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她的名字,只有极少数人知道,</p><p>她的故事,流传不广,</p><p>她的伟绩更是被深深的“藏”了起来。</p><p>然而,</p><p>她却是绝非一般的中国奇女子!</p><p><br></p><p>她是轰动了全世界的真女神,</p><p>可却为何在中国“消失”了,</p><p>成为中国最神秘的存在?</p><p>今天所有中国人,</p><p>都应该知道她的传奇!</p><p><br></p><p>她,就是王承书。</p> <p>1912年6月26日,</p><p>她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p><p>一个人的脾气秉性,</p><p>从少时即可见一斑,</p><p>而她,自小就非同寻常。</p><p><br></p><p>她一向体弱多病,</p><p>读小学和初中时,</p><p>曾两次因病休学一年,</p><p>可她十分要强,</p><p>非但没有落下半点功课,</p><p>成绩还遥遥领先。</p><p><br></p><p>尤其她的数学天赋奇高,</p><p>家人每次都说:</p><p>“二小姐,算账那叫一个又快又准。”</p><p>后来初中升学考试,</p><p>因病缺课最多的她,</p><p>却以最优的成绩毕了业。</p> <p>17岁时,</p><p>物理,成了照亮她生活的那束光,</p><p>她喜欢的不得了:</p><p>“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是物理学。”</p><p>尤其看着饱经战火的祖国,</p><p>她暗暗发誓:以后要用物理学,</p><p>为祖国崛起而奉献一生。</p><p>那时国内物理学远远落后于世界,</p><p>她一个小小女子,</p><p>能有如此非凡见解,实在难得。</p><p><br></p><p>之后,她果真凭借自己的努力,</p><p>一步步向着梦想迈进了!</p> <p>1930年她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p><p>她是班里唯一的女性,</p><p>但她瘦弱的身体里,</p><p>藏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p><p><br></p><p>整整四年,</p><p>白日书海,夜里挑灯,</p><p>经过一番角逐,</p><p>她的成绩超过班上所有人,</p><p>也超过了物理系所有人......</p><p><br></p><p>1934年,她成了物理系连续三年,</p><p>取得第一名的唯一毕业生。</p><p>并获得学校最高荣誉:</p><p>“斐托斐”金钥匙奖。</p><p><br></p><p>紧接着,她仅用两年的时间,</p><p>就拿下了燕京大学的硕士学位,</p><p>成了燕大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p><p>打破了世人对女子的偏见!</p><p>燕大的学生,</p><p>提起她的名字俱感叹不已:</p><p>“她实在是太强了......”</p><p><br></p><p>名动燕京的她,</p><p>也在这时遇到一生挚爱,</p><p>他叫张文裕,是燕大教授,</p><p>而她,正是他的学生,</p><p>一个是光芒四射的佳人,</p><p>一个是奋发有为的才子,</p><p>彼此吸引,相知相爱。</p> <p>(张文裕)▲</p><p><br></p><p>1939年,</p><p>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p><p>他们喜结连理。</p> <p>而当时传统思想认为,</p><p>女子一旦嫁人,</p><p>就应减少抛头露面,</p><p>安心在家相夫教子。</p><p><br></p><p>可她是何等独立自尊的女子!</p><p>她说:“女子能否干事业,</p><p>决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p><p><br></p><p>她依然埋头书海,</p><p>并在1941年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p><p>得到了留学海外的机会。</p><p>丈夫爱她更懂她,</p><p>于是他放弃国内工作,</p><p>陪着她一起来到美国。</p><p><br></p><p>而当时的密歇根大学,</p><p>从来没有过接收已婚妇女做学生的先例,</p><p>可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p><p>见她太过优秀,硬是破例收下了她。</p><p><br></p><p>她是一介弱女子,</p><p>可她瘦弱的身体里,</p><p>蕴含的巨大能量,</p><p>此后更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p><p><br></p><p>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p><p>“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p><p>这个极有价值的公式,</p><p>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全世界,</p><p>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p><p><br></p><p>接下来,</p><p>她又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p><p>这个成果再次引起国际巨大轰动,</p><p>尤其当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中国人,</p><p>还是一名女性的研究成果时,</p><p>所有人都目瞪口呆,</p><p>惊呼:“太不可思议了!”