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飞去青难辨,翠华香扑水光遥--西北行之九:甘肃张掖~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宁

汪滔

<p class="ql-block">编辑:汪滔</p><p class="ql-block">拍摄:汪滔</p><p class="ql-block">文字:汪滔</p><p class="ql-block">音乐:《我的快乐就是想你》</p> <p class="ql-block">6月20日(第八天)</p><p class="ql-block">行程安排:甘肃张掖~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西宁市</p><p class="ql-block">一、【扁都口】</p><p class="ql-block">二、【祁连大草原】</p><p class="ql-block">三、【岗什卡雪山】</p><p class="ql-block"><br></p> <p><br></p><p>青甘大环线7天6晚行程表</p><p>此次旅游由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提供组团服务</p><p><br></p> 扁都口 <p class="ql-block">张掖去西宁,要走传说中三大最美国道之一的G227国道,起点是甘肃张掖,经民乐、扁都口、俄堡镇(祁连山大草原)、岗什卡雪峰、青石嘴、大通至青海西宁,全长347公里,其间进入甘肃河西走廊,横穿祁连山脉,翻越扁都口、俄博岭、景阳岭和达坂山,跨越八宝河和大通河,终点为青海西宁。</p> <p>227国道</p><p>227国道(或“国道227线”、“G227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甘肃张掖的国道,全程347千米。 这条国道经过青海和甘肃2个省份。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p><p><br></p><p><br></p><p>中文名</p><p>227国道</p><p>别名</p><p>国道227线、G227线</p><p><br></p><p>到达城市</p><p><br></p><p>城市名 距起点距离公里</p><p>青海西宁 0</p><p>青海大通 39</p><p>甘肃民乐 282</p><p>甘肃张掖 347</p> <p>三堡镇何家沟村</p><p>三堡镇位于张掖颤民乐县中北部,平均海拔2003米。面积94.29平方千米,人口16064人(2017)。辖14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三堡村,距县城15千米。G227国道(宁张公路)过境。</p><p><br></p> <p>G227国道(宁张公路)南向北方向。</p> <p>G227国道(宁张公路)北向南方向。</p> <p>时值六月中旬,扁都口的油菜花还是绿油油的,只有少数地方有点乍黄,这的油菜花和门源油菜花一样,盛花期要到每年的七月中下旬。</p> <p>山坡油菜花田中的“甘肃”字样和笑脸,联想起来就是“甘肃欢迎你”。</p> <p>山坡油菜花海中不同的“甘肃”字样和笑脸,有的油菜花已经开放了,黄绿交映,格外清新淡雅,一派生机盎然。</p> <p>甘肃民乐扁都口风景</p> <p>扁都口</p><p>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南通祁连县峨堡镇,北达甘肃民乐炒面庄,地势险要,山势峻峨,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族通行的重要通道之一。</p> <p>甘肃省张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扁都口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p> <p>所有来往的车辆都要在这里停下来接受检查,但乘客不需要查验身份证。</p> <p>过了这个张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扁都口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就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公路段的辖区了。</p> <p>扁都口公路驿站位于G227线K228+700处,海拔高度为3508m,由门源公路段负责管理运营,可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如厕、路线信息、旅游信息等便民服务,于2019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p><p>管理单位:门源公路段</p><p>服务监督电话:0790~8616047</p> <p>G227国道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公路段(民乐--祁连方向)。</p> <p>G227国道门源公路段旁边的山峦和草地。</p> <p>在扁都口的草地上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p><p><br></p><p>高原毛茛</p><p>高原毛茛(Ranunculaceae)是毛茛目被子植物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达20(-30)厘米,被柔毛。瘦果倒卵状球形,长1-1.5毫米,无毛;宿存花柱长约0.8毫米。花期6-10月。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尤其北温带和寒带为多,中国有39属约750种。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等地区。