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女警扶贫记(二十四)

素菊说生

<p>  不管往事如何声讨,无问远方多少坎坷,我是铁了心要带一双儿女向前走了!</p><p><br></p><p> 201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我与同学贺继慧带着各自的孩子来到村里看完刘学山老人径直来到付生家。豆豆不敢相信,脚上一双运动鞋是他们一年的就餐补贴,炕头泡沫箱就是兄妹俩的学习桌。城市里长大的豆豆和童童都不认生,落落大方和他们聊学习、聊生活,但大多是学校日常、寒暄问候,生怕哪些话无意触及到兄妹俩的痛处,毕竟不像我长期和他们在一起感知多一点。学哲学的豆豆细致包容,心是实诚的,说话却是小心翼翼的。对于峰儿和媛媛来说,到家里看望他们的,大多是叔叔阿姨。媛媛上下打量豆豆、看了个仔细,倒让豆豆有些不自在了。站在一旁的峰儿却是怯生生的、低着头,鞋子在地上蹭来蹭去,不知所措。眼神正是我初次见他时那不确定的、忧郁的、又是令人无法忘怀的。孩子们沟通起来还是快,豆豆和童童教他们唱草原的歌,缓解几许不自在,兄妹俩仿佛已经骑马驰骋在向往已久的草原上。次日就是大年三十,我们掏出福字、对联、零食大礼包等新年礼物递在付生手里时,继慧几次从包里掏钱给两个孩子,都被我按了下来。我理解继慧的好意,可我更了解付生一家的精神需求。</p><p><br></p><p> 2019年正月初五,我和贺继慧带着豆豆和童童再次来到刘家峁村。经过一年的学习成长,两孩子更成熟了,他们商量好要送爱心小课堂给峰儿、媛媛和小玩伴们。我召集就近几家的孩子到我的宿舍,简单布置后,豆豆开讲历史故事,童童负责手工剪纸课。他们先讲课,然后当堂抢答,根据题目的难易分别取一二三等奖,答对拿奖品,奖品是豆豆和童童提前用各自的压岁钱买来的学习用品。爱心小课堂的意义是鼓励村里的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尤其是和陌生人一起互动,增加孩子们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看见峰儿、媛媛、豆豆和童童四个孩子格外亲昵,我和贺继慧的心里坦然且明亮。小课堂结束后,房间里的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唱《新年好》,整个屋子看起来像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站在一旁的大人们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沉浸在欢乐中。剪纸作品贴在窗户玻璃上,它们像春天萌生的新芽,让整个冬天都生动起来。峰儿没了胆怯,习惯低头说话的他,捧着自己用努力换来的奖品,真实的笑容里掩饰不住他的激动和喜悦。贺继慧握着我的手说:“苏儿,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村里的孩子们管你叫苏妈妈了。”</p><p><br></p><p> 媛媛对未知的一切都感兴趣,总在不动声色中暗下决心,默默使劲,一点都不像十来岁的孩子。我知道她从没坐过小轿车,清晨买菜便喊了她去镇上溜达。我征求付生的同意后,就带着她出发了。一上车,她就摸着座垫说,这个垫垫又软又绵,但不比苏妈妈送给我家的褥子绵!我似乎只听到“苏妈妈”三个字。小机灵鬼顺理成章的了了她喊我“苏妈妈”的心愿,还顺带表达了她的感恩之心。村里人都喜欢刘峰和刘媛,他们用老家话说得让人振奋:“灰人也有灰命了,精人也养不下那两个精娃娃。”这孩子了不得,我喜欢有智慧的孩子,智慧可不是聪明。我告诉过她,把手机当“妈妈”有问题就问“度娘”,不当“玩具”当“工具”。没过几天,峰儿就在微信中给我发来媛媛妹妹照着抖音学做蛋炒饭和炸油条的照片。我拿着手机让我家叶先生和女儿看,让父母看,发给亲友同学看,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家媛媛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勤奋。