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祠堂祖牌进祠升座仪式

Echo

<p>  寿祖祠堂重建,祖牌进祠升座仪式于2020年6月13日隆重举行。这是我族在永添会长带领下,在全体宗贤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园满的成功。</p><p><br></p> <p>  祠堂作为崇拜先祖和求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的殿堂。</p><p><br></p> <p>  祠堂是一部历史科教书,阅览祠堂如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祠堂文化是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民裕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珍藏着深厚的人文根基。这就是柳城廖氏宗祠《佰福堂》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教育意义和敬宗拜祖,又兼有多种新时代使用功能的祠堂。</p><p><br></p> <p>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民族、家族文化的代表。祠堂是“用自身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柳城寿祖祠堂《佰福堂》的重建,反映了给这个家族带来了政通人和,家族团结,经济发展全新的展望。</p><p><br></p> <p>  佰福堂中增景福,汝南座内乐新禧。</p><p><br></p><p><br></p> <p>  赫赫始祖国玉,源出崇德,率先举牌携眷入粤,创河源之宏基,拓槎江之远景,开柳城繁衍于万世,历经磨难,勤于耕耘,奠造了今具规模的氏族群体,六百五十余年风雨沧桑,改换了神州面貌,为后辈垫定了雄厚的发展基业。恩泽后世,福荫绵绵。先祖的谆谆传训,千百年来笃导明志,勉励裔孙孝道持家,修心养德,身怀技艺,融入社会,参与国家建设,以至于人才辈出,雄立于华夏大地,蜚声于海内外。此乃先祖福荫之功德。</p><p><br></p> <p>  时空延骨血牵,为彰显祖宗功德,心怀敬祖感恩之情,集全体宗亲宗贤的竞力拥护,同心协力。一座气势雄伟,素有中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薇派建筑,古典气派而全木结构,朱红色为主色调的雕龙画鳯,富麗堂煌。具有历史文化纷呈的祖莹明堂立于河源柳城。巍巍丰碑昭 然于世,耸立在本族,铭刻在世界各地嗣孙的心目中。</p><p><br></p> <p>  今天,我们怀着虔诚孝意,恭迎先祖牌位登堂升座,是全体孝子贤孙的愿望得以实現,这是举族欢庆的时刻,列祖列宗泉下有知,感怀欣然。先祖的英灵时刻护佑着我们,不朽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源远流长,血脉相连,四海同心。让我们全体裔孙携手前行,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创更加美好,光辉灿烂的未来。</p><p>让我们岁岁酹盏叩恩。</p><p><br></p><p> 河源市柳城寿祖祠堂重建理事会</p><p> 2020年6月13日</p> <p> 廖氏宗祠~佰福堂赋</p><p> 东江涛涛,风雨潇潇。酬多年夙愿,建祖荫明堂,彰祖宗功德,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廖氏功德弘扬,子孙万世荣光。廖氏族人於公元二零二零年六月十三日,农历庚子年闰四月廿二日,谨以果品佳肴、香帛冥金、列烛陈香之仪祭于始祖堂前,凭吊先祖英灵,告慰列祖列宗。 </p><p> 元末明初,始祖国玉公身怀绝学,辞别故土,长途跋涉,自江西兴国县衣锦乡三僚村率先入粤,建家立业。智公东山公继承祖辈、父辈宏愿开疆拓土,重人伦,拓教育,创福利,办学堂,督农耕,为朝廷、为社稷造就了一大批优秀英才,为廖氏在河源建立根基、繁枝叶茂立汗马之功,是廖氏在河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东山公长子为柳城廖氏之长房,为人正直,聪慧过人,德才兼备,以农耕畜牧而丰家。迁此立村已六百余春秋。</p><p>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廖氏家兴业旺,昌隆繁盛。本支系人口成千上万遍布华夏,遍及世界各地。无论从农、从工、从商、从医、从教、从政皆人才辈出,事业有成,和谐美满。此乃先祖福荫之功德,先祖福佑之厚泽。廖氏家族,源远流长;几百年风雨,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为了继承先祖之优良品德,不忘始祖之福泽佑护,感激先辈之养育教诲,常念始祖之恩德永垂。今全族齐聚,祭奠始祖,修祠立碑,以表孝意。 </p><p> 水有源则流,树有根则旺。本家祠堂亦与国运相通,几度修葺,历经沧桑。今廖氏祠堂重建,族人凝聚,再创辉煌。这次捐款,才始惊异于本族人爱心之博大而精微:上至耄耋,旁连姊妹,下递垂髫,普及男丁,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你们的善举,将载入史册。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吾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支系,不分彼此,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为家族共兴,廖氏昌隆,共创美好未来。</p><p> 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廖氏族人复兴,当与中华民族复兴同步,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p><p> 恰逢盛世,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宗祠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p><p><br></p><p> 廖氏(寿祖)祠堂重建理事会</p><p> 公元二零二零年六月十三日</p><p> (农历庚子年闰四月廿二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