</p> <p>蒲公英</p><p>菊科蒲公英属植物</p><p>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p><p><br></p><p>在这海拔高度3500米的高原上看到蒲公英,有一种由来已久的亲切感。蒲公英已经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了,那个时候到处都盛开着蒲公英,我们会拔起蒲公英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放在嘴边轻轻一吹,白色的绒球散开,像降落伞一样随风飘舞。现在在城市里面以及周边地区已经不大能看到蒲公英了,但是在青藏高原,却能随处看到这么多的蒲公英。</p><p><br></p><p>由此联想到6月14日下午在青海中国原子城纪念馆的周围绿地上,在那海拔高度3200米的地方,也开满了蒲公英。</p> <p>卷耳</p><p>卷耳(学名:Cerastium arvenseL.)是石竹科、卷耳属多年生疏丛草本,高10-35厘米。茎基部匍匐,上部直立,绿色并带淡紫红色,下部被下向的毛,上部混生腺毛。叶片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抱茎,被疏长柔毛,叶腋具不育短枝。聚伞花序顶生,花瓣5,白色,倒卵形,蒴果长圆形,长于宿存萼1/3,顶端倾斜,10齿裂;种子肾形,褐色,略扁,具瘤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7-9月。被称为一月女孩的幸运花。</p><p><br></p><p>生长于海拔1 200-2 600米高山草地、林缘或丘陵区。分布范围:产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p> <p>扁都口“风情吉祥园”,这里是唯一可以如厕的地方。</p> <p>青海省旅游景区游览图</p><p><br></p><p>海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青海湖北岸而得名。全州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州府西海镇处于环西宁市百公里经济圈范围内,是距离省会最近的州府所在地。青藏铁路、国道315、227线和湟嘉公路横穿全境,境内通达兰新铁路和西武高速,有非常好的区位优势。海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国最美的五大盐水湖泊之首的青海湖,有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有中国最美花海“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有世界经典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诞生地金银滩大草原,有仙米国家公园,有世界第三大峡谷--祁连黑河大峡谷,有青藏高原最东段的冰川--岗什卡雪峰,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验基地--中国原子城,青海湖祭海、回族宴席曲、华热服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颂歌词、阿柔逗曲、郭米则柔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多样性的地理地貌,丰富的民俗文化构成了海北集湿地、沙漠、草原、雪山、林海、峡谷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景观。</p> <p>扁都口峡谷长28公里,宽约10余米,险隘深邃。峡谷两侧奇峰耸立,峭壁突兀,怪石森然,叠嶂无穷。227国道穿谷而过,时面盘旋百折冲上峰顶,时而俯冲万转扑入峡谷。</p> <p>扁都口山坡上的经幡</p> <p>扁都口平坦处,山溪蜿蜒而行,如一条银链嵌镶山间,溪旁青草草连连,牛羊悠悠。有时候羊群还会拥上高速公路,这时候只有车让羊了。</p> <p>羊群走上公路,和我们乘坐的车辆对峙。</p> <p>别看羊群在前面充大胆,但司机轻按喇叭,羊群便慌不择路地跑下公路。</p><p><br></p><p>一路上,韩师傅多次告诉我们,在公路上碰到羊群或牛群,一定要停下车来等它们通过。在全封闭的高速公路,每隔500米,便会建筑一个供牛羊通行的天桥。</p><p><br></p><p>羊群和牛群是牧民的财产,在这里牛羊就是富有的象征,谁家牛羊多,谁家在这里就是富翁。在青海、甘肃,羊是两千多元一只,牛是一万多元一头。</p> <p>扁都口平坦处,山溪蜿蜒而行,如一条银链嵌镶山间,溪旁青草草连连,牛羊悠悠。</p> <p>扁都口自汉唐以来,一直是西部羌、匈奴、突劂、回纥、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互联系和出入甘青之间的重要通道。东晋时期、僧人法显由靖远经兰州、西宁,穿越扁都到张掖。隋大业五年(公元 609年),隋炀帝西巡,于六月中旬进入扁都口,天气突变,大雪纷飞,在暴风雪袭击下,“士卒冻死大半”,隋炀帝的姐姐也冻死在这里。</p> <p>张骞从这里出使西域,霍去病从这里征战匈奴,法显从这里西去天竺,隋炀帝从这里进入河西,解放军从这里挺进甘肃……</p> <p>这条古道上,走过戍边将士、商贾驼队、使节高僧,也走过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p> <p>走进扁都口,登高望远,远处雪峰雄峙,近处层峦叠峰,山间绿草如碧,色彩斑斓的野花星星点点播撒在绿草之中,迎风摇曳。山坡上悠然自得的牛羊使人感到了生活的平静。撒落在山涧溪旁的一座座白色的毡房,宛如碧波荡漾的大海中的点点渔帆,朝晖夕照,景色万千,呈现出一派安详和顺大度雄浑的西部风光。</p> <p>G227国道沿途风景</p><p>进入祁连山的扁都峡,两山夹峙峭壁摩天,陡峭险峻。</p> 俄博岭垭口 <p>离开扁都口,前面就是俄博岭垭口。