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老照片:100年前的自行车竟然是这样,看完真想拥有一辆!

肉肉龙

<p>【珍贵历史影像】<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自行车变迁史,最早的自行车说实话我不敢骑</b></p> <p>自行车的变迁史,从最早的木质的,到大轮子,再到后来的前后轮子基本一样大。这个我们在熟悉不过的代步工具直到今天还发挥着他重要的作用!</p>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00年前的自行车长成这样,姑娘们竟然还疯狂的抢着骑</b></p> <p>自行车一项伟大的发明!</p><p><br></p><p>文 | 钱孟杰</p><p><br></p> <p>为了强(yuan)身(li)健(du)体(che)小新决定买一辆自行车,想要骑着自行车上班!</p><p><br></p><p>在网上想要搜一辆比较高逼格的自行车的时候,于是乎搜到了这张图片:</p> <p>就这么个独轮大怪物,美女都争着抢着骑呢!</p><p><br></p><p>殊不知,这原来是1830年的自行车!</p><p><br></p><p>看到这里,小新觉得很有必要来点硬货科普一下自行车的发展史。</p><p><br></p><p>说到自行车就不得不提到这个人——西夫拉克(乐视的智能自行车就是以此命名的)!</p><p><br></p><p>他可是自行车之父!</p><p><br></p><p>西夫拉客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是木制的,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p><p><br></p> <p>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自行车!从外观上看有点像缝纫机,虽然说这辆自行车仍然需要用脚蹬才能前行,但是和之前最大的改进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这款自行车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之后开始在巴黎开始疯狂流行!</p><p><br></p> <p>18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制造出木制车轮,装实心橡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坐垫较低、装有脚踏板和曲柄连杆装置,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的自行车。同年,麦克米伦又将木制自行车改为铁制自行车。</p><p><br></p> <p>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在前轮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座驾在前轮上面,这也就是美女们争相抢着骑的自行车,但因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最后被鞍座改为固定在车架上!</p><p><br></p> <p>1885年清光绪11年,洋人把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已经有了广阔的市场!</p><p><br></p> <p>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在天津诞生!</p><p><br></p> <p>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p><p><br></p> <p>19世纪自行车的生产发生的巨大的变化,随着外来品牌的进去,千篇一律的老样式自行车被替代,轻便车、折叠车、山地车、赛车等开始遍地开花,自行车自此开始普及进入千家万户!</p><p><br></p> <p>除了这几大历史进化事件之外,在自行车的发展史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p><p><br></p> <p>大开眼界!100年前的自行车竟然是这样。</p><p><br></p> <p>100年前的自行车。</p><p><br></p> <p>老照片:人类最早发明出来的自行车,充满了奇形怪状。</p> <p>100年前的各种“蠢萌”自行车,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p><p><br></p> 这些照片太珍贵了!</h3></br><h3> <p>这样的自行车,震惊了!</p><p><br></p> <p>1932年法国的巴黎,一位男子正在踩踏着自己发明的水陆两用自行车。这设计理念完全不输现代设计师。</p><p><br></p> <p>1939年美国,疯狂的美国青年骑着这辆一边骑行,一边利用自行车动能带动缝纫机的“特殊单车”,我想除了马戏团,应该无人会买吧?</p><p><br></p> <p>同为1931年,意大利人M.GoventosadeUdine发明的一个轮子的摩托车,最高时速150千米(93英里),简直是外星科技,有没有《黑衣人》里面黑超特警坐骑的未来科技感?</p><p><br></p> 旧时代的消防车!</h3></br><h3> 老车一去不复返,新时代的车却越来越厉害!</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真是太罕见了!