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iv> 从没见过这么灿烂的葵园,像黄色的花海,吞噬着你,包围着你,让你甘愿化身其中的一棵,融入这花的海洋,向大地吐露无限的深情。 一道道黄色的油彩在碧绿的画布上流淌,带着生命的原始冲动和喷薄的热情,流淌,流淌,一直流进天穹,变成蓝天最美的花边;流着,流着,一直渗进大地,为母亲带上最美的花冠;喷涌,喷涌,一直泼洒进我的心里,惊艳了支教的岁月,唯美了遇见。 就像遇见这群孩子,阳光、向上、充满朝气的少年。如花般的笑颜不正像这葵花,自信可爱、不做作,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清风的随和,有着天然的随性和无穷的张力。 就像遇见这里的每位老师,大方、得体,知性、文雅。热情淳朴,就像这热烈的葵花,扎根在这厚实的大地,奉献在博平教育的圣堂,打造着教育的伊甸园,无怨为悔,无欲无求,默默地耕耘。 作为匆匆过客,似一朵葵花在这里开放一季,努力绽放自己的芳华。享受这田园般的纯粹岁月,静下来和孩子一起背背古诗,写写美文,读读文章,在语文的世界中漫游,在诗的国度徜徉,在自然的世界采风,在实践的天地探索,陶醉期间,流连忘返。用自己的微笑明媚了时光,灿烂了岁月,活成了一棵向日葵的样子。 而花开前的期待看似漫长,可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每个阳光熹微的清晨,早早的步行来到学校,迎着清爽的风儿,在鸟儿的歌唱中,漫步在葵园边,看看叶子是否又多长了两片,植株是不是又粗壮了几许,看到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少,我听见了生命拔节的声音。 放学后,送走了最后一批孩子,老师们放下书本,拿起锄头,开始在田间劳作,三尺讲台的耕耘变为田间地垄上的劳作,脑力劳动变为体力劳动,一样的兢兢业业,同样的蹲下身子,弯下腰来,投入细心,揣摩着心思,思考着方法,展望着未来。 或者顺上水管,或者挑上水沟,每天浇一遍水,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程。田垄还未被葵叶合上时就要追一遍肥,这是基本的经验操作。有了杂草就要除掉,有了虫害就要喷药,下雨了要排涝,干旱了要浇水。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这里的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div><div> 这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只不过陶潜是种豆,而我们是种葵花,同样需要精心的呵护。这种田园似的劳作是我向往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厚实的大地上播种希望的种子,发芽、间苗、浇水、施肥,精心地侍弄着自己的这块责任田。</div> 这与教育孩子又是何其的相似,老师们小心翼翼的侍弄着这方葵园,只是希望将来的收获不辜负这份付出。“青青园中葵,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清晨我们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与晨共舞,开启一天的奋斗之旅,抓紧在校的一分一秒,从不辜负每缕晨光,从不抛掷每段夕晖。这片葵园承担着老师的厚望,见证着学生的成长。 <p> 这是院子里的葵花给我们的启示,每天迎着朝阳,努力、努力的生长,吸收着晨风雨露,汲取着日月光华,长成自己希望的那样,将满腔的绿意奉献给了大地。风来了,折弯不了她挺直的腰杆;雨打了,摧毁不了她坚强的内心。因为她深深明白扎根的道理,根扎得越深,汲取的营养越多。</p> 当第一朵葵花盛开时,会是什么感受。陪着孩子做完课间操,不经意间的一瞥,在绿色的海洋中突然就有了那么一抹黄,惊喜了我的眼眸,这就是我这些日子里心心念念的葵花,突然就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还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更有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p> 有了第一朵的盛开,其它葵花好像受到召唤似的,也加入到着盛大的绽放中,几朵,一排,一片,让人应接不暇。都不知道先看哪朵好,感觉这朵很美,那朵也秀丽。每天都勾动着你的灵魂,牵动着你的情思,催促着你的脚步,与她们邂逅在每个晨晨昏昏。</p> 早上欣赏后,开启一天的好心情;晚上放学后,留恋往返,扫除了一天的疲惫;周末休息一天,周一清晨早早到校看看她们的俏模样,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 此时的葵花是一边开,一边生长,叶子越发的浓密,枝干越发的粗壮,花盘一天天的增大,花颈越来越弯曲。 葵花花盘是黄褐色,里面有黄色的花蕊,每个花蕊上挑着浓密的花粉。黄色的花瓣环绕花盘一圈,摸上去凉凉的、柔柔的、滑滑的,似黄色的丝巾。