</p> <p>俄博岭垭口</p><p>俄博岭垭口海拔3685米,是俄博岭的最高处,G227国道与S304省道的交汇点,也是从张掖到西宁的必经之路。</p> <p>汪滔在俄博岭垭口留影</p> <p>俄博岭垭口两旁是巍峨的高山,前方看似路的尽头,转弯之后又是一片新景色。</p> <p>在古代,这里曾经是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少数民族通商往来的站口,也是霍去病、隋炀帝曾经走过的地方。</p> <p>从海拔3500米的扁都口到海拔3685米的俄博岭垭口,笔者还小跑着,没有感觉到任何高原反应。</p> 祁连大草原 <p>G227国道穿越海拔3685米的俄博岭垭口,进入青海北大门--俄博镇。</p> <p>前方进入丝绸之路上的古镇--俄博镇。</p> <p>G227国道俄博镇段公路旁边的路标,向北剑指张掖,向南延伸到西宁。</p> <p>俄博镇</p><p>俄博镇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古镇、“元时筑,今遗亘尚存”的古堡城,位于青海省门源县,是从西宁通往张掖的关口,227国道与S302的交汇点,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的所在地。</p> <p>俄博镇是从西宁通往张掖的关口,227国道与S304的交汇点,也是。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的所在地。一个“元时筑,今遗亘尚存”的古堡城。出了俄博就是俄博岭垭口俄堡镇也叫俄博镇,是一个历史悠远的乡镇。</p> <p>峨堡古城</p><p><br></p><p>峨堡古方城位于祁连县峨堡至八宝公路18公里处北侧,峨堡古方城在其侧100米处。</p> <p>峨堡古城坐落在青甘边界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建于1206—1279年间,古时称之为博望城,是连接甘青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古丝绸道上的一个驿站,是丝绸南路的咽喉。《西宁府志·古迹》载:“(峨堡古城)在卫治西北、永安城西140里,元时筑,今遗垣尚存”。“峨堡”为蒙古语,藏语称之为“喀尔玛”,意为红色的古城,著名的丝绸之路大斗拔谷道(今扁都口)在峨堡穿越而过。</p> <p>峨堡古城呈梯形东西长150米,中部宽120米,城墙高残高5米,夯土筑,南北城墙各有5个马面,西成城墙有2个马面,马面宽12米,长7米,城门南向宽5米有瓮城,内有建筑基址5处,据考证为宋代所筑。</p> <p>峨堡,作为祁连山系南部的一个重要经贸交易重镇的同时,也在军事和战略要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把峨堡称为青海之北的第一站,还是青海的“北大门”,都名副其实,实不为过。这条丝绸古道绕山远走,连通欧亚,使得华夏文明和西域、阿拉伯半岛直至欧洲腹地都发生着关联,从而有力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色彩和质地,纵观人类挺进的步履,历史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绵延而来。</p> <p>古城博物馆</p> <p>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王震司令员率二军指战员在峨堡接见阿柔千户南木卡巷写下了“白雪罩祁连,凯歌进新疆”的诗句。</p><p><br></p><p>图为俄堡古城王震将军接见当地上层人士的雕塑。</p> <p>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那么粗犷,甚至残酷,但祁连山的本质绝对是温情浪漫的。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p> <p>祁连山草原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祁连山冷龙岭北麓,有省道直通。总面积2192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土肥草茂畜旺,自西汉元狩二年起即为养马屯兵之要地。</p> <p>祁连山草原上的蒙古包</p> <p>祁连山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祁连山清水秀景如画,天高云淡夏如春,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让祁连山的情怀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间。祁连之美,美在山清水秀,更美在奇峰云雾,“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湿人依“。祁连山草原上的牧草和野花。</p> <p>夏季的祁连山草原的浓云厚雾像一缕缕银丝素绕在山腰间,忽而又变成滚滚青烟,在山际间飘逸。不经意中,它会滑过你的脸颊,落进你的心田,身临其境,恍如梦中。天空放晴和欧普山际间的浓雾消失的无影无踪,深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形态各异,与这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交相辉映,好一派高原独有的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祁连山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祁连山草原上留影。</p> <p>祁连山草原上的土拨鼠。</p> <p>在青海山区,山套着山,山环着山,山处外有山,到处是山。</p> <p>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羊儿在绿茵的草原上悠闲自在地吃草。