小姑娘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总让她帮我擦桌子拖地了,不是因为苏妈妈给她吃喝穿戴,就该还我劳动。而是想告诉她:女孩子学会洗衣烧饭这是生活的基本技能!独立自强,不给别人添乱这才是教养。孩子需要引领和陪伴,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适度的爱,让她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虽然没法做到“孟母三迁”,但我想把她5岁之前所缺失的母爱和教育全部补上。</p><p><br></p><p> 车上音响正播放女儿童童的CD,唱到《大鱼》时,媛媛居然也跟着哼唱起来。她说,这个好像不是周深唱的。我说这是童童姐姐唱的!她瞪大眼睛,“啊?太不可思议了!我还以为是歌星呢,童童姐姐太厉害了。”说完,她咬了咬嘴唇,瞬间转为安静,扭头向窗外望去,两只手不停地抠着座垫。我开车继续前行,用余光注视着她的一切,甚至有点后悔告诉她这些,但也庆幸感知到媛媛的内心。我明白,媛媛的窗外所见无限,不是城市的繁华,不是羡慕的全部,是万物肆意的生长,是无遮挡的自由。过了一两分钟,她恢复了刚才的情绪,又跟着唱了起来......我赶紧接了话,你看你多厉害,都学会用抖音学烧饭了,今后是饿不到你了!你要喜欢唱歌,苏妈妈回头给你也刻一盘,她的眼睛笑得眯成缝。</p><p><br></p><p> 从镇上买完菜,我带她去了超市,让她挑选自己爱吃的零食,帮峰哥哥也选一些。能看出来,她有些不情愿。我正好趁机给她讲些道理。媛媛很倔强,我同学给她买来零食,她犟的像头牛一样,坚决不要,失了礼貌不说,当时还让人家有些尴尬。我懂媛媛的心思,穷人家的孩子自尊心太强,她一边渴望关爱,一边却与别人和自己同时做着对抗。我摸了摸孩子的头说:“今天苏妈妈第一次带你出来,母亲给孩子买点小零食很正常。以后遇到别人真心实意送你礼物的时候,你要先谢谢人家,不要脖子一拧说我不要。你们家现在有困难,大家捐款捐物都是好意,等以后自己强大了,也要积极帮助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情义不在贵贱,在心意。”媛媛的眼睛转来转去在思索着什么,坚定地点着头。教育无处不在,但得恰当好处。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p><p><br></p><p> 她不是贪心的孩子,给自己选了一包薯片,给哥哥选了一盒小蛋糕。出门时,她说还想买雪糕吃。我拿手机扫码时,她已经把两块钱塞给了老板。我执意把钱从老板手里要回来,看媛媛吃一个,手里还给哥哥带一个,心里暖暖的。我顾不得多说话,怕这份暖意把孩子给哥哥的雪糕融化掉。刚开车门,身后的媛媛又跑进商店,我顾不上锁车门,赶紧跟了进去,她着急甩开我的手,拿着黑色小发卡要买给我。她看见苏妈妈昨天梳头时找不到卡子了......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着孩子的面儿,哭成泪人。</p><p><br></p><p> 第二天,我从乡政府办完事回来,媛媛突然从办公室后墙蹿了出来,扑通一声单膝跪地,电线上的鸟都叫了起来,吓我一跳。她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捧出一大把野花来。用旧塑料纸包装、线绳扎好的花束在阳光下变得格外漂亮,那双眼睛像一泓圣洁的清水,让我忘记了室外的酷热。“苏妈妈,这算惊喜吗?”说完,她又魔术般地从手里变出一串用纸片制作而成的心型项链,项链上写着:“苏妈妈,我爱你”。我端详着这串特殊的项链,将媛媛揽在怀里,孩子发丝上的汗味竟然变成此刻的清香。“你一直都在给我惊喜!”所有的欣慰皆流淌在这些细碎里。媛媛看我写毛笔字,悄悄在网上下单买水写字帖在练,还跟着“快手”直播学舞蹈,到宿舍为我表演独立下腰,小孩子筋骨柔软,手掌撑地,双腿也撑地,跟一座桥似的。媛媛点滴的改变与成长,似夏日的清凉,沁人心脾。</p><p><br></p><p> 峰儿要上初中了,他被录取到县城中学。县城离村里开车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周末他回刘家峁,我回榆林。