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

秋雨

<p>九十九年前,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红色的理想在船舱里激情的燃烧,点燃的火焰将已久的黑夜染红。深沉的黑夜被撕开一条裂缝,一部《共产主义宣言》穿透辽阔的苍穹,惊雷般的驱散着妖魔,太阳冉冉升起,照耀着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前行方向……。</p> <p>为缅怀先烈,传统红色基因,在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义宁镇安坪村党支部、南门村党支部、下路源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溪口镇包家庄村沿着红色的足迹,寻找那一道道革命历史印记。</p><p>没有先烈的舍生忘死,流血牺牲,没有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在开往红色基地的大巴车上,党员们激情地高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久的红歌,激情的歌声伴随着大巴车一路飞扬。</p> <p>修水是秋收起义主要的策源地,率先升起了第一面军旗、打响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斗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腾代远、萧克、王首道均在修水留下战斗的足迹。十万名修水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包家庄紧邻大椿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属于红苏区,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历史。在这片红土地上,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就有几百人,“气洞惨案”彰显出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当踏上这块灼热的红土地时,心中已滚烫着沸腾的热血,镰刀斧头在鲜艳的旗帜上更加耀眼夺目,辉映出璀璨的光芒。金戈铁马、党旗猎猎,耳边回响起那为反抗封建反压迫的怒吼声。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松涛澎湃……。</p> <p>包家庄村原支部书记刘列虎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气洞惨案”的悲壮历史,在那个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中,有无数名先烈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仰望着烈士的丰碑,肃然起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含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熠熠生辉。一副长联“四百英烈长眠大地青山肃穆;三万人民常忆忠魂热血沸腾”告诉我们:这里有英雄的人民,这里是红色的土地,这里将我们的灵魂洗涤……。面对一排排烈士的陵墓,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敬意,英雄长眠于脚下,浩然之气永远长存。如果不身临其境探究,无法设想当时的惨烈,难以理解烈士的斗志。</p><p>青山埋忠骨,绿水染英魂!</p> <p>纪念碑下,紧握着右手的拳头,“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庄严神圣的誓词久久回荡在烈士陵园,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初衷,也是毕生的心愿,更是对烈士的承诺。</p> <p>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心中对先烈的崇高敬意,三个村的党员集体向烈士敬献了花圈。在火红的党旗引领下,参加仪式的全体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走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肃穆庄严的对着英雄纪念碑深深的三鞠躬,表达对烈士的崇高的敬意。</p><p>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先辈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顽强的奋斗,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又怎能不让我们肃穆 ?</p> <p>离开烈士陵园,我们心潮起伏,步行一公里余,就到了红军洞旧址。红军洞原名担石溶洞,因曾建有湘鄂赣苏区最早的兵工厂之一,于是被改名为红军洞。听刘列虎老书记讲解现在的包家庄村先后属修水县苏第九区(大椿区)第四乡(陈坊乡)、修武崇通游击区管辖。修武崇通县这块根据地,一直坚持到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保障武装红军的需要,壮大苏区武装,县苏第九区和红三军在红军洞建立了兵工厂。赤卫大队利用这天然的场所,组织当地铁匠,在洞中架起铁锅熬硝,筑起火炉打铁,办起临时兵工厂,制造梭镖、大刀、鸟铳、土炮、手雷等兵器。县苏第九区第四乡先锋连驻扎在兵工厂一公里外的“吴三峰祠”,对兵工厂予以保护,成为名副其实的“红军洞”。</p><p>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先辈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顽强的奋斗,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p> <p>“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永恒的主题。“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毫不动摇的宗旨。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p> <p>来到包家庄老红军刘克之的故居,门宇上“红军驿站”四个字鲜红夺目,刘列虎老书记从刘克之老红军写给子女们的一封家开始为我们讲解了刘克之老红军的革命故事。家书抵万金,刘克之老红军以家书的形式教育子们家要牢记自己是红军的后代,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要与人为善,不可张狂。努力学习真本事报效国家,决不可打着父母的招牌,托关系找门路去追求名利。那样做是可耻的,也是最不孝的。希望你们谦虚谨慎,自食其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要清清白白夹着尾巴做人,成为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要知道你们的根在修水,有能力一定要回报家乡,因为那里是老区,有数万人民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坚信马列主义,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谆谆教诲,如言在耳,不仅给了他子女以深刻的教育,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p><p>这就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革命精神,经过战争的洗礼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p> <p>1913年,刘克之出生在这里,并且度过了可谓悲剧的童年时光。1928年秋,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在修水溪口一带活动,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这深深地触动了刘克之的少年心灵。刘克之反抗的心火燃烧起来,于这年毅然参加了家乡的农民暴动,加入农民协会和游击队,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并在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革命的一生。</p> <p>陈列馆内,记载着刘克之参加革命的经过以及战斗经历。刘克之参加过五次反围剿、长征、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大小战役,数次死里逃生。身上有多处有子弹伤与刀伤,头部一直都留有弹片。他先后担任班长、排长、指导员、营长、游击大队长、抗大四大队大队长等职务。抗战胜利以后担任东北军政大学供给部副政委,黑龙江省军区教导队长,独立团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安排他到东北商专,现在的辽宁大学任人事处长。但不久他因弹片压迫脑神经丧失工作能力,组织上决定让他长期修养,1983年2月在沈阳逝。</p> <p>这是一张珍贵的原始照片,刘书记为我们讲解这张照片的真的历史背景。照片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克之夫妇随抗日军政大学转战到东北,抗日军政大家学改名东北军政大家学。刘克之同志时任供给部副政委(前一排拉犁左一者)夫人贾克时任教员。(在上黑衣挎篮者)图为1946年初部人生产自救的场面。</p> <p>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今天的“主题党日”活动意义深远,感触很大。在”红军讲堂”党课室三个村的书记借这个机会分别为此次参加活动的党员讲了党课,要求在坐的党员要向刘克之老革命学习,一生淡薄名利,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要时候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p><p>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 <p>今天的活动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清楚来时的路,初心是方向。人生,永远行走在路上,在漫长的岁月道路上该如何不忘来时的路?唯有不忘初心,才能不迷失方向,方能牢记目标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永远守住一颗金子般的初心。</p><p>“以我心灯一盏,照它长夜寒天”,无论走多远,都永远不忘来时的路,让我们每名共产党员坚守好初心、牢记住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