</p> <p>时值初夏,这里的气温比江浙沪一带要低且干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p> <p>G227国道181公里处。</p> 景阳岭垭口 <p>景阳岭垭口</p><p>景阳岭垭口峨堡镇到门源县的G227公路垭口,垭口路牌显示海拔3767米,实测海拔3771米。</p> <p>从俄堡向门源方向进发,海拔3767米的景阳岭垭口是必经之路。垭口风很大,山顶有一大玛尼堆,有经幡迎风摇曳,是信奉藏传佛教的土族人的功德。</p> <p>玛尼堆</p><p>玛尼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青海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p><p><br></p><p>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p> <p>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p><p><br></p><p>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部分称为垭口。</p> <p>过景阳岭有大面积的天然牧场,地形平坦,水草丰美。四周雪山环绕,蓝天白云下一片无际的绿色草原,美不胜收。</p> <p>G227国道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羊肠子沟段。</p> 岗什卡雪峰 <p>G227国道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鸡冠山段,在这里已经能够看到岗什卡雪峰了。</p> <p>G227国道上的“岗什卡雪峰景区”和“门源百里油菜花海”路标。</p> <p>离岗什卡雪峰景区还有14公里,但已经可以看到岗什卡雪峰的雄姿了。</p> <p>G227国道沿途风景,前面就是岗什卡雪峰景区。</p> <p>岗什卡雪峰景区的大型浮雕</p> <p>岗什卡雪峰景区的大型浮雕</p> <p>岗什卡雪峰景区的大型浮雕</p> <p>岗什卡雪峰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北部,青石嘴镇以北,皇城蒙古族乡东滩村北部,大通河与河西走廊之间,G227国道147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101.46度,北纬37.69度,自宁张公路K147+500米处,至岗什卡七彩瀑布处,共14公里,为四级沙路。</p> <p>岗什卡雪峰景区大门,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岗什卡雪峰打卡的地方,是不需要任何门票费用的。此处海拔3000米左右。</p> <p>岗什卡雪峰</p><p>岗什卡雪峰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又称冷龙岭,是祁连山主峰之一,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山峰西北—东南走向,在青海境内延伸280余公里,宽30—50公里,目前对国外尚未开放。盛夏的岗什卡雪峰寒气逼人,在海拔4500米以上多有现代冰川,冰川总面积为81平方公里。</p> <p>岗什卡雪峰,亦名“冷龙岭主峰”,海拔5254.5米,雪线高度北坡4200米,南坡4400米。山体主要由偏酸性石英角闪岩、片麻岩、斜长角岩、基性火山岩等组成,在构造上属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集现代冰川的壮观和完整的植被带为一体,是科学考察,登山探险和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p> <p>岗什卡雪峰峰顶有百万年冰川,积雪终年不化,气候瞬息万变,玄奥莫测,时而蓝天白云,银光熠熠,时而狂飚大作,天昏地喑,有时雪崩暴发,龙吟虎啸,飞雪漫卷,令人胆寒心惊。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轻飞,山顶晶莹白雪、熠熠闪光,时呈殷红淡紫、浅黛深蓝,犹如玉龙遨游花锦丛中,暮霭升腾,被称为“龙岭夕照”,是门源古八景之一。</p> <p>岗什卡雪峰的景点故事</p><p><br></p><p>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西征将军邓愈,曾追羌至此。另有史册记述,公元345年,酒泉太守马岌对前凉张俊说:"酒泉南山即昆仑,昔日周穆王西征昆仑,会西王母于此山,西王母虎身豹尾,人面虎齿,全身皆白,居雪山洞中,此山系古昆仑支脉,宜立西王母祠,以禅朝庭无疆之福"。得到了张俊的同意,就立王母祠于岗什卡山上,命名"昆仑"。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07-821年),遣使臣刘元鼎至吐蕃和议时登上了此山。其山日光映雪,雾呈紫色,又名"紫山"。山下灌林密布色呈青黧,因而古羌语称"闷摩黎山",在广大的华热藏区所崇拜的十三大山神中,被尊为第一神,享有阿弥岗什卡之盛誉(意为老爷雪山),当地藏族将白色认为吉祥来崇敬。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奉祀岗什卡山神,活动规模隆重,不但请喇嘛诵经,还举行赛马、摔跤、射击等活动。</p><p><br></p><p>还有一个奇特的祭祀内容,每年要用纸糊制一只1.5米高,3米长的大鸟藏语称为"夏杰强琼"(意为百鸟王)登高放飞,为的是纪念西王母和其青鸟使者。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郭璞解释说:"这三只青鸟都是王母之使者"。后人都把传信使者也称为青鸟,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句中的典故便由此而来。