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问题,走向行动研究

邓亚娟

<p>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敖汉旗教育局“1+4”行动方案,推进“双学”行动,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6月17日下午,市基教科科长刘学民同志等一行六人到新惠七中开展为期两天半的敖汉旗学共体建设课例研究行动,本次活动由敖汉旗教育局基础教育股牵头组织,新惠第七初级中学承办。教育局局长葛学文同志、副局长王向东同志,敖汉旗第一批学共体建设领航学校校长、领航教师、各学科教研员及第二教研团队的协作学校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p> 6月17日下午,刘学民科长、丛智芳老师亲临现场,组织了“领航学校校长深度对话”“学科集体备课”活动。6月18日上午,丛智芳老师对参会人员作了《重构教育研究的逻辑——构建“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研究新范式》专题讲座。然后分别由梁士魁、王海波、丛智芳三位老师呈现课例,组织教师协作研讨,研讨之后韩中凌老师作了《让学习变成探究和创造》的专题讲座,层层剥开学共体神秘的面纱,还原课堂该有的教学生态。新惠第七初级中学的王立玲老师也呈现了一节STAEM教育数学建模课,展示了新惠七中本土化的学共体课堂探索样态。 6月19日下午,刘学民科长结合本次课例研究行动,作了《走向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创造》专题讲座,基于问题,分析现状,引领思考真教育的哲学本源。启示大家探寻教育规律,聚焦核心问题,从本土出发,回归每一个教育人应然的样子。 <p>  会议最后,葛学文同志结合我旗教育教学的实际,作了总结发言,对领航学校、领航教师和教研员提出了殷切希望:提高认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上下联动,做有爱心肯坚守的思考者和执行者,做能行动善反思的研究者和合作者。守正创新,做敖汉的真教育。</p> 此次活动在学共体专家的引领下,引领大家去深度思考如何做教师、如何做教研、如何做教育的问题。几位学共体教育专家名师深入一线,深入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开展问题诊断和行动研究,从集体备课、课例观察、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到行动策略研究,有条不紊,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般读解读、践行学共体理念,引领大家逐步走向学科理解、课堂理解和教育理解。 <p> 一、学习的本真</p><p> 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说:“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运用这一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释我们的学科教学是有意义的。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反思,任何一种“生活”首先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生活”,每一个学习者(学生),都需要在学习中构建“生活”与“学科(课堂)”的关系,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能够因为立足于“人的生活”而具有生命力,具有活力和生长的动力。</p><p> 在王海波老师的英语课堂上我们看到,那些平时在课堂上习惯于恹恹欲睡的学困生,尽管不能完全听懂王老师标准的英文授课,孩子们却在王老师“人民日报征稿原创节日英文海报”这一大的问题情境下,在几个串联的课堂活动中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跟春节相关的活动排序、春节期间人们想做的事情、节日英文海报的设计。尽管在与老师交流看法时,还有太多的孩子必须依赖夹杂着汉语的英语,但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孩子们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倾听与对话的协同研究中,眼神里散发出来的喜悦光芒和微笑里流露出来的幸福味道。甚至下课后很多孩子争相留下来告诉我们:我最爱学的是英语,因为英语容易学、英语课有意思。</p><p>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呢,我们还在坚持着讲授灌输、背诵记忆、机械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最低效的教学方式却不自知并且连自己都倦怠了却还不思改变、不肯改变。《快乐的学习——走向对话》中说:组织和促进文化性、社会性、伦理性实践的学习,要求教师展开比之以往的“教学”概念更广的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在课堂里,把课堂环境设计成活动性、合作性学习的场所,设计具备了教育内容的意义和魅力的学习经验,促进互动性、自立性、合作性的对话实践。唯有尊重了学习的真相,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p> 二、学科的本质<br>  学共体的课堂不是注重“教的精彩”,而是强调“学的发生”。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在这一点上,梁士魁老师的课例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初中学段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还没有提出,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核心素养是针对个体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理念构想,不仅涉及个人认知领域的高阶思维,还拓展了认知心理的视野,将与个体发展相关的社会与文化因素纳入学习结果。实践中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个人感悟和经验积累,准确把握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基础素养以及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br>  梁士魁老师在课堂学习之初,让学生小组自选学习区域,是一课还是一个主题。学习单的设计,也极尊重个体差异,只是设计为“我知新”“我总结”“我质疑”“我应用”“我发现”“我感悟”几个大的框架,梁老师通过这样最朴素的方式,努力构筑协同研究的课堂生态,在“倾听-串联-反刍”中,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让学习真实发生。让课堂在孩子们自己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倾听、对话不断创生新思想、新经验。<br>  在交流“如果在情不得已的情况下,未成年人触犯了法律,是否可以减免罪责”这一问题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发表观点,逐渐形成对立的双方,自然生成一场激烈的辩论,孩子们在“情与法”和“理与法”的思辨中不断引用教材论述、生活现象、社会案例来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各持自见,难分高下。<br>  这种精彩没有任何预设,就在梁老师营造的安全、民主、尊重的课堂中逐渐生成。甚至,我观察的那是小男生,上课之初,知识的梳理都处于艰难状态,紧张到鼻尖上全是密密的汗珠。可就在老师和同学一点点的带动下,他最先从文中插图部分找到了“为什么说未成年人应该得到法律保护”的答案,并且怯生生地说了出来,梁老师顺势表扬了他:“这个同学表现真不错,他知道回答问题有理有据,知道去教材中找依据”。