</p><p><br></p><p>乌伦贝克教授更对她高度评价:</p><p>“她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p><p>教授更认为她的前途无可限量,</p><p>如果在美国继续工作研究下去,</p><p>假以时日,</p><p>将会有极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p><p><br></p><p>然而,</p><p>她却拒绝了这样光明无限的未来!</p><p><br></p><p>早在1949年,</p><p>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时,</p><p>她就迫切想要回国效力。</p><p>可美国不允许他们回国,</p><p>认为:“这些中国留学生回去后,</p><p>一定会成为潜在的原子弹制造者!”</p><p>她甚至还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监控。</p><p><br></p><p>重重阻碍下,</p><p>她只好继续留在美国做研究,</p><p>可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回国,</p><p>并且要带着一身本事回去!”</p> <p>到了1955年,中美达成有关协议,</p><p>她终于等来了回国的机会。</p><p>于是她和丈夫马上提出申请,</p><p>为避免美国检查,</p><p>她将宝贵的书刊和资料,</p><p>从美国陆续寄往北京,</p><p>足足有300多个邮包。</p><p><br></p><p>她还把全部资产送了人,</p><p>朋友说:“这完全是铁了心啊。”</p><p>当时为了留住她,</p><p>美方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p><p>可无论如何她都不为所动。</p><p><br></p><p>她的导师无比痛惜说:</p><p>“你若继续在美国,</p><p>日后有极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p><p>可她依然摇摇头:</p><p>“虽然我的祖国很穷,</p><p>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了,</p><p>我的事业在中国。”</p><p><br></p><p>这是一个何等赤诚勇敢的女子,</p><p>抛弃唾手可得的荣耀,</p><p>只为满腔爱国情!</p> <p>(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p><p><br></p><p>第二年,她和丈夫就一起回到祖国,</p><p>她欢呼着:“回家了!”</p><p>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p><p>她暗下决心:从零开始,</p><p>我要以十倍的精力,</p><p>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p> <p>而回国后她首先面对的,</p><p>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p><p><br></p><p>1958年,领导来找她,</p><p>希望她能从事热核聚变技术,</p><p>可这一技术,</p><p>不但在当时国内是一片空白,</p><p>更是她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p><p>对44岁的她而言,</p><p>这是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p><p><br></p><p>但她是何等执着要强的女子,</p><p>国家有需,</p><p>她不容许自己有一丝一毫退却。</p><p><br></p><p>她说:“半路改行我不怕,</p><p>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p><p>当天下午她就来到了热核聚变研究室,</p><p>并只用短短7天时间,就翻译了,</p><p>厚厚一叠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资料。</p><p>两年后,</p><p>她已成为热核领域的顶尖专家,</p><p>从不懂到精通,这其中多少辛酸苦辣,</p><p>她都独自咽下!</p><p><br></p><p>可正当她准备,</p><p>在国际热核领域竞赛中更进一步时,</p><p>一个突然的情况,</p><p>不但再次令她从零开始,</p><p>更是让她从国际物理学领域,</p><p>彻底“消失”了!</p><p><br></p><p>当时,</p><p>苏联撤走在我国的高科技领域专家,</p><p>带走全部资料,</p><p>只留下一堆拆不走的机器和厂房。</p><p>我国用苏联机器装备起来的,</p><p>浓缩铀生产工厂随即陷入困境,</p><p>资料不全,疑问成堆,</p><p>苏联专家临走前还讥笑:</p><p>“光靠你们自己,</p><p>这个工厂是搞不起来了!