</p> <p>岗什卡雪峰是环西宁旅游圈最近的第一高峰,是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确定重点开发的三座登山雪峰之一。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游爱好者登山探险的理想场所,亦可作为登山、山地纵走的训练基地。随着我省登山探险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它已经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登山探险旅游爱好者。如果天气晴好,在大坂山环山公路上就能清楚看到桀骜不群的岗什卡雪山独立成峰,气势蔚为壮观。</p> <p>岗什卡雪峰周围山峦叠嶂,垂直植被分布明显,山顶古冰川人迹罕至,冰瀑冰挂气势雄浑,流水潺潺彩瀑缤纷,山脚草木苍郁,鲜花怒放,牛羊成群,野生珍稀动物经常出没,是神话中西王母的水晶宫,华热藏族崇拜的十三大山神中的第一神峰。</p> <p>这里由钙化积淀的岩层,因为其位置恰在雪线,在一片色彩贫乏的荒山秃岭之间,呈现出黄、绿、青、蓝、白五样的色泽,颜色显得格外鲜艳。冰蚀风化的山体恍如电影里的外星球,七彩瀑布的主体不是水而是固化岩石附着体,显得更加神秘荒凉。</p> <p>七彩瀑布位于岗什卡雪峰半山腰,此处海拔3900米左右。</p> <p>蓝天白云映照下的岗什卡雪峰,山脚下的帐篷和悠闲地在吃草的马儿。</p> <p>岗什卡雪峰以内涵深邃丰厚的神韵,峻拔飘逸、桀骜不驯的气质,尽显北国风光。</p> <p>草原、雪山、村庄、古老的宗教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构成了岗什卡雪峰特色旅游的主题,在青海旅游市场独树一帜并极富有地域特色。</p> <p>岗什卡雪峰美景</p> <p>岗什卡雪峰与青藏高原腹地同一海拔的其它雪山相比,这里氧气含量较高。不易有高原反应,对旅游者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p> <p>岗什卡雪峰山脚下的盘坡草原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和苏吉滩、多隆、皇城、峨堡四个乡的交界处。这里牧场辽阔,水草丰茂,以产“门源马”著称。这种马是我国青海湖环湖地区著名的“龙驹”。马的后裔,以形体均匀,身长胆小,机警灵敏,耐力强,善奔跑驰名中外。</p> <p>岗什卡雪峰在一般人眼里是一座充满了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神山,而实际上它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冰川遗迹。在地球漫长的地质演变中,这座冰川的年纪还很小。除目前见到的终年不化的现代冰川外,此地留存有大量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活动的遗迹,属世界级地质遗迹。岗什卡钙化台地,一般也说七彩瀑布,其地质体主要为灰-灰白色灰岩,形成时代为第四纪。</p> <p>海拔高差、复杂地貌,冰川与温泉、湖泊与长河神奇地结合,构成了岗什卡雪峰内涵深邃丰厚的神韵和峻拔飘逸的气质。地质旅游的逐渐走热,让这些奇特而又壮美的地质地貌被人们拍摄,也让人们更深地了解到它背后的故事。</p> 青石嘴镇 <p>青石嘴镇</p><p>青石嘴镇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镇人民政府位于县城西部20公里处。西与苏吉滩乡、门源种马场为界; 北与马场、皇城、苏吉滩和甘肃肃南犬齿交界;东与浩门农场为邻,南以达坂山岭为界,与大通县毗连。总面积248. 64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通河横境东流。人口1.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0%,还有汉、蒙古、土等民族。面积278平方千米。</p><p><br></p><p>青石嘴镇是门源县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p> <p>G227国道旁边的青石嘴镇</p><p>青石嘴镇辖红山嘴、红牙合、青石嘴、黑石头、上吊沟、下吊沟、德庆营、上铁迈、尕大滩、石头沟10个村委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二区辖丰聚乡,1949年沿旧制仍属丰聚乡,1958年并入长风公社,1961年分设青石嘴公社,1984年改为青石嘴镇。</p> <p>我们吃中饭的后子河清真食府,以面食为主,价廉量大。</p> <p>远处的青石嘴村</p> <p>远处的青石嘴村</p> <p>G227国道边麻掌段</p><p>边麻掌村</p><p>青海省门源县西滩乡边麻掌村,突出党建、宣传、示范“三项引领”,注重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开展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三大工程”,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p> <p>山区的天气孩儿的脸,从张掖出来一直是阳光明媚,到了青石嘴镇,天气阴沉下来,还下了一阵小雨。</p> <p>山上乌云密布,怪石嶙峋。</p> 达坂山 <p>到达达坂山的时候,雨停了,天空依然阴沉沉的。</p> <p>太阳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害羞得只露出了半张脸,但大地在它的照耀下,变得清晰明亮。</p> <p>在达坂山看门源美景,非常震撼,手机和相机都拍不出美景的万分之一。只有用眼睛才能立体感受景色的开阔和壮美。</p> <p>在达坂山G227公路延伸处,可以看到山峰下一片绿色、黄色、褐红色混杂的五彩颜色,各种美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蓝天、白云、雪山、丹霞、草原、林海、公路等等。