王学年、郝德明等;还有那些转业退伍的軍人:慕树卫、張玉庭、李庭华、張飞鸿、吳有倉、李反根、王天根、张贵友等太多了难以全部写出。</h1><h1>我特别要提到的是:王昌順、何振芳、刘宏恩、张永兴、王三庚等几位前辈,从他们身上着到,看到了六二六精神!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一心为公的老黄牛精神。<br></h1> <h1><b>钮建平其人</b> (樊虎)<br><br></h1><h1>钮建平老友也是我厂筹备初期最早踏进厂门的元老之一。他比初出茅芦的我们年長几岁,但他象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哥一样,关心照顾着我们这一群小兄弟小姐妹们。我记得他当时是厂里苐一任司务長,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同他开玩笑,从来也没翻过脸生过气。他的眼睛高度的近视,因此冒出一些笑话:比如说把墙上的钉子当成苍蝇拿手去拍,把手扎破;关着玻璃窗往外弹烟头碰回来把脸烧紅;黑夜把电线杆的影子当成河沟跨越等等。他总是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他助人为乐是最大的乐趣,不管是谁生了病,他都会积极主动地带你去看医生。<br>在今天,我们又看到纽大哥追思的文语,能看到他陷入对六二六往事的追忆,我们六二六的精神,正是由于有这么一大批前辈的引领和优良品质的影响和传承,才培养和造就了六二六的一代新人!我们没有辜负老一辈的期望,我们为六二六的发展壮大添过砖加过瓦,增过光添过彩!六二六精神永远是我们人生的座右铭,六二六是我们基地人的根,是我们的魂!<br></h1> <h1><b>读二陈老师回忆录有感</b> ( 李秀梅)<br><br></h1><h1>两位陈老师书写的《晋东南地区六二六制药厂》回忆。从药厂筹建,隶属关系、厂址选定、领导成员、技术人员配备、资金经费投入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让我们大家全面的了解了药厂筹备建厂的情况。</h1><h1>特别是70年建厂初期从全国各地各个不同岗位:部队复员军人,文艺团体、知青、社会招工吸收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成为了制药厂,从一个(原财经干部学校的校址),建设发展成为长治地区在全国都享有盛名的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即是药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生产者。</h1><h1>他们从建厂劳动搬砖运士、挖壕填沟、装车、卸车到药厂初始阶段的手工制作发展到半机械、机械化制作。从不叫苦叫累,孕育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互相协助,无私奉献的六二六建设者的时代精神。在生产建设劳动中培养了一大批从无知到有一定技能的优秀人才,他们在那个纯真岁月中也结成了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的深厚友情。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五十周年后的今天,他们从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白发老者还铭记初心、不忘使命。时光不老,友谊永存。六二六的精神万岁!<br></h1> <h1><b>永不忘却的记忆</b> ( 吕鸣萱 )<br><br></h1><h1>特殊的砺炼-----那是一段令人终生难忘的岁月,那是一副令人终生难忘的情景…….。</h1><h1>1968年12月我毅然决然地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来到山西省武乡县曹村公社枣岭大队插队落户。我们在农村革命老根据地的乡亲们用朴素的爱心呵护着我们成长,在黄土坡中度过了我们一生中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期。蹉跎岁月,励志磨难克服了一生中从未遇到过的艰险。培养了我们知难而进,永不后退的坚强毅力。获得了人生中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出我们的青春和力量。<br>走进工厂-----我于1971年12月,我们曹村公社枣岭大队第一批知青分配到长治市六二六制药厂工作,当时我非常高兴激动。进入六二六工厂时,我决心以工人阶级为榜样,虚心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听从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干好每一项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br>我的大学梦------我小的时候很爱学习,而且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爸爸妈妈也曾有过这个愿望,想培养我上大学。可是文化大革命来了。别说上大学了就连高中也上不了,一律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奔向农村从此大学梦就这样破灭了。</h1><h1>1972年4月意想不到的好消息落到了我的头上,六二六厂选送我到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上工农兵大学,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我重返家乡,回北京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在大学的三年半学习生涯中,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后又按照哪儿来回哪儿去的分配原则,我又分配回六二六做厂技术员工作。<br>感悟人生-----1990年8月在知青最后一批可以返京的政策下,我们全家全部调回北京。我调入同仁堂制药厂做质检工作,一直到退休。 </h1><h1>以上这些经历在我一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但却锻炼了我,并使我在实际工作中能吃苦耐劳,不怕艰辛,兢兢业业,为制药行业做出了自己应做的贡献,同时也比较满意地交出了一份人生的答卷。<br></h1><h1>结束语-----一晃50年过去了,再庆祝六二六厂建厂50年大庆之际,我非常感慨的说,那时是我们正年轻,风华正茂,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到火热的战斗场景中生活,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和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我时常回忆在六二六厂工作学习时的情景,心中仍然很留恋我人生的第二个故乡,长治六二六制药厂。我也很感激,感谢和感恩药厂的各级领导们,广大老师傅们及全场的兄弟姐妹们,是您们给了我人生深造的机会,培养和教育我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有用人才。