接下来的环节,他竟积极主动起来,甚至几次加入“情与法”的辩论,并且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辩有力地说到:“未成人应该珍惜法律对自己的保护,而不是把这种保护当作一种凭借,去损害其他人的权利”,赢得大家的掌声和喝彩。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素养,就在这堂新生态的课堂上以最祥和、最自然的方式得以落地、开花。<br>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从“教师中心”转向“儿童中心”,才会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从“传递、讲解” 转向“支援·帮助”。就像一个最朴实农民,终于不用在意自己耕种、除草的姿势是否优美,而是把心思全放在自己心爱的庄稼身上,去研究到底用什么办法,心爱的庄稼才会更快更好地生长。农民要遵循的是庄稼的生长规律,而不是他自己高度压缩的劳作规律。所以,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对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的研究,才是更好地关注了学习如何发生、经验如何叠加、新概念如何形成等等。 三、教育的本源<br>  刘学民科长在经过了6月17日下午与校长研讨、与教师集体备课和6月18日与学生课后研讨、与教师课例观察研讨的现场调研之后,聚焦问题、诊断问题、分析问题。于6月18日下午作了《走向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创造》的专题报告。他带领大家从理论层面上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诠释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实践了倾听对话关系的构建;兼顾教育本质和学科本质;实践了教育生态的重构,互动互生的几个同心圆,各层级领导、教师深入到教育的腹地——课堂;引领大家把握课堂的走向,遵循教学本质,找到正确的道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教育新生态。<br>  他指出唯有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才是走向生命与教育的正途。每一个教育人的都要树立变革的大信念、大决心;要去祛除功利心,与真善美相遇和对话;要静下心来读懂儿童、读懂教育,回归每一个教育人应然的样子。<br>  教育人应然的样子,我想到丛智芳和韩中凌两位老师的样子。她们课堂和讲座,让在场所有的学生和观课者深深折服、默默赞叹。丛老师选择了琦君的《春酒》,整堂课设计了三个任务:先分发了学习任务一:轻声、反复品读《春酒》,思考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 <br>  美好的课堂是流动的,那份美好就在丛老师的温声细语里缓缓而行。孩子们用心品读,结合语句说出了十多种自己认为的“主旨”,每说出一种丛老师都帮他们写在黑板上。我注意到,课时过去一半,没有一个孩子说到“怀念”这个词,但丛老师仍然满眼温柔、满脸期待。还不时鼓励着孩子们“不错呦,就是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好啊,这是你读出的本文的主旨”。<br>  黑板上写下密密的两排之后,又问孩子们:“你们有注意到文中写我的句子吗?还有别的思考吗?”然后,分发任务单二:认真朗读课文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散文前后的“我”有何不同,加上这两段你认为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经过读文思考,简短探讨,孩子们得出来文章的主旨是:怀念童年、怀念家乡味、怀念母亲。<br>  顺势抛出任务三,该如何讲好我们的故事呢?罗列一周前同学们的关于“童年”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用“童年故事里,那些我们绞尽脑汁的开头”“童年故事里,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三段式”和“名家的散文,给我们的启示”串联在一起,没有任何强加没有任何灌输,而是就让孩子们在心平气和的阅读里、在心思细腻的品味里,得出结论:“事情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正是该多用笔墨的部分”“有些道理,可以直白道出;有些情感,往往蕴含在文字当中”“主旨是从文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真实最动人;下笔淡处,往往是用情深时”。<br>  一堂课结束,孩子们反馈说: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永远难忘……这不也正是所有观课者的心声吗?学习共同体直指的是多重互动的同心圆的圆心“课堂”;课堂观察的焦点是“学生”;研究的重点问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根据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情况,调动和帮助其探究活动,促进和发展其多样图像和思考交流……这一切曾经以为离自己很遥远的理论就在这一间柔软、润泽、安全的教室里得以呈现得以融汇,如一条澄澈的小溪缓缓流过,流到每个人的心里。 韩中凌老师基于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背后的思考的讲座《让学习变成探究和创造——从《春酒》到学共课堂》,细致分析了《春酒》教学背后的逻辑和学习共同体课堂的逻辑。<br>  《春酒》教学背后的逻辑:从依于散文读散文、从这一篇到这一类、从阅读走向写作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的发生一定要读懂学科本质。<br>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逻辑从真实的儿童、真实的学情入手,去探求教育本质。指导大家去重建学的逻辑,建立倾听关系,正确打开协同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她指出,教师应该首先成为儿童的研究者,倾听的示范者、构建课堂的倾听关系,保障每一位儿童的高品质学习权。 刘学民科长、丛智芳老师、韩中凌老师都在用实际行动引领我们去探求教育的新生态——“倾听儿童声音,回归教育本真”“教学变成研究,师生共同创造”“管理指向课堂,课堂改变学校”。教育的本源是对其人性的培养,是与真善美的相遇和对话。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聪明才智才有更大的益处。 走了这么久,我们是否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出发。曾经对教育、儿童的热爱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还剩下几分呢?世事喧嚣,作为教育人,更需要在自己的心里修篱筑院,坚守住那份宁静美好坚守住那份朴素无华,执着笃定地热爱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科、热爱所有的孩子,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辜负每一个美丽蓬勃的日出,不辜负每一次温暖感动的遇见,不辜负每一个真实鲜活的孩子。 <p>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p><p> 你的样子,就是未来的样子。</p><p> 所以,就让改变从“我”开始,</p><p> 所以,就让改变从“我们”开始!</p>

课堂

学习

教育

老师

教学

教师

对话

孩子

学科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