</p> <p>G227国道达坂山段的盘山公路很刺激,越往上越是云雾飘渺。</p> <p>达板山有“三景”,分别是日出日落、雨和雾、奇峰和怪石。</p><p><br></p><p>达坂山众山如丘,此起彼伏,景色壮观。夏天的大坂山经常是云雾弥漫,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云雾一时散开一时聚拢,随风摇曳,变换无穷。</p> <p>穿越达坂山就如闯入了世外仙境,清澈的蓝天,洁白的云朵,温煦的阳光,皑皑的雪山,达坂山用最美的景色迎接我们的到来。</p> <p>蜿蜒曲折的G227国道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围裹在达坂山间,十分美丽动人。</p> <p>离达坂山顶峰越近,视野越开阔,毛主席“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迈诗句油然在脑海中浮现。</p> <p>达坂山是去西宁和张掖的必经之路。穿越达坂山隧道,看到的风景会更壮观。站在山上远眺,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车来车往,这里山势陡峭,路线迂回曲折。</p> <p>达坂山是天镜祁连最好的呈现之一,4000米的海拔,云雾缭绕间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山上植被茂盛,牛羊成群,还有溪流从山间流过,在这里眺望远处让你流连忘返。</p> <p>穿越达坂山的公路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山坡上有草原牧场和牧民的帐篷,景色优美,温度适宜,是夏季避暑赏美景的好地方。</p> <p>每一次旋绕在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上,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夏季,云海就在你的脚下,亚洲第二大隧道在3792.75米的高度,车辆可以直接从大山的胸部穿刺过去,白云在上,青山在下,仿佛天上宫阙,煞是壮观。。因为海拔的原因,一山之上,四季并存甚是美丽。</p> <p>1998年,国家投资1.65亿元,在达坂山最高端的越岭处修建了隧道,这条隧道是亚洲第一高海拔公路隧道,全长1530米,成为达坂山上的一道奇观。该隧道建成后,避开了达坂山顶积雪严重地段,缩短里程5.2公里,天堑变通途,宁张公路从此也四季畅通。而现在翻越达坂山不仅变得简单容易,而且成了一次赏心悦目的祁连山观光旅游。</p> <p>达坂山隧道(门源县入口)</p><p><br></p><p>达坂山隧道是迄今为止亚洲海拔高度第一、世界海拔高度第二、第一个在洞口设置了隔风保温门,采用并实施了国内外先进的防冻害、防渗漏措施的隧道。隧道全长1530米,净宽8.5米,净高4米,将翻山的里程缩短了5.2公里,它的建成通车,使“千难万险的鬼门关,比不上风雪的大坂”成为历史陈迹。</p> <p>达坂山收费站</p><p><br></p><p>国道227线大坂山隧道位于青海省大通县与门源县之间,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800m,为世界第一高度公路隧道,设计为III级公路隧道,限界净宽7.0m+2×0.75m,净高4.5m,设计行车速度45km/h,为避免大坂山垭口长年雪害而修建,全隧道由1530m正洞和其下平行设置的1865m防寒泄水洞组成,并在正洞进出口设置300m防雪棚,总投资1.13亿元。</p> <p>达坂山隧道(大通县入口)</p><p>达坂山(达坂:蒙语,意为山口;山岭)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p><p><br></p><p>西张公路(G227国道)古为丝绸南路之西平张掖道,自西汉以来,几易沧桑,几度兴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数经改建成为青海通往河西走廊,连接亚欧大路桥之国道线。达坂山乃祁连山脉之一脉,山势陡峭,高耸入云,垭口海拔3940米。达坂山之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p><p><br></p><p>达坂山隧道位于国道227线K104至K109的越岭地段 。隧道全长1530米,两端引线2852米;隧道及两段引线按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隧道净宽8.5米(即7.0+0.75×2),净高4.5米,两端接线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米。</p> <p>出了达坂山隧道,一路向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驶去。</p> <p>达坂山地处青海省大通(西宁)与门源(海北)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达坂是山口的意思,达坂垭口海拔3800米左右。</p> <p>雄伟的达坂山(海拔大约在4000米左右)横亘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之间,是西宁至张掖公路(227国道)的“咽喉”要道,这里山势高峻险要,道路坡大弯急,素有“鬼门关”之称。</p> <p>远处的山坡上依稀可以看到白色的绵羊和黑色的牦牛。</p> <p>G227国道像没有尽头一样的延伸向远方。</p> <p>祁连山的厚重使达坂山逐渐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到门源观祁连长云,百里花海非达坂山莫属。夏季在达坂山的顶端,你才会领略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天公踩翻金色缸,染得山川一片黄”的意境。