</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p><p><br></p> <p><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esG_8st9zniAMCfkKfoyA"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a href="https://2ly4hg.smartapps.cn/pages/article/article?articleId=117753071&amp;authorId=466962&amp;spm=smbd.content.share.0.1592492639633H2yFcEG&amp;_swebfr=1&amp;hostname=baiduboxapp&amp;from=timeline"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查看原文 </a>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骑着自行车打仗:100年前的快反部队有多快</b></p> <p>作者:独侠客</p><p>战争是牵引装备发展的最强动力,即使是自行车这种在今天看来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工具,也不例外。</p><p><br></p><p>一战爆发前,自行车是有钱人才玩得起拉风奢侈品。战争爆发后,自行车瞬间成了各国军队争先恐后引入部队的重要装备。原因是很多时候,骑自行车比骑马还要方便快捷,而且比养马更省钱。这可能是汽车未广泛运用前,骑兵淘汰的另一推动因素。</p><p><br></p><p>法国和比利时建起了大约15万人的自行车部队,英国远征军还为10万名士兵配备了先进的BSA牌MKIV和V型自行车。</p><p><br></p> <p>这辆就是一战时英军使用的BSA MkIV型自行车,上面固定着一把安装刺刀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车架上的步枪固定装置设计得不错,既不影响骑行,又能很好地保护步枪。</p><p><br></p> <p>这是1914年10月的《骑行》杂志封面,图上的士兵竟然可以左手握骑把,右手开枪射击敌人,这样的神功确实值得用封面来赞美。</p><p><br></p><p>自行车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最重要的原因是跑得快。对现在的骑行爱好者来说,一天骑个一百二三十公里不算费劲,这样的速度如果放在100年前的战场,那是让对手恐惧的高机动力。</p><p><br></p><p>当年,红军以“铁脚板”屡创战史传奇,其中以飞夺泸定桥为经典战例。红军当时的行军速度,可以从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签署下达给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即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的作战命令中加以判断。</p><p><br></p><p>王、杨:</p><p><br></p><p>……你们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此一任务,我们准备祝贺你们的胜利。</p><p><br></p><p>林、聂</p><p><br></p> <p>每天走160里,就是80公里。红军当时创造的最高行军速度,对于一战时的自行车部队来说,并不算太难。红军的传奇,在于完完全全靠脚走路、靠肩膀扛武器和物资,路上还要应对敌情。</p><p><br></p><p>自行车带来的高速行军力,对作战极为有利。日军席卷东南亚是邪恶的侵略战争,但他们使用自行车部队用于担负快速投送穿插,不能不说是成功的战术。这些被称为“银轮部队”的穿插部分队,在战场上推进速度极快,让英美军措手不及。</p><p><br></p> <p>而且日军的这一装备,很快运用到了伪军部队。这是1942年,泰军一支自行车旅入侵马来西亚的旧照。当时的泰军是投降日军后的泰军,通俗地说就是泰国的日伪军。</p><p><br></p><p>麻烦的是,战场上并不是什么道路都能骑行,遇到艰险路段还得靠双脚。设计师们不得不考虑自行车的携行问题。一个广泛运用的办法,就是设计折叠式自行车,而且材料使用上要尽可能地轻巧,以减少士兵负重。</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15年,意大利军步枪营士兵肩扛折叠自行车翻山。</span></p><p><br></p> <p>法军士兵背着折叠自行车,摆出射击POSE。</p><p><br></p> <p>1941年,日军48师团的自行车部队扛着自行车过桥。美菲军队放弃了吕宋岛中部的会战,撤退时破坏了马尼拉近郊的铁桥,试图迟滞日军推进。这虽然阻滞了日军的汽车和坦克,但日军的“银轮部队”却扛着自行车轻松过了断桥。早知鬼子如此狡猾,就应该把铁桥彻底炸断。</p><p><br></p> <p>另外,士兵骑着自行车上战场,双手扶着手把,背上有行军物资,枪支如何携带要认真考虑。英国人设计的这种自行车,对枪支挂载的设计挺科学,枪托、护木分别设一卡槽,士兵骑车行军时,遇到情况随手可操枪迎敌。</p><p><br></p> <p>二战期间,瑞士还试图用自行车来牵引24毫米反坦克炮。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富想象力的。</p><p><br></p> <p>这个美军士兵在运输机舱旁边照的相,意在展示他们发明的伞兵折叠自行车。伞兵空投到敌后,如果有一架这样的自行车骑着跑,确实很棒。</p><p><br></p> <p>在中国抗日战场,同样有少量自行车存在。在我军,使用自行车打仗最著名的人,当属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由于他眼睛高度近视,骑马骑车都不方便,所以参谋王扶之经常用自行车驮着他辗转各地作战,人称“自行车上的指挥部”。