我将永远怀念六二六制药厂工作学习的生涯中。将是我一生中难忘的岁月!<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1> <h1><b>在六二六厂片剂车间的点点滴滴</b> (高昭丽)<br><br>I970年5月来到626制药厂,当时制药厂初建,即无厂房又无生产线,我们是笫一批入厂的。到厂后参加了厂里的初始建设和学习。同年十月份,厂里派我们到开封制药厂培训和学习(40余天),由王文杰、李向东带队共十几人。<br>回来后分配在片剂车间颗粒组,在陈惠英老师亲自带队,和技术人员车间主任悉心指导,一直在車间试制组,参加了各种新荮产品工艺试制工作,从配料到制粒到试生产到批量生产。当时都是人工操作,试药片崩解度还是模仿机器(用手工上下晃动)。试制出了解热正痛片、果导片、钙片、复方甘草片等。期间这几年我一直是带班长,记得在車间数粒板技能竟赛,我还是第一名呢!当年露天捡瓶、洗瓶都是纯手工,后来慢慢才有了洗瓶机、封装机仁等。<br>79年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制药厂,到惠丰厂。虽在626制药厂仅十年载,但这是我人生步入社会的起点。过往的点点滴滴承载着我们那时的纯真青春年华和深厚的友谊。在这个大熔炉大环境中,在厂领导技术人员培养下,在师付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将我们所承担的工作顺利圆滿完成,在工作中掌握了业务知识学会了劳动技能和成长。从一个无知小青年,到全面掌握药品生产制作间制药人,我们应当感到欣慰。</h1><h1>626制药厂的精神,努力实干无私奉献,有条件要上,沒有条件也要上,和铁人王进喜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br>特别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技术人员,师付和片剂車间的同事们,所有626基地人的同事朋友们,祝大家平安祥和,健康快乐! 最后祝626制药厂50周年庆典圆滿成功,祝群里的朋友们永远年青、活的潇洒! 由于只会打电脑,不会发微信一气呵成这迟到的向候和祝 福,请大家谅解!<br></h1> <h1><b>兔 房 趣 事</b> (杨莉萍)<br><br></h1><h1>当时用兔子做热源是我最害怕的一件事。装兔子没有笼子,每次做热源时,王师傅从筐里提出兔子帮我按在桌子上,揪起兔子尾巴测体温。刚开始由于技术不娴熟,测几次都测不进去,疼得兔子 直往上窜。没有王师傅,我真搞不定兔子。与此同时还要在兔子耳朵上注射,那就更难了。兔子的血管细,扎n次才能扎上,兔子耳朵上都是针眼和瘀血,一只兔子用不了几次就报废了。</h1><h1>每次做完热源累坏了王师傅,疼坏了小兔子,但也练就了我的胆。每次做热源就像和兔子打仗,最后一定是我和王师傅赢了,满头大汗,浑身是毛的走出兔子房。</h1><h1>后来王师傅给每个兔子做一个笼子,就方便我们工作了。因为每个批号都要做热源,熟能生巧,一针见血,兔子的利用也高了。兔子房后来又来了一位王素文同志,和老王师傅一样任劳任怨,总是把兔子房打扫的干干净净,积极配合我们工作。她很爱读书,少言,乐观。兔子房,不引人注意的平凡的岗位可是两位师傅却令我十分敬佩! </h1> <h1><b>针剂车间创业感言</b> (陈希彬)<br><br></h1><h1>小针车间最开始都是手工操作,割瓶机是用木头作的用砂轮片割一道印。在折断、灌注器工序是人工制作捆在拉架上,抓一把安瓶一支一支的灌注。封口是两支汽油灯封口,当时的老灌封工手上都有汤的伤疤。由于20ml人工效率太底,徐利明发明了半自动20ml灌装机,一封可灌5支。</h1><h1>那时侯用120号汽油,冬天天冷汽油汽化不好,所以要蒸汽加热。经常是将刚加完热的汽油送到了车间里,有一次还发生了火灾,把刘玉霞给烧伤了。</h1><h1>当时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都是手工写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二陈老师写的,写完后用蜡纸刻,在油印上印,我记得我还刻过。 </h1><h1>小针车间的洗瓶以前都是冲灌、反复冲灌甩洗,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后来郭爱平不知从那搞来洗瓶机图纸,洗瓶质量才过关。安阳药厂车间的一个女付主任教我们如何使用灌封机。开始机器叫熔封通过个安瓶转动把瓶口封住,在往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又改成拉丝灌封,拉丝灌封到现在进步到洗烘灌连动机一体!<br>岁月如梭,转眼50年己过去!人生大多数只能过一个50年!如今我们已到夕阳的年纪,岁月让我们留下许许多多的回忆,这些回忆有我们一生走过的历程!我们都难以忘记…!</h1><h1>每个人一生都经历了人生的苦乐酸甜!这就是人生!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年华奉献给了626药厂!当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年轻时的美好回忆!我在咱厂工作43年在小针车间一干就是30没动地方!我可以说把一生都献给了太行药业,希望我们大家都快快乐乐的生活!健健康康的生话!有感而发! </h1> <h1><b>回顾感言</b> (刘京铺)<br><br></h1><h1>我是71年入厂的青工,怀揣一团火,投入到厂建设中。虽然累点,但始终坚信: 六二六,大单位,国家企业,我是国家的人,为国家制药,服务于人民。因为,它是落实毛主席指示的单位,每逢说到六二六,自豪,骄傲。</h1><h1>的确,六二六非同一般企业,它受到党政高度重视,同时,全国医药科技人员,解放军复员官兵,专业学校毕业生,文艺团体,各级党政企业优秀的老革命,老干部,基层单位的骨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适令社会青年等有生力量,广聚人材,形成一支年轻,朝气蓬勃,战斗力强的国家企业中坚力量,为山西人民增添了企业色彩。六二六在建设中,从初具规模至形成一定规模,声誉全国。<br>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六二六在老前辈的精心培育下,呈现众多人才,专业医师工程师,医师,各科科技工程人员,高级国家行政管理干部,优秀的企业管理干部,企业家等等。</h1><h1>六二六不愧为当代人才家的摇篮!蓦然回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大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絲暮成雪。五十年过去,我们没有忘掉初心,老马骥励,志在千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撒尽还复来。</h1> <h1><b>轶 事</b> (刘禄通)<br><br>有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1972年初左右,淀粉车间刚刚建好厂房还没有围墙,需要夜里值班,记得我刚分到淀粉车间时,段子英师父那时在政工科办公室,他负责工厂保卫工作。