</p><p>看来只能卖破铜烂铁了。”</p><p><br></p><p>而提炼浓缩铀,</p><p>是制成原子弹的核心技术。</p><p>面对如此形势,钱三强来找她:</p><p>“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p><p>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p><p>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任务,</p><p>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p><p>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p><p>你愿意为此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p> <p>分离铀同位素,这又是一项,</p><p>她从未涉足的难中至难的尖端技术。</p><p>而她一如上次,毫不犹豫就说:</p><p>“我愿意!”</p><p><br></p><p>从此她的名字,</p><p>彻底从国际物理学界无声的“消失”了!</p><p><br></p><p>告别丈夫和孩子,</p><p>1962年,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p><p>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p><p>这里,</p><p>是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p><p>之后,她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p><p>更没有时间,</p><p>见到心爱的还在上小学的儿子。</p><p><br></p><p>而放眼整个504厂,</p><p>她是唯一一名女性科学家。</p><p>可她,</p><p>却拥有着不输任何男儿的坚毅顽强!</p> <p>(504厂唯一的女性:王承书)▲</p><p><br></p><p>在504厂,</p><p>她以拼命般的势头忘我工作,</p><p>和众多科学家们一起解决了,</p><p>数百个理论和技术问题.....</p> <p>为了获取精确数据,</p><p>她一下一下敲打计算机的键盘。</p><p>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p><p>她不分昼夜的干,</p><p>最后运算的资料数据,</p><p>堆满了三个大抽屉。</p><p><br></p><p>高强度超负荷没日没夜的工作,</p><p>让还不过50岁的她,</p><p>已过早的就添上了满头银发。</p> <p>在一群科研工作者中,她老去的那么快!</p><p><br></p><p>一次,邓小平来厂里视察,</p><p>看到她后说:“我见过你嘛!</p><p>1959年你戴大红花参加全国群英会,</p><p>后来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p><p>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啰!”</p><p>她笑着点点头。</p> <p>(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分别前合照)▲</p><p><br></p><p>1962年,张爱萍将军来到504厂,</p><p>进行实地调查研究,</p><p>问她能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p><p>她站的笔直,信心满满说:</p><p>“在我的字典里,</p><p>除了对自己孩子的承诺没有兑现外,</p><p>对国家的承诺都能兑现!”</p><p><br></p><p> 1964年元旦,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p><p>高纯度的浓缩铀,</p><p>在她和同事手中诞生了!</p><p>这为原子弹爆炸,</p><p>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p><p><br></p><p>同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p><p>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p><p>中国人,终于等到了东方巨响、</p><p>中华崛起的这一天!</p> <p>不久,钱三强来504厂找她,</p><p>有了这样一次感人肺腑的对话:</p><p>“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p><p>“没有!”</p><p>“那生活有什么困难?”</p><p>“没有!”</p><p>“有什么话让我捎给文裕吗?”</p><p>“没有!”</p><p>“如果让你继续选择核事业,</p><p>继续在504厂发挥作用,你愿意吗?”</p><p>“我愿意!”</p><p><br></p><p>三个“没有”,一个“我愿意”,</p><p>这是一个对祖国何等深情的女子啊!</p> <p>之后,她以孱弱身躯,</p><p>承担起更重的职责,</p><p>不断推动着中国科技的前行,再前行!