见峰儿的时日越来越少,但我心里其实最惦记的是他。媛媛性格开朗,喜怒常形于色,情绪来得快去得快,嘴上会表达,心里也能沉得住。但峰儿不一样,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知事早。九岁开始下地干活,十三岁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一双稚嫩的手在田地里打磨的骨关节外凸,像成年男子的手,被杂草划破的血口旧伤没好,新伤即来。我摸着他的手,肚里心疼的酸水直往出冒,不争气的眼泪全滴在手指上,峰儿“假笑”着说没事,男娃娃家不怕这些!我告诉峰儿:“今后一定好好爱惜双手,不仅拿铁铣,最重要的是握笔杆!这双手是你的人生,爱惜手就是珍惜你的人生!”后来,他写过一篇日记,题目叫“谁会关心我这双不容易的手”,一看到题目,再坚强的人,也会被这个疑问句打败,然后泪流满面。</p><p><br></p><p> 峰儿勤工俭学,利用周末捉蝎子卖钱。我佩服他小小年纪什么也不怕?他说,苏妈妈枕头下的蝎子都不敢咬你,我还怕什么!捉一只少一只,还能换钱哩!峰儿经常在山上挖“远志”(俗名,野胡麻)到中药房卖钱。 悄悄攒足八百多块钱后,他给买了辆自行车。这样,去镇上给家里置办东西不用爸爸再开三轮车送他了。上中学后,峰峰每周往返学校要20元的车钱。付生每周给儿子30元的车费钱,多出来的10元是让他买牛奶补充营养的。但峰儿每周回来一分不少交给付生,不多花一分钱。他说学校的饭花样多,每天吃饱饭一点营养也不缺,父亲年纪大了更需要营养身体。为了让付生少一点生活负担,我家叶先生每到换季时,就新旧衣服一大包托我带给峰儿。峰儿身上的四季衣服几乎全是穿叶先生的,衣柜里放满了羽绒服、夹克衫、外套。肥瘦大小都有,读到大学之前,峰儿应该是不用买衣服的。</p><p><br></p><p> 今年疫情期间,我在村里值班。每天早晨6点就看见刘峰和刘媛在驻地会议室读书、作业。晚饭后,付生陪儿子和女儿继续“蹭网”上课、写作业。他家里没有拉网线,一部手机,儿子、女儿轮流上网课用。一旁的付生拿着峰儿的地理、历史课本看,静静地陪伴着。漆黑寒冷的夜晚,会议室里白炽灯的光愈发显得冷清,照得人心直发慌。父子、父女三人就像三个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站在窗外看着他们,不忍打扰只有心疼。偶尔,他们会学习到深夜。村里静得出奇,不远处有人咳嗽都听得一清二楚,付生左手牵一个,右手拉一个,三个人渐渐消失在手电筒的微光里。有好几次,我悄悄在夜色中哭泣,疫情当下,周遭人心惶惶,但他们静心扎在书本里努力奋斗的身影,明媚了这段蹭网上课、艰苦奋斗的时光,相信孩子们坚持的每一步都不会被辜负。 </p><p><br></p><p> 回到家里,我和叶先生、童童讲述峰儿和媛媛蹭网学习的事情。叶先生沉默片刻说,“把咱家的电脑送给孩子们吧!”童童为这样的决定作出“比心”,还找了U盘,让我一并带给他们。叶先生找来技术员给电脑重新做了系统,我将这几年和孩子们的合影全部拷贝到电脑后,就和队员李波下乡了。电脑安装好了,WIFI费用还没有着地。全年720元的包年费用,我本可以全部付清,但我只给付生500元钱,我想留点费用给付生结,因为付生需要作为父亲的尊严。最高兴的是峰儿,他从地上蹦达了几天,逢人便说在家就可以上网课了!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当叶先生带着地球仪,u盘、茶叶和几大包衣服来到付生家时,峰儿在众人面前突然痛哭流涕,无法控制情绪。我不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峰儿,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心里的那面鼓咚咚咚敲个不停。</p><p><br></p><p> 峰儿扑到我怀里,第一次紧紧抱着我,仿佛要把这些年的委屈和难过一次性掏空。原来,颤抖的身体是他孤独的释放,凄凄切切的呻吟里全是倾诉:“苏妈妈,我们家穷,妈妈有病,也有被旁人笑话的时候。从来没有人真正感知我们内心真正的痛苦,只有你们一家人,掏心掏肺的爱着我们。”