</p> <p>G227国道旁的美景</p> <p>G227国道西宁市大通侯达寺段(100m内)</p> <p>对达坂山的理解和敬畏,让人一次次地为它拿起笔来,深情泼墨:“远古的大地在一次胎动之后,在地平线的惊惧中一不留神儿,分娩出了祁连山的壮美。”</p> <p>G227国道西宁市大通大板口段</p> <p>当你仰望达坂山的时候,你一定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所震撼。当你在心中虔诚地默念它时,你即可被它久远的历史和几千年的文明所淹没。</p> <p>从东向西,蜿蜒起伏,山峦在这里倾泻一种弯弯曲曲的痛苦与狂欢。</p> 黑泉水库 <p>走进青海达坂山,看九曲十八弯的河流,像飘带一样的河流便是黑泉水库的源泉。</p> <p>黑泉水库</p><p>黑泉水库,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位于227国道旁,距离大通县桥头镇37公里,距离西宁市75公里,总库容1.82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7625万元,是青海“引大济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西宁及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及生活生态用水具有重要的作用。</p> <p>水库周边景色宜人,有神秘的落日神光和天然水蚀弥勒佛像。是青海旅游北线的景点之一。</p> <p>黑泉水库工程由拦河坝、导流隧洞、溢洪道和电厂组成。是以城市和农业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发电的大型水利枢纽。</p> <p>黑泉水库的城市供水能力达到每日30万吨,占西宁市总供水量的60%。</p> <p>清澈美丽的黑泉水库。</p> <p>由于黑泉水库没有观景平台,所以大多数照片都是在行驶的车中拍摄的。</p> <p>黑泉水库水面清澈如碧似玉,水库被群峰环绕,山上的树木倒映在水面,水面显得更加碧绿。</p><p><br></p><p>黑泉水库的海拔为2813米。</p> <p>黑泉水库的水文工作站。</p> <p>黑泉水库的配套建筑。</p> <p>G227国道在西宁市大通黑泉水库段基本是绕着黑泉水库建设的,沿途风景美不胜收。</p> <p>黑泉水库大坝</p> <p>黑泉水库大坝和水闸</p> <p>黑泉水库是西宁市的肺和水源地,是水源保护区。</p> <p>黑泉水库风光</p> <p>黑泉水库就像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山水增色。</p> <p>到黑泉水库天已全部放晴,碧绿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天空之镜的现象。</p>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p>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p><p>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西宁市下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p> <p>大通县海拔2280—4622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p> <p>大通县面积3090平方公里,辖9镇、11乡,2018年,户籍人口46.75万人,有汉族、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 。</p> <p>大通县境内有桥头公园、元朔山、娘娘山等景点,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8年5月,“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公布,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榜。</p> <p>大通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后生活过和正在生活的世居民族有羌人、匈奴、鲜卑、汉、藏、回、土、蒙古等,现在的民族成分有23个。几千年来,各兄弟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不断走向共同繁荣的今天。从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的出土文物中,足以证明,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已开始在这里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后又发展到定居耕稼,并逐渐有了简单的手工业。</p> <p>历史文献记载,青海一带远古时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传是炎帝姜性的别种。戎人其活动范围很广,东起陇东,西迄黄河源头,南至川西一带,西北达新疆中部,他们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主。夏禹时(公元前21世纪初)的九州之一--雍州,即包括今陕西、宁夏、甘肃以及青海东部地区。西汉时,北方的匈奴与湟中(今西宁古河湟一带统称为湟中地)的羌人联合,攻占河西走廊,阻塞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出陇西,攻祁连,击破匈奴右地,恢复了东西交通。</p> <p>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96个。