</p><p><br></p><p>1973年,</p><p>她提出研究激光分离法,在她的指导下,</p><p>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p><p>在1991年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p><p>树立了我国激光分离技术上,</p><p>一个重大的里程碑!</p> <p>1992年,研究室里仍有她的身影,</p><p>而她,已是80多岁高龄了。</p><p>这时的她,</p><p>已没有太多精力参与科研实验,</p><p>于是她就开始争分夺秒的,</p><p>为祖国科研培养人才!</p><p><br></p><p>患有眼疾的她,</p><p>一篇篇去看学生的论文,</p><p>耐心地把四五页英文稿一笔笔描深,</p><p>然后再用放大镜阅读。</p><p>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p>她的毕生奉献令人肃然起敬,</p><p>可她最可贵的更在于,</p><p>她一生淡泊名利,</p><p>简朴到令人难以置信!</p><p><br></p><p>她家中的陈设极其简单,</p><p>旧沙发、旧柜子,</p><p>一张睡了一辈子的硬板床,</p><p>除此之外就是一摞摞的书......</p><p><br></p><p>长年不倦的工作,</p><p>使夫妇二人都积劳成疾,</p><p>但他们却很少去医院治疗,</p><p>因为他们既怕影响工作,</p><p>更不愿多去花国家的钱。</p> <p>(早年夫妇二人在工作)▲</p><p><br></p><p>她晚年患白内障,</p><p>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p><p>当她一听说每支药600元,</p><p>便幽默地说:</p><p>“你看,我这对眼睛还值6000元吗?”</p> <p>她对自己“抠门”的厉害,</p><p>可却对社会无比的慷慨!</p><p><br></p><p>她总是把自己的各种奖励和稿费,</p><p>捐给单位用来购买书刊;</p><p>她还自费买大量纸张,</p><p>供工作人员使用。</p> <p>(张文裕)▲</p><p><br></p><p>她还同丈夫生前就约定,</p><p>不给孩子留一分钱财。</p><p>1992年11月5日,</p><p>积劳成疾的张文裕去世了,</p><p>她先是将丈夫的一生积蓄,</p><p>十余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p><p><br></p><p>同年底,她也收到了病危通知,</p><p>于是马上留下遗嘱,</p><p>将自己毕生积蓄的几万元,</p><p>也一分不剩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p><p>这笔钱,是当时“希望工程”,</p><p>收到的国内最大一笔个人捐款。</p><p>她说:“一个国家教育上不去,</p><p>人才培养不出来,</p><p>这个民族就肯定没有希望。”</p> <p>而她一生不光看淡金钱,</p><p>也从不恋权贪慕虚名,</p><p>她当上专家组组长后,</p><p>因为眼睛不好,身体又瘦弱,</p><p>单位给她安排了小车接送,</p><p>可她一次都没有坐过,</p><p>每次都是和大家一起去坐班车。</p><p><br></p><p>由她担任首席专家的几部科研书籍,</p><p>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p><p>可她却要求,不在这些书籍上署名,</p><p>只为实现自己当初隐姓埋名的承诺!</p> <p>有名不署、有利不图、</p><p>有车不坐、有权不用,</p><p>她的低调简朴,也为她的一生,</p><p>蒙上了一层最神秘的面纱。</p><p>她的名字几乎很少有人知道,</p><p>她的伟绩更是被深深的“藏”了起来,</p><p>于是她成为了,</p><p>中国核武事业上最神秘的存在。</p><p><br></p><p>1994年6月18日,</p><p>奉献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p><p>默默无闻了一辈子的她,</p><p>带着满身病痛,</p><p>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p><p><br></p><p>这一生,她是真正的做到了,</p><p>“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p><p>她的一位学生说:“老师,</p><p>她是那种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p><p>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p> <p>书香门第出英才,</p><p>泣血报国铸忠魂,</p><p>隐姓埋名为中华,</p><p>一生淡泊守清贫!</p><p>她是中国核武事业上,</p><p>功勋卓著的大功臣,</p><p>可她却一生鲜为人知......</p><p><br></p><p>斯人已逝,忠魂犹存,</p><p>依稀看见,</p><p>一个清隽、飘逸的身影,</p><p>执着地推动中国向前,再向前......</p><p><br></p><p>请让我们共同传颂,</p><p>这位新中国历史上,</p><p>足以功垂青史的伟大女性,</p><p>王承书先生,</p><p>她才是真女神,她才是真英雄!</p>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