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整个花盘就像一个笑脸,整片葵园就像无数个笑脸在绽放,有的哈哈大笑,有的低眉浅笑,有的含羞窃笑,有的粲然一笑,各有各的情志,各有各的风姿。<br></div> 向日葵是虫媒花,花大而艳丽,有屡屡的清香飘来,引得蜜蜂、马蜂、白粉蝶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嗡嗡的闹着,短暂的停留后又飞走了,花下的叶子上铺满了一层黄色的花粉。 <p> 白粉蝶总是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只做短暂的停留,我很少能近距离的亲近她们,她们好像总是对人若即若离,不肯将芳心轻许。在小雨的清晨,终于等到了她,我蹲下身子久久的注视着她,我感觉她也在与我对视,在人虫的两个世界里,我们有过短暂的精神交流,我想到了《梁祝》的化蝶,想到了“庄生晓梦迷蝴蝶”,中国文学里总是有这么美的表达。</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光在照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儿轻悄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你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对着我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此甚好</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言无人赏,不改向阳心。</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一直以为向日葵就是迎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自己的头冠,为此我深入的观察后发现,并不是这个道理,院子里的油葵花冠总是朝向东,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背对落山的夕阳。</div> 博平的老师告诉我,学校刚刚建立的第一年,种的油葵就是每天朝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花冠,之后就变成了朝向东方,听来甚是奇妙,是不是这里的油葵已经适应了博平的这方水土,有了自己的任性,不得而知,也没法考究。 <p> 夏老师告诉我,这里的油葵不是平时吃的瓜子,皮薄产油多,他这片葵田大约产二百斤葵花籽,送到加工店里,能压榨出一百斤多的葵花籽油,加上油菜籽产的油,博平给予人们的真是丰厚的馈赠。这种油好吃,关键是自己种植出来的,纯绿色的食品,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我一直想着尝尝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味,让人们为此辛勤的付出。可是支教的岁月是这么短暂,转眼就到了分手的季节,大概只能成为一种想念。</p> <p> 自然的世界总是这么纯粹,有适合的土壤,就努力的吸收阳光雨露,长成自己该有的样子,远比人的世界单纯美好,这也是我喜欢这片葵花的原因。</p> 那天放学后,遇到了这棵与众不同的向日葵,她鹤立鸡群般高出其它葵花很多,细细的杆颈挑着不大的花盘,格外显眼。 <p> 清风来了,她先摇曳起来;太阳升起,她最先沐浴在晨光里;就连蜂蝶也最先亲吻她。她长的与众不同,成为葵花中的佼佼者。</p> 骤雨来了,她被淋的垂下花冠;狂风中,她被吹的东倒西歪。没有伙伴的支撑,她孤军奋战,一腔孤勇,让人心疼,又令人敬佩。风雨过后,她照样抬起了高傲的头颅,挺直了纤细的腰杆,活成了一股倔强。 这棵倔强的向日葵是我的最爱,虽易被摧折和打击,但是不改初心和秉性,笑傲苍穹,笑对人生。 这让我想到了梵高的名画《向日葵》,想到了梵高本人,恣意盛开的花朵,明艳灿烂的色彩,如火坚韧的生命力,纯粹,炽烈地表达着画家的内心世界,不屈的灵魂下才会对这个世界爱的这么深沉。 <p> 向日葵从来不是随波逐流的一种花,也不会借别人的高枝攀援向上,更不会靠妖艳动人来哗众取宠,她只用纯粹的黄,本真的笑,就足以傲立群花。 </p> 没有阳光照耀的时候,她本身就是一道光;没有雨露浇灌的时候,她就向下扎根。这与有些老师、有些孩子是何其相似。 <p> 你们就是我遇到这片向日葵,活泼可爱、伶俐剔透,明亮了我的世界;我也是你们遇到的那朵倔强的葵花,给予你们积极向上、爱的力量 。在 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里,能与你们共享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三生有幸。彼此遇见,皆为美好。</p> <p> 做人要像向日葵,心若向阳,何惧风霜。你若盛开,自带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