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喀什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p><p> 喀什地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地。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p> <p> 所有的居民都喜欢种植一些绿植和花花草草,并且街道和家家户户的门前十分的干净整洁,把古街点缀得恰到好处。</p> <p>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新疆西南部。地处在东经71.39′~79.52′、北纬35.28′~40.16′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个国家。</p> <p>在百年茶馆二楼拍的街景</p> <p>瓜果熟了……</p> <p>站在茶馆的二楼阳台,看街上川流的人群,拍拍小景,也很惬意……</p> <p>茶馆的对面是家烤包子店铺,生意很好。</p> <p> 因为没有车辆行驶,小孩放学可以在街道上打闹嬉戏,在小巷里自由的奔跑玩耍。</p> <p> 靠街上里面的小巷子里,还是有些残缺的老房子没有修缮,下次来古城住这里的民宿,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p> 都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但没有来过喀什的这家百年老茶馆,更不算到了新疆。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南北道在这里交汇,不知何时饮茶也成了当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他们三五人围坐一起,泡一壶茶!</p> <p> 百年茶馆是喀什打卡的地点之一。下午的4点钟在喀什算是中午,炎炎烈日照在【吾斯塘博依路】的路面,反着耀眼的白光。一边漫无目的地闲逛,一边向路人打听着百年茶馆这座小楼的位置。</p><p>二层走廊上站着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女生,被高耸至廊前的大树遮住半边脸颊,树荫婆娑,斑驳地撒在马路边上,时有行人穿过这一片忽明忽暗的影子,映着大红和水绿相间的茶馆外墙。</p> <p> 上楼正对面是一位当地艺人花了二年的时间用手工编织的约8个平米的纯羊毛挂毯,反映了当时老茶馆的繁华与宾客满堂的景象。</p> <p> 它是喀什目前仅存的一间百年老茶馆。</p><p> 喝茶是喀什维族朋友的日常,大概是因为饮食偏油腻、咸重的缘故,这里每家每户都常备着一种解油腻的茯砖茶,吃手抓饭时来一壶,吃拉条子时来一壶,吃馕的时候也会来一壶。</p><p>而对于生长在吾斯塘博依路上的老喀什人来说,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不少老人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老茶馆,带着自己准备好的一只馕饼,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聊着天,一边随手掰下一小块馕,蘸着茶水吃进肚子里。</p><p>对于他们来说,馕饼似乎不是主食,而是下午茶的小甜点。</p> <p> 现在坐堂的是这位老者的儿子,长得也很帅气,在玩着手机游戏。也许是现在信息的发达和来打卡的文青较多,老板很是随和,也抽烟……</p> <p> 一位穿着时尚维族小伙子用冬不拉在弹奏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虽然不是很流畅,但能听出那个调调,为这个房子里大多低头玩着手机或发⭕️,有些安静的茶馆增添了许些的温馨……</p> <p> 茶馆没有象内地那样固定的吧台,一张桌子上放满了一盒一盒的手工制作的糕点,你可以每个品种点一块,然后老板会帮你放在一台电子秤上称好重量,茶的品种很多,我点了一壶家乡益阳湘益牌的黑砖茶,老板给我配上一碟约带的红色结晶的冰糖,慢慢开始独饮。茶水里可能加了些小茴香,味道很独特,细细品尝着茶点,很甜很甜……</p><p><br></p> <p> 见一个象榻榻米样的台子上坐着三位老人,或半躺,或盘腿而坐,样子很是慈祥,遂过去给茶馆的每一味维族朋友开了一轮香烟,顿时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微笑是最好的沟通剂,因为是每人一个茶杯,所以他们不会给你添杯,但老人指了指我的茶杯和他们的茶杯,我大慨猜出了意思,是让我和他们一起坐,我没有握手,只是微笑,鬼使神差地与每位老者拥抱,微微用力的搂着肩膀,他们可能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湖南,摇头……我也无奈。突然我说了句毛主席,他们略显激动,竖起来大拇指,听懂了老人说过的唯一一句:亚克西!亚克西!</p><p><br></p><p>高兴呀!……</p><p><br></p><p>老人要我品尝他们自带的点心,我小心地连比带划,问道可不可以一起合个影,老人用维语叫上一个当地小伙子用我的手机拍照,并示意我放腿的姿势不对,并非常亲热地叫每位老者同我合影,并说着亚克西!</p><p><br></p><p>茶,一下变得异常的好喝。</p><p>心,甜了一个下午……</p> <p>几个约伴旅游的文青,在谈论着各自独行的见闻,显得有些不入……</p> <p>百年老茶馆很有味道,但是喀什的年轻人却很少来这里,作为这条老街上的“文艺科代表”,它更像是喀什老人安度晚年的“老年活动中心”,而陪伴这些老人的,是走马灯一般每天不断变换着面孔的游客,以及喀什老城日新月异的时光。</p> <p>万里单骑走新藏……</p><p><br></p><p> 五月二十三日出发,奔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内的慕士塔格峰出发。满满的一车行李和登山装备,为适应海拔高度,为登山做准备,沿成都国道317线经汶川、甘孜、德格、昌都、丁青、索县、那曲、拉萨、林芝索松村、日喀则、萨嘎、冈仁波齐、狮泉河、班公湖、三十里营房、叶城到喀什。历时26天,行车一万余公里,因皇城疫情爆发,新疆对外来进疆人口管控和排查得特别严格。行程在喀什嘎然截止,登山活动被迫取消或延迟……</p><p>感谢乔戈里峰登山俱乐部侍海峰老师和羊阳耐心解答和关心,感谢白玉县亚青寺检查站的朝阳警察兄弟,在值班室为我讲解路书与线路,并送给我可乐,谢谢那曲洛桑次仁兄弟带我去看天葬并为我讲解,感谢拉萨嘉玺精品创意酒店楚楚、小贱、彬哥在拉萨和一路上给我的关照,谢谢索松村扎西和德庆的热情款待,感谢冈仁波齐晋美和扎达县的多吉,感谢福建驴友上与在冈仁波齐为我拍下的精美视频,感谢同学老贺的盛情款待……</p><p>旅途没有十全十美,留有少许的遗憾,可以让我有理由再去圆梦。毕竟这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冈仁波齐二天转山很顺利,零距离地接触了神山和目睹了它全部的面容,走了一直想走,翻越昆仑山脉至那不如村的那条公路,看了天葬……虽然攀登慕士塔格峰的活动这次被迫取消,但我还会想再去……</p><p>乌市新疆军区的周总、益谷上禾的刘总、乔戈里侍老师,还有很多的新疆同学,我们下次见。</p><p><br></p><p>攀登,情缘于山……</p><p>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我知道你会等,所以我会来。</p><p>慕士塔格峰</p><p>此刻,我很想念你温暖的笑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