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雄绘手卷本《三国演义人物图》欣赏

冬日之阳董阳

<p>《三国演义人物图》是叶雄先生在潜心研读原著、探幽发微的基础上,采用线描与水墨相融合的艺术表现手法,精雕细琢打造的力作。</p><p>顺序展开手卷,130个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p><p>下列图片均为手机翻拍。</p> <p>手卷封面</p> <p>封二上的签名及钤印。</p><p>叶雄(1950.9—)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p> <p>序</p><p>中国人物画的发端早于汉代,盛于隋唐,“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在人物画艺术上引领了一大批传世名作。两宋李公麟、梁楷传承唐风,又将水墨人物画推上了新的高峰。元代以后山水花鸟渐成画坛主流,人物画不再独领风骚,却依然名家辈出,唐寅、仇英、陈洪绶、黄慎,近代又有任伯年,塑造了无数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中国人物画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生不息,绵延千年,蕴含着恢宏的艺术生命力。</p><p>叶雄早年自学西画,后埋首于传统连环画线描创作二十余年,他对中国画线描的理解、掌握当不同凡响,他驾驭线描的造型能力亦游刃有余。而一旦进入水墨画领域,他的笔性也就特别敏感,且有自己的面目。以至早在二十年前的叶雄个人中国画展上,方增先就有这样的评论:“我不但欣赏他的艺术感染力——质朴、俊美、清新、流丽;我同时也钦佩他在人物画园地里耕耘的艰辛与勇气。他的画,从人物造型,笔墨结构,到神情气韵,无不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画的刻苦用心。没有大量的画作,就不可能到达这样熟练的程度;没有对笔法、墨法作千万次的推敲,就不能达到线、墨这样的鲜丽与丰富。水墨画作品本身的艺术高度,最有力地标明了作者艺术高度的尺码。</p><p>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了。新世纪到来之际,叶雄拿出了被方增先赞誉为“用传统手法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上海美术创作的佳作”的人物绣像《水浒一百零八将》。之后,他又接连拿出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墨人物绣像,林林总总数百人,个个形象生动,性格分明,笔力纵横,水墨酣畅,令人刮目相看。其中,《水浒一百零八将》被上海地铁公司印制成磁卡发行,被中央电视台采入专题节目;众多网站对他《水浒》、《三国演义》人物造型的广泛使用则推动了这些作品在网络上的大量传播,影响不胫而走。</p><p>  叶雄水墨人物画的成功还得益于他对文学原著的探幽发微,用心研读。他在创作这些绣像之前,就已经多次涉足四大文学名著的故事创作,对名著也有深入的了解,但是,为了所作人物绣像尽可能的准确、丰满,依然再三阅读原著,以纤毫不漏地发掘线索,充实想象。于是,他笔下的人物绣像如水浒人物的草莽率真之气,三国人物的王霸贵胄之风,红楼人物的闲适雅致之韵,西游人物的神怪诡异之影,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手法不同,效果也不同,个个呼之欲出。纵横捭阖者有之、纤细柔美者有之、精致入微者有之、勾勒奇巧者有之,五百个人物造像铺陈开来的是画家久蕴于心的艺术内力。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除了迎面扑来的书卷气,还感受到什么是“开卷有益”。</p><p>邓明</p><p>2009年11月</p> <p>序</p> <p>由右向左:关平、关羽、周仓、刘备</p> <p>诸葛亮、糜竺、张飞、孙乾、简雍、法正、邓芝、杨仪、赵云、蒋琬、黄忠、徐庶、司马徽、马超、马岱、严颜、马谡、魏延、王平</p> <p>庞统、吴氏、糜夫人、黄氏、孙夫人、甘夫人</p> <p>廖化、张翼、刘禅、姜维、张苞、关兴、</p> <p>诸葛瞻、曹洪、曹仁、曹操、荀攸、郭嘉、张辽、夏侯惇、荀彧</p> <p>夏侯渊、典韦、徐晃、庞德、于禁、许褚、张郃、文聘、李典、钟会、邓艾</p> <p>吉太、毛玠、蒋干、华陀、祢衡、左慈、杨修</p> <p>孔融、管辂、曹植、曹丕、曹睿</p> <p>司马懿、司马帅、羊祜、司马昭、司马炎、杜预、张昭、鲁肃、顾雍、诸葛瑾、孙权、吕蒙、张纮、孙策、陆逊、孙坚、程普</p> <p>周瑜、丁奉、韩当、凌统、徐盛、黄盖、蒋钦、陈武</p> <p>甘宁、太史慈、周秦、阚泽、孙皓、诸葛恪</p> <p>张角、汉献帝、陈登、何进、陈琳、刘馥、陈宫、王允、董卓、吕布、貂蝉</p> <p>卢植、公孙瓒、刘繇、袁绍、颜良、许攸、文丑、刘琦、华雄</p> <p>郭汜、蔡瑁、刘表、李傕、马腾、张鲁、刘璋、蔡邕、陶谦、王粲、张松、孟获</p> <p>《三国演义》人物画传</p><p>《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也是我国出现最早、流行最广、成就最高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诸多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的形象,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本手卷罗列《三国演义》人物一百三十拾人。</p><p>己丑年初夏日叶雄画。</p> <p>封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