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阳区域汪氏家谱考-----2020年

静心斋藏瓷

<p>静心斋收藏老旧书籍杂志二十余年,一九九八年偶然在成都草堂北门古玩市场看到了一本汪氏家谱,记录兴德公于1371年即明洪武四年来简,自湖北孝感填川而来。因此事正好与我家族史有关,花一百元购得此书,回家认真翻阅,记下了要点。二十年过去了,今年六月,我在罗马古玩市场又看到了一套六册汪氏家谱,版本仍然是民国初的,但是记载内容更加详细,由此引起了我的兴趣,再查网络上相关汪氏家谱,我想将这诸多散落的记载和信息,整理起来,呈现给大家一个较为完整的家族来川,繁衍,分布的信息,供本族今后编写族谱参考。</p> <p>民国版汪氏族谱分一套六册,1930年版。第一册总谱罗列记载了自宋代以来,明成化,清乾隆,嘉庆,同治,光绪等十余次修谱的序文。</p> <p>这十一个序文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大致表述如下,我族祖先可追逆到春秋时期,鲁成公,宋滈熙十五年新安朱熹曾为汪氏族谱撰写序文。</p> <p>永衿生浩然,浩然生三子曰,伯高,伯广,伯俊。</p> <p>汪出于鲁成公春秋末有锜者,始见于传,前此未闻,至唐越国公以华从龙功受封爵相传没著灵异所居人为置祠至此在焉其后世居于歙,宋以来乃益显牒谱阙其宗支之统系迁流之本末人物之盛衰举芒昧而莫可考。</p> <p>新安朱熹在宋代谱序中讲到,汪氏家族之贵盛非他族无以伦比,一追源盖出自鲁成公积德深厚,又得益于夫人姒氏仁孝慈惠輔佐。</p> <p>本节所述我汪氏原藉江南,后徒楚,再入川。</p> <p>新安朱熹撰写谱序。</p> <p>民国庚午即1930年,永衿支谱付印。</p> <p>我们一家应属此列后代,祖父汪治清,父辈林森林尧林舜林法,我等属辉字辈,我的下辈为在字辈,这些知识早在我年少时就已经由父亲讲过了。</p> <p>与仕锺治林同辈的,平行的,不同地域还有排辈。。</p> <p>这些都是我永衿支派,因地域不同,信息不通,自行派生出的,实际上与仕钟治林平行的辈分。</p> <p>在我辉字辈之后,先人们已经排列出二十余个字辈。</p> <p>另一宗谱序,表述略同。汪应钦修于民国壬子年即1912年。</p> <p>永茂公一支,与我林辉在钧同辈发展的有孝道广大</p> <p>第一册中我族名节,贞女,道德,文苑,忠义,武功,官员等优秀族人罗列。</p> <p>文苑</p> <p>忠义等</p> <p>诰命</p> <p>显赫人物</p> <p>进士,举人等</p> <p>兴德公下分永衿,永茂两支派,而本册主要是记录永衿一支。我辈正是出于这一支派。</p> <p>宗谱凡例</p> <p>这是我族汪君门自编的汪氏族谱,记载1931---2008年的状况。</p> <p>这是网上收到的另一汪氏族谱记录。</p> <p>旧谱记载兴德公来川以前汪氏迁徙状况,宋代以及以前。</p> <p>网上查询的同治版汪氏族谱。未完待续。</p> <p>现代双流县编辑的汪氏家谱。</p> <p>最近简阳市编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