那时他安排我和吴宪睌上轮流值班看淀粉车间。那时一来年轻,二来缺觉。十二点吃过夜班饭后,因为是冬天很冷,我就去葡萄糖车间避寒。记得有一次我睡着了,杨贵则主任到车间检查工作,在我睡觉时把我的六五子弹拿走了。以示警告!站岗丢子弹就等于丢枪,在那个年代是很严重的错误……看到我急得满头大汗,钮建平师父怕我难以交差,给了我三八子弹去唐塞段师父。事情发生后被段师父好一阵批评。<br><br></h1><h1 align="center"><b></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首五十年</b>(樊虎)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药厂相识五十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创业友谊记心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相聚不方便,</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创意网上来纪念;</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旧照片网上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显当年创业难;</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交流互动显真情,</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基地大家庭。</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 恩</b> (杨莉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庆活动有意义,</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时空五十载。</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晒照微信传友情,</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收集珍藏有价值。</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此尽力勿挂齿,</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大家齐参与。</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待到疫情安全时,</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逢旧地诉衷情。</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网络团聚</b> ( 徐利明)</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络聚会即将展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人员积极奉献。</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照片对比一目了然,</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个人简历逐个对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群员叙旧热情高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之后锦上添花。</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春记忆 </b>(解静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年我们正年轻,</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二六厂来追梦;</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十春秋风吹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聚散离合总关情。</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友邻贺诗</b>:(徐利明同学贺诗)</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喜逢建厂五十周年,赋词一首,与大家同庆。</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书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调歌头•五十秩感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集漳水畔,创业太行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怀揣五彩梦想,青春秀药园。</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犹念巾帼妩媚,常忆须眉帅气,</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旧照留朱颜。</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忽闻报时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弹指五十年。搞基建,试投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加班。岁月苍桑,来路历历逝如烟。</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往事常常入梦,上班出差依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得昔日还?疫去工友聚,把酒再言欢!</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江城子 厂庆</b> (杨胜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不觉五十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回首,壮志酬。</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欢天喜地,厂庆而备筹。</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风雨雨半世纪,</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厂事,一生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小伙今老叟,</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今朝,鬓染秋。