全县现有“舞蹈纹饰彩陶盆”等馆藏文物1060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铜锭、敛口剔花酱釉瓷罐、酱釉扁水壶)、二级文物4件(青铜戈、板斧形青铜斧、十字镐形铜斧、西宁卫千户所管军印)。</p> <p>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县 、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p> <p>G227国道西宁市大通宝库乡油坊庄村段。</p> <p>森林公园</p><p>茶汗河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位于227国道旁,距西宁市80公里,距大通县45公里,公园总面积3114公顷,2001年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以石林、瀑布、园林构成景观。</p><p><br></p><p>经过黑泉水库后,G227国道基本上就是沿着茶汗河森林公园行驶。</p> <p>北川河</p><p>北川河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河干流北岸,横贯大通县全境,为湟水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主要由宝库河、黑林河、东峡河汇聚而成。流域面积达3371平方公里,于西宁汇入湟水。</p> <p>高山、河流、草坪、怪石……风光如此旖旎;</p><p><br></p><p>农田、绿荫、沟渠、机车……生活如此美好。</p> <p>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气候凉温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地区,特别是南侧的大通县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p> <p>远处是尚未成熟的油菜花,有些已经泛黄;近处的绿色植物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p> <p>我们离这次青甘环线7天6晚游的终点西宁市越来越近,我们的旅行马上就要结束了,其中王云今天晚上就要乘飞机返回上海,大家都恋恋不舍,相互约定下次再一起出来旅游。</p> <p>我们乘坐的商务车已经进入西宁市区,感谢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给我们精心安排的这次青甘大环线7天6晚游提供组团服务。</p> <p>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旅游顾问小琴从前期的旅游咨询、联系、接洽到整个旅游全程的跟踪服务,小琴一直认真负责的为我们服务,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的问题,热情洋溢地给我们介绍整个旅程的过程和所游玩的景点,使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p> <p>我们此次旅游的司机兼导游韩师傅</p><p><br></p><p>从6月15日~20日,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安排韩师傅给我们开车并全程陪同我们。我们能平平安安玩得开心,韩师傅奉献了他的全部努力。</p><p>我们一路游览青海、甘肃的秀美山水,名胜古迹,韩师傅的表现始终都非常出色,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优质热情的服务,看到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虽然韩师傅只负责我们这次旅程的开车服务工作,但是每到一个景点,韩师傅尽他所能为我们介绍景点的概况,我们领略了他风趣幽默的谈吐。他对每一个景点的介绍,以及对名胜古迹的背景解说,都融汇了他那独特的语言风格,详细的介绍和有声有色解说用语都非常恰当,把每个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都表达的淋漓尽致。</p><p>每天旅程结束,韩师傅都给我们安排住宿和第二天的早餐,介绍我们所住酒店附近的饭店和当地的餐饮特色。</p><p><br></p><p>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p><p>6月15日我们参加了贵旅行社组织的青甘7天6晚大环线游,在前期的联系工作中,贵社的小琴一直认真负责的为我们服务,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的问题,热情洋溢地给我们介绍整个旅程的过程和所游玩的景点,使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p><p><br></p><p>最后让我们再次对青海方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小琴和韩师傅为使我们这次的旅游行程按时有序的进行,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与关怀,再次向小琴和韩师傅表示衷心的感谢!</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汪滔</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苹果8手机</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扁都口、俄博岭垭口、祁连大草原、景阳岭垭口、岗什卡雪峰、青石嘴镇、达坂山、黑泉水库。</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0年06月20日07:30—16: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