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从初级到严重一共有6种,你究竟有没有?

大象

首先,脾的功能有什么呢?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其合肉也,其荥唇也。开窍于口。是经常多气少血。<div>意思是: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五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脾的形状象镰刀。和胃在一个膜内,而在胃的左上方。脾的输穴(即脾俞,穴位名称)在背部,第十一胸椎下(旁开1.5寸),听到响声,脾就会运动,脾运动就推动胃消磨食物,所以脾是胃运动消化的主宰。与脾配合的体表组织是肌肉,脾的气质显露在唇,脾在体表的空窍是口。</div> 脾虚的症状常见的有:<div><ul><li>大便便秘或溏泄<br></li><li>舌边有齿痕、舌苔偏白<br></li><li>啤酒肚</li><li>口水分泌增多<br></li><li>早起不适<br></li><li>记忆力下降</li><li>月经量异常<br></li><li>盗汗不止</li></ul></div> “脾虚”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具体脾虚从初级到严重一共有6种:<div><ol><li>脾气虚</li></ol>脾气虚就是指脾气不足,正常情况下脾气的特性主升,只有脾气该升的升,才能把营养物质水谷精微送到心,肺,头面部,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div><div><br></div><div>2.脾阳虚证:当脾气虚遇见阳虚</div><div>「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脾阳虚」。简单来说,脾阳虚的症状就是脾气虚&阳虚。在中医里,「阳」通常代表阳气,起到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br></div><div><br></div><div>症状上会出现:脾虚标配的①腹胀胃口不好,加上腹部容易出现冷痛感,当轻轻地按按腹部,或贴上暖宝宝时,会感觉很舒服,中医称为「喜温喜按」,喜欢吃温热的食物,然后四肢怕冷,口淡不渴,或肢体浮肿,或小便短少,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或白腻,脉迟无力。<br></div><div><br></div><div>3.脾阴虚<br>有阳虚就有阴虚,阴和阳的关系就好比用锅煮水,阳就是火发出的温度,而阴就是锅里的水,阴虚就是阴液少了,阴少了阳相对就会过剩,体内就会有热,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br></div><div><br></div><div>4.脾气下陷<br>脾气下陷就是脾气太虚了,虚到都不能固摄了。脾气该升不升反而下陷了,这时就不仅仅是腹胀了,还会出现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br><br>原本要升清到心,肺,头面的精微物质反而下注到膀胱,这时候的小便会混浊得像淘米水,人更是会少气懒言,四肢乏力。<br></div><div><br></div><div>5.脾不统血证<br>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脾不统血」的症状,除了脾虚的标配以外,最主要的症状还表现为鼻子、牙齿、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等血不循经的症状。<br></div><div><br></div><div>6.脾虚湿滞<br>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div><div><br>主症特点: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舒,吃饭不香,厌食油腻,大便不成形,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这时候光补气健脾没用了,一定要用力在化湿,久湿化痰。<br></div><div><br></div><div>去除脾湿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用中医艾灸、刮痧或者是拔火罐这种治疗方式去除脾湿;第二种,服用中成药,例如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等药物去除脾湿;第三种,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可以去除体内湿气的食物,例如红豆、薏苡仁、红枣等;第四种,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身体,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治疗脾湿。</div><div><br>另外,湿分寒湿和湿热,需要注意区分。<br>寒湿:喝些发酵的熟茶: 红茶、熟普洱、陈皮普洱;红枣、<br>湿热:可以喝 枸杞薏米茶、薏仁茶 、绿茶、老白茶、菊花枸杞茶、玫瑰荷叶茶<br></div> 最后,脾虚该如何调理?<br><br>1、饮食调理:食用补脾补气血的食物。脾虚会致使血液不循环,出现贫血的情况。因此食用一些补脾补气血的食物,例如玉米、熟藕、山药、龙眼、人参果、香菇、扁豆、葡萄、香菇、牛肉、鸡肉、兔肉、胡萝卜、红枣等益气补血的食物。<br><br>2、按摩调理:双手重叠置于肚脐部位,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60次,让腹部感到温热为止,一般可在早晨起床或者晚上要睡觉前进行。腹部按摩帮助中焦通畅。<br><br>3、泡热水脚,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加花椒、生姜、艾草、食盐等。热水泡脚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养生方法。脚上有许多的经络和穴位。这些经络在热水的外部刺激下会有助于加快血液的流动,会改善脾虚所导致的下身浮肿,从而驱寒来保护胃功能。且热水泡脚也可以让身体的血液循环得到相应的改善,来改善脾虚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按摩地机、阴陵泉,也可缓解腿酸胀。<div><br></div><div>4、注意保暖:天气变化无常,有脾虚的患者更加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可在肚脐处贴暖宝宝或者热水袋,同时少吃寒性食物,如感到脾胃发冷,可以服用姜茶驱寒。<br><br>5、适当锻炼: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肠胃功能,如散步、慢跑、打拳等都能使肠胃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及吸收,还能改善肠道本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消化系统的老化。</div> 身体里湿气重,除了生活环境潮湿外,还与生活习惯有关系。以下这些导致湿气加重的生活习惯,你是不是也占了几条?要改善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杜绝脾湿的产生。<br><div>1、久坐不动<br>长期待在办公室里久坐不动,没有体力的消耗,身体新陈代谢变慢,活力不足导致阳虚,湿气自然无法排出体外。<br>2、睡眠不足<br>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整天忙于工作应酬,加班加点,睡眠不足,活力不够,湿气堆积。<br>3、饮食口味过重<br>长期在外面吃饭,想吃啥就吃啥,酸甜苦辣等重口味食物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肠胃功能不好则营养及水分代谢也会出问题。<br>4、思虑过重<br>才子才女整日埋头在电脑面前,灵感不断,文思泉涌,思虑过重就会损伤脾胃运化,脾一虚,无以运湿则湿气重。注意平时多做可观的思考。饭前饭后少想事,让脾好好运化。</div><div>5、过度饮酒<br>现在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平日里为了应酬拼酒,即使不应酬也爱约上三两好友喝上几杯,都说酒助湿邪,湿气就重了。<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