我还没有缓过神来,付生也哭了,一个近七十岁老人的眼泪从面颊滚滚而下,这是我六年以来第一次见付生掉泪。</p><p><br></p><p> 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孩子在这个时候看见我落泪,嘴边的话,始终漂浮在唇齿。我想永远地抱着孩子,抱着这个把回避作为默认的姿态,缺乏自信,过度敏感的孩子。他那些“安装”在脸上的笑容,苏妈妈一眼望穿。身为一名人民警察,曾负责过单位的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也接触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老师。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自我心理疏导的人,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如何用一颗母亲的心去修复他和媛媛内心的创伤,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向着开朗、积极的方向更健康的靠拢,我用了六年的时间。我查阅过大量资料,研究过不少案例,我曾经试图打开孩子的心门,不愿意让他察觉到这种刻意。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那些案例只能参考。</p><p><br></p><p><br></p><p><br></p> <p> 从我见到峰儿的第一天,就感知到他目光里流露出的各种无助和渴望。他直面父母的身体残疾、直面家庭的贫困潦倒,他渴望尊重,渴望温暖,渴望平等,却常常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哭泣。他痛恨自己不够勇敢,不够坚定,不够努力。所有的涕泪纵横和精神崩溃难道不是自己与环境的双向崩溃吗?只有一点一点无限靠近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孩子在感动中耳濡目染,才可以给予他们恰如其分的爱,引领着他们阳光成长。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温暖与关爱,残疾人的孩子更需要心灵的呵护和滋养。可总有人要无视,消耗,摧残。我也的确无法改变旁人的没教养,但我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做个有教养的人。世间的冰冷与温暖,都是心里生来的芽儿,左长右长都是冷暖自知。我无比渴望着他们有剑走偏锋的极端蜕变。</p><p><br></p><p> 今年芒种前周末,我带着闺蜜莹莹去付生家看两孩子。进屋的时候,峰儿放下手里的书起身为我介绍同学。同学叫高少源,也是乌镇人。看到少源也穿着我家叶先生的衣服,我很欣慰。峰儿懂得了与人分享。他自豪地对莹莹讲:“疫情期间,苏妈妈送来的电脑,一天没落的网课学习,让我沾大光了。这次中期考试,年级排名前进了15个名次,位居年级第五十名了,班主任老师说有望冲刺市重点中学。”莹莹竖起大拇指,为孩子鼓劲。“苏妈妈,少源才厉害呢,他是我们年级排名第五!”少源个头与峰儿差不多高,偏瘦。少源讷言,来人陪说话,话毕拿书看,不同我们多言。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我和莹莹、付生坐在另一间屋里聊天。付生提起前几日峰儿在学校又得奖的事,眼底的光比他家里的穿衣镜都亮,脸上的骄傲与欣慰一改以往的沧桑。 </p><p><br></p><p> 从前的苦难烟消云散,未来的幸福正在路上。刘付生一家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遇见了那么多愿意帮助他们的好人,这正是中国脱贫攻坚战中贫困家庭蜕变的一个缩影。付生一家四口终于告别了晴天满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生活环境。