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商会会长王一亭字画鉴赏

毛毛

<p>无我得成于忍,如是降伏其心。佛学大德王一亭的佛学造诣可见一斑!</p> <p>王震是王一亭的笔名,王一亭留下很多的字都用王震署名。</p> <p>图章用贴上的,说明王一亭同此人关系非同一般。是属于春节赠作!</p> <p>此作品乙亥年(1935年)新春作,的确有年代感!</p> <p>王一亭的写意作品。</p> <p>石榴颜色依然保持良好,说明用的颜料讲究。虚实相间,只有有深厚功力的人才能处理好其颜色与虚实之间的关系!</p> <p>梅花枝干笔法的苍劲之力是写意功力的集中体现。</p> <p>兰花色彩的搭配和盆子底下泥巴的色彩处理,让这张画的意境更深一层。</p> <p>题字一气呵成,犹如瀑布倾泻而下。简直不失是写意中题字的典范。这幅也属于是新春贺画,作于壬申年(1932年)。</p> <p>这幅是我亲见的金梦石老人的最棒的一副《松菊犹存》。</p> <p>菊花是写意中常见的基本功,古人都要会梅兰竹菊就是基本功的练习过程。1925年作的画,现在看起来还是立体感犹存。可见56岁的金梦石老人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p> <p>松针和鸟的组合是极具写意意境的,松树的常青是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我们犹如鸟一样在松树上短暂的停留,惊恐的过着人的一生,人生如过客。短短几十年就过去了。何必再留恋这个人生?这一动一静的搭配将整幅画的灵性体现的淋漓精致!</p> <p>两只不同的鸟的眼神处理的极具功力。这是写意花鸟画的基本功。避免视觉疲劳感!</p> <p>松菊犹存,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好画。创作于金梦石老人56岁鼎盛之年。也是新春贺礼之作(丁已春,1925年春)。</p> <p>有幸亲眼近距离看到王一亭老人、金梦石老人的作品是我的荣幸!特此展示给朋友们一同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