</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忆往事,为厂而奔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厂大业已成就,</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退休,无所求。</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胜利应利明而写2020.4.28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律 为太行制药厂建厂五十周年六、二六</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崔明清)</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秀琼花绽暮春,太行制药再添茵。</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山五岳增佳丽,万代千秋继寿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海诗朋迎锦绣,九州墨友妙文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飘香落笔宏图展,祖国医学咏凤麟。</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庆祝太行制药厂建厂五十年应利明兄而作</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尹钟子)<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b>十六字令 </b><br><br>闯 <br>砥砺前行共建厂<br>五十载<br>青丝染白霜<br><br>闯<br>嬉笑怒骂皆过往<br>风雨过<br>患难情谊长<br><br>闯<br>人生无憾绘梦想<br>再相逢<br>把酒诉衷肠</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束语</b></h1><h1><br></h1><h1>六二六制药厂成立50周年“晒照片、讲故事,叙友情,群中聚”的纪念活动,历经一个月的时间,今天就要告一段落了。在这里我们向参加这次活动的基地老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h1><h1>“珍珠落玉盘,一条金线连”,这珍珠就是我们群中的120多名老友,这玉盘就是我们相聚在一起的基地群,这金线就是六二六这个根,这个根就是我们友谊凝聚成的魂。 </h1><h1>在这次纪念活动中,老友们以饱满的热情,巨大的能量,超强的水平,体现出了六二六的精神。晒个人: 展现了我们青春期的靓丽和帅气,现实照显示了我们的成熟和稳重;晒历史:图文并茂地再现了老友们在建厂和建车间中艰苦创业的难忘情景;晒友谊:体现了老友们牢不可破的深情厚谊。本次活动共晒出个人照片114人,历史照210张次,友情照450张次,交流互动次数千次。</h1><h1>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热情奔放的“操心人”,他们兢兢业业,不厌其烦,通过多种方式联系、甚至登门拜访,现场拍摄,索取资料,邀请入群,致使我们这个群由初始的60多人,发展成为120多人的大群。在对微信中反馈回来的、杂乱的、“毛坯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要一张张、一份份的进行分门别类的区分,整理,把大家晒的各种照片都要进行放大、缩小、裁剪、拼凑、编辑,并加以说明和注释,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并分类、收集和汇总,为保证后期编辑制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里我们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热心的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h1><h1>老友们,在网上组织这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实尚属首次,我们年龄偏大,悟性较差,对手机和电脑的的功能掌握有限,加上能力水平的缘故,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老友们体谅,也向老友们表示歉意!</h1><h1>老友们,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在那艰苦创业的岁月里,结成的友谊正向陈老师发自肺腑的总结一样:“<b>我们在现场劳动的战壕里结成的战斗友谊变成了一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心为厂的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精神”。</b>这就是六二六精神!</h1><h1>时光带不走我们的深情,光阴磨不去我们的厚谊。历史长河源远流长,让我们的友谊注入新的内容,让我们的友情注入新的含义,有时间我们再相见,有机会我们再相聚。</h1><h1>最后祝老友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活动结束后,我们工作人员将有关的内容进行合成编辑,制作成网页链接以方便大家观看,敬请大家期待。</h1><h1>2020年6月10日 </h1><p><br></p> <h5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备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h5><h5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1、个人名片的顺序原则上是按照拼音字母的前后而排。</span></h5><h5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2、本电子照片文稿中有4个小视频,只需打开视频中间的小箭头及右下 角全屏,可体会到不同的视觉感受。</span></h5><h5 align="left">3、因为历史悠久,图片量大,重复多,加之时间有限,在筛选时可能有的图片漏掉或放错位置。敬请谅解!</h5><h5 align="left">4、本电子图片信息,是依据626基地人自己发在群里的信息,搜集制作的,只叙友谊,不做评价。为了安全,图片我们做了部分隐秘处理,仅限于“626基地人”群中播放收看。建议大家不要随意转发,如因转发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负。 </h5><h5><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