他给旧电脑定做了新“房间”,显示屏、主机、鼠标、音响都有各自的“卧室”;贴满奖状的墙是峰儿和媛媛刻苦学习的见证;新进屋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现代家俱、厨房灶具是他们未来生活的陪伴;智力残疾的贺女子一见我,又是倒水喝、又是让吃饭,还专门给我起名叫“苏民警”;峰儿品学兼优、被班级推荐加入共青团,媛媛又得了期中考试年级一等奖,捧着奖状和奖品报我好消息;我用二百多张照片记录孩子6年来的学习和生活,制作成影集送给媛媛时,孩子抱到怀里,睡觉都舍不得放开;付生终于可以放心地把三轮车交给峰儿独自驾驶了,15岁的峰儿可以撑得起家里的一片天......爱是贫困学子求学之路告别孤单的陪伴,爱是贫困家庭重建家园的信心,爱是治愈贫穷的良药,爱是宣传民警到扶贫干部的融合,爱是我离开故土把天地当作家园的归宿。</p><p><br></p><p> 生命的温度,不就是给岁月包浆的温度吗?我曾一次又一次起收起手中的相机,一次又一次停下指间的笔,我的眼泪却在镜头与纸笺中蹦出来。可是,面对这些影像和文字,我又情不自禁拿起笔,打开镜头,为两个孩子书写、还原彩色的童年。我们全家人都无比坚定地想做一件有温度、不留遗憾的事:母亲为媛媛送去新棉鞋,父亲给峰儿带了保温杯,叶先生和女儿童童成了付生家的常客。刘家峁的土地虽曾生长着贫穷,但石头旮旯里也能生出馨香的兰花花来。</p><p><br></p><p> 生活也许就是田地里的那台微耕机,一行脚印两行播种。我是中间的那行脚印,左边是峰儿与我的一次次握手,纯净力量;右面是媛媛与我一声声的击掌,清脆响亮。在了无尘埃的心里,意念是能够将清风击垮的。我们走出家门时,峰儿指着脑畔旁的杏树花说,苏妈妈,你不是喜欢瓶瓶里插花花吗?稍等一下,我上去给你摘两枝。我担心土壤解冻,虚土危险,又不好拒绝峰儿的贴心:“别摘了吧,花花开在山上,这个春天更漂亮,杏熟了咱们可以多吃几颗杏子呢!”峰儿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苏妈妈,那我把整个春天摘给你!”我突然觉得站在我面前的峰儿是个浪漫的诗人,我原谅了心中生出的感动,任它从里到外的蔓延开来,将这份甜蜜和柔软涂满心房。</p><p><br></p><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愿良知和人性不离不弃,愿世间美好与吾爱环环相扣 。</span></h1><p><br></p> 201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我和贺继慧带着各自的孩子来到刘付生家。 新买来的围巾戴在脖间,刘媛好开心。 2019年农历正月初五,女儿叶嘉宜的爱心剪纸小课堂。 窗户上孩子的剪纸作品和刘媛的作品。 爱心课堂小合影。 <p>正在做午餐的刘媛。</p> 做晚餐的刘媛。 刘媛独立下腰。 为我送来的一束野花。我抢拍的时候,热泪盈眶。 后来,刘媛经常给摘花插瓶。 我病了,孩子到厨房为我冲好药端到屋里,我拿起手机就留影。好珍贵。 第一次坐小轿车的刘媛。 疫情期间,我给孩子赠送口罩,一只耳线掉了,她自己用塑料胶条粘上。趁她不注意我拍了下来。 我给刘媛梳头。 我是村里的孩子王。 刘峰、刘媛第一次吃石榴。 疫情期间的寒假很长,我给孩子们辅导作文,这是刘峰的。 刘媛的日记本。 刘媛亲手给我制作的项链。 贺女子主动要与我握手,从此她还给我取了个名字:苏民警。 疫情期间,我给孩子教口罩的戴法和消毒液的用法。 穿着我家老公的衣服的刘峰,正在铺我送给他们的新床单。你看他像不像“瘦”版叶先生。 这是我们家赠送孩子的电脑。屏保是我们的合影。 叶先生为孩子带来地球仪,一旁的刘付生竟然能把中国的邻国位置说得一清二楚。刘峰的地理书,他真的没少看。 娘仨的合影。 刘峰的作文,我边哭边看。 刘付生的新家,怎么样,漂亮吧!他们一家是幸运的,赶上了了好时代,遇见了那么多好人。 我给刘媛制作的成长影集。 <p>影集内页</p> 刘付生和贺女子刚刚从田地里回来。 15岁的刘峰学会骑三轮车了。 智慧的刘媛。 <p>我和媛媛的近照。(庚子六一儿童节前一天)</p> 我们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