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铸魂课堂 凸显学科育人——“基于核心素养 构建思政课堂”之太原市小学英语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

山西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国师街校区

<p>  </p><p> 夏日炎炎,天高云淡,草木葱茏。2020年6月17日,是孩子们在疫情过后重返校园将近一个月的日子,疫情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的思政课堂带来了生动的素材。</p><p> 就在今天,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太原市小学英语思政课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立足学科本质 实现育人目标。这次活动通过思政课例示范与思政讲座带给老师们思维的启迪,育人的导向。</p> <p><br></p><p>  上午8点30分,主持人吴鑫老师甜美的声音,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思政课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春风化雨,润物无声</b></p><p><br></p> <p>  山西省实验小学的邓超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学科思政课。学科思政课以学科内容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托。</p> <p>  <b>整节课的亮点:</b></p><p> 1.基于教材内容,整合当前热点时政。这节课将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在复现前两个课时内容的同时结合新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医生、护士胸怀祖国、全力支援武汉的文本,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知体验,综合运用。</p><p> 2.基于文本内容、文本语言的文本价值不断提升。从学生初步建立友善是公民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到增强价值认同---爱国为基础的友善力量强大,再到理解助人的力量源自爱国。这一过程培育了学生正确价值观---以爱国为价值判断,以友善为道德与行为的准则。</p><p><br></p> <p><br></p><p>  来自太原市实验小学的武凌老师呈现给大家的是一节主题思政课。就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隔离,各行各业的人投身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话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感知、体验、交流,最终感受到责任担当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以此达成育人目标。</p> <p>  <b>本节课亮点:</b></p><p> 1. 开放问题引领,激发学生思维。学生们通过讨论Why did you stay at home? What did you do? Is it good or bad to stay at home? Who are responsible? How to be responsible?等一系列问题,在语言提升的同时,思维在不断的推进。 </p><p> 2.三条主线并进,达成素养目标。 整节课的语言活动从交流启动、思辨探讨、阅读策略到拓展延伸,层层递进。在语言推进、思维推进的同时,育人价值方面从居家防疫、独立担当、责任担当到大国担当。语言、思维、育人这三条主线线同步推进,最后达成素养目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理念引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拨云见日,育人提升</b></p><p><br></p> <p>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英语教研员王红丽老师首先从课程总目标入手,阐释了英语课堂是要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我们的英语学科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p> <p>  基于课程总目标,王老师就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课堂上如何落实、如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如下深入浅出的分析。</p> <p><b>  1. 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要点;区分思政课型,落实课堂中的思政渠道。</b></p><p> 对教材内容如何理解,教材中的思政要素及育人价值如何挖掘是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王老师通过对各年级教材的思政内容分类、育人价值分类,结合案例进行解读,帮助教师们突破难点。</p> <p><b>  2. 基于教师困惑,梳理课堂中的思政问题;具体剖析案例,分析教学中的育人价值。</b></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问题一:</span>如何实现育人元素与学科内容的融合?</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问题二:</span>如何将思政的主题贯穿到教学过程中?</p> <p>  针对老师们的困惑,王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两节课从以下两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形象生动的阐释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研读教材文本、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如何挖掘思政要点,并最终达到育人目标。</p> <p>  ⑴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整合教学内容,明确育人目标。 </p><p> 王老师分别对邓超、武凌老师这两节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文本内容、文本语言,文本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让所有听课的老师明白这两节课在文本语言、文本内容推进的过程中其背后的思政理念,育人价值是如何实现的。</p> <p>  ⑵以思政主题为主线,构建思政课堂,实现育人价值。 </p><p> 如何在课堂中将思政主线贯穿始终,王老师提出了基于学科本质、学科特点、学科活动的思政课设计原则:思想性、学科性、真实性、情感性、实践性。接下来,王老师对邓超、武凌两位老师从学科思政课和主题思政课的设计路径,思政点选取,思政课的逻辑线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讲解。 </p> <p><b>  3. 拓宽评价方式,落实多元化评价新标准;读懂学生需求,做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b></p> <p>  王老师就评价方式的转变给老师们指明了方向:改变以往的单一学业评价方式,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及行为表现等为要素,实践多元化、表现性和发展性评价新标准。</p><p><br></p> <p>  </p><p> 一上午的时间匆匆过去,留给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是对思政课的领悟与思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立德树人,培根铸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本清源,守正创新。</b></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图文:邓 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制作:王雅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审核:王红丽</span></p>

思政

育人

思政课

文本

课堂

学科

王老师

老师

教材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