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响应“十三五”教育对口帮扶的号召,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组织骨干教师来到广西省百色市靖西县开展学科教育帮扶活动。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科学教研员吴向东特级教师,带领我区三位科学老师:坂田实验学校王妍琳老师、平湖外国语学校黄晓露老师和依山郡小学廖丽珠老师,来到山清水秀的靖西与当地的小学科学老师交流分享科学教育教学经验。</p> <p> 6月16日,在靖西市教研室科学教研员农彩芳老师的带领下,龙岗四位科学老师们来到了位于靖西边境的大漠村弄关屯的弄关民族小学开展帮扶活动。这是一所只有二年级和四年级两个年级的小学校,共有二十多名学生,大多数孩子是附近乡村的苗族孩子,只有极少数的壮族孩子,孩子们还特地换上了鲜艳的苗族服饰迎接客人的到来。虽然学校面积不大,设施设备较为简陋,但是驻守在这里的两位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地为边境的少数民族孩子们传授知识。</p> 随后,吴向东老师从思考如何吹响吸管开始,引导孩子们尝试利用吸管发声,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孩子们一开始比较拘谨,但是当有孩子成功吹响了吸管后,其它孩子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纷纷吹响了自己的吸管。吴老师还尝试让孩子们吹响不同长度的吸管,听听声音的区别,在吴老师风趣幽默语言的带动下,孩子们都沉浸在吹吸管的游戏中,甚至在下课后他们还在玩弄着手里的“新玩具”。 17日上午,教育帮扶项目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在靖西市第一小学举行。首先,龙岗区依山郡小学廖丽珠老师带来一节二年级的科学研讨课《吹响吸管》。廖老师以手触摸喉咙说话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的原因。她带着学生从尝试吹响吸管,到改变吸管长度探究不同音调的声音产生的规律。整节课孩子们都在不断的动手实践中尝试探索并习得概念知识,“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兴趣引领下,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紧接着,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的黄晓露老师作了关于《日常材料的科学实验设计》的讲座,她从材料易得、激发兴趣、理清概念、合作学习、鼓励创新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丰富的视频资源给大家分享了《黑猫变白猫》、《会跳舞的盐》、《沉浮美人鱼》、《光和影的游戏》、《水流能够被吸引吗》等案例。黄老师提前准备了双面胶、卡纸、小木棍、牙签、萝卜等材料,邀请大家一起动手制作纸陀螺及萝卜平衡玩具,与大家一起探讨了日常材料的科学实验设计策略,老师们热情满满、积极参与。 龙岗区坂田实验学校的王妍琳老师进行了关于《指向科学概念的实验提问》的讲座,王老师结合《染色花》、《纸柱立人》、《自制灭火器》三个课例展开分享,阐述如何在课堂中通过生活问题、观察问题、课堂聚焦问题及推进问题引导学生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下午则是由龙岗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吴向东老师带来的《小学科学国测和质量评价》讲座。国测是老师们比较重视的测评,吴老师从科学学业表现、科学学习态度与习惯、科学教育教学状况这三方面为老师们详细介绍国测的监测指标和工具。吴老师通过多个试题案例的分析,讲解了传统试题与国测试题的不同之处,让老师们真正了解了国测涉及到的内容与方面。最后,吴向东老师将龙岗区小学科学老师们制作的A-STEM微课资源赠送给了靖西当地的科学老师们使用,为当地的科学教育教学尽一份绵薄之力。 <p>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都表示收获满满,感谢龙岗小学科学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认为要在实践的道路上继续努力探索,希望在科学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p> <p>图文:黄晓露、廖丽珠、王妍琳</p><p>审核:吴向东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