</p><p><br></p> <p>罕见的是,朱老总竟然也骑自行车。1938年8月下旬,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延安开会时,有一次骑着自行车出门,摄影干事田野惊奇地发现了这一幕,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p><p><br></p> <p><a href="https://xw.qq.com/cmsid/20180321A01XG00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p><br></p> <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打仗还用得上自行车?瑞士最有特色的部队,最终却败给了时间</b></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图为骑自行车前进的瑞士自行车部队士兵</span></p><p><br></p><p>众所周知,提到瑞士许多人都会想到风景秀美的阿尔卑斯山和富有的瑞士银行,但是瑞士在军事上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瑞士采取全民服役制度,职业军人3600人,后备兵力达到了三十五万人之多。而在军事创新上,瑞士也不遗余力,除了比较有特点的信鸽部队之外,瑞士还曾经拥有过一支自行车部队。</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全副武装的士兵和自行车,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见</span></p><p><br></p><p>自行车部队这一事物十分有特色,毕竟自行车参与军事活动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但是,对于瑞士军队而言,这的确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产物。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山高林密而且河流纵横,在这种情况下,交通势必会非常不便。但是对于瑞士人而言,饲养战马的成本并不划算,灵机一动的瑞士人就想到了用自行车来代步。而且,想要成为瑞士军用的自行车,要求也并不低。</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一个小小的自行车也暗藏玄机</span></p><p><br></p><p>以瑞士军队在1993年至1995年间装备的MO-93军用自行车为例,这款军用自行车采用了全钢结构,这就导致它的车重达到了惊人的21.8公斤,基本上相当于一挺重机枪的重量。而且,这款军用自行车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帮助士兵在复杂路段机动,还承担着携带武器作战的作用。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士兵们可以安装机枪或者火箭发射器,堪称世界上最轻的移动火力点。</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强悍的性能是这种自行车的特性</span></p><p><br></p><p>所以,MO-93军用自行车的后座能承载100公斤的重量。而且它还有变速器,通过调节变速器可以让自行车在复杂的路段轻松通行。甚至为了节约体力,瑞士还给自行车配置了磨电机,有助于轻松骑行。而且,对于瑞士军队而言,军用自行车的结构更加简单,即便是一不小心坏了,无论是补胎还是加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来完成。</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大型载具陷车是非常麻烦的事情</span></p><p><br></p><p>除此之外,自行车相对于机械化载具还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假如战争真的在瑞士爆发,士兵们在前线作战,突然遭遇载具没有油料的情况,就会非常尴尬,但是自行车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只要双腿还完好就能继续行军。除此之外,它的通过性也很强,如果遇到过不去的路段,可以把自行车扛起来走过去,而机械化载具一旦遇到陷车,后果将是致命的。</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图为骑着自行车的瑞士军人</span></p><p><br></p><p>但是,瑞士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国家,自行车虽然好但是也并不是尽善尽美。作为载具,它的平台局限性大,机动强度不高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即便是自行车部队在瑞士有超过100年历史,也逃不过被裁撤的命运。不过,自行车至今仍旧是瑞士士兵锻炼身体和日常交通的首选工具。</p><p><br></p><p>作者:比利</p> <p><a href="https://i3jtw0.smartapps.cn/subpackage/pages/docdetails/doc-details?id=ucms_7weeMpbNgF2&amp;_swebfr=1&amp;hostname=baiduboxapp&amp;from=timeline"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