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道德与法制备考指导

金仕学习中心

距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应怎样调整心态、把握节奏、提升效率、赢得未来呢?老师特整理了南阳市十三中的多位名师的备考指导,为初三考生科学备考指点迷津。作为同学们参考。 魏洪峰 距中招考试仅有一个月时间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每一位初三学子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下方法也许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br><br> 1.梳理基础知识考点,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复习的针对性。道德与法治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解析与检测》,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对于核心知识、基本观点该记忆的一定要记住,该理解的一定要理解。对主干知识一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层次化,做到精准、全面地理解每一个主干知识。此外,要学会“读薄”“读通”教材,注意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br><br> 2.关注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政热点,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使命所在,也是中招考试的活力所在。大部分试题都是以社会重大主题为背景材料进行命制的,如果我们对社会重大主题了解不够,就会影响对试题的分析和作答。备考中,要关注时政热点,尤其是和中学生日常生活、教材主干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比如疫情防控、全国“两会”、劳动教育等热点,并选择一些符合河南中招要求的试题进行练习,用所学主干知识去分析社会时政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发散性思维的能力。<br><br> 3.关注近年来(尤其是2019年)中招改革趋势,深入理解中招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重视培育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研究历年中招试题和典型例题,强化训练,总结答题技巧。历年中招试题揭示了我省中招考试的命题特点和答案设置情况,而题型示例和综合测试则显示了中考的命题动向和题型变化趋势。通过研究真题和训练,总结答题技巧:比较与选择题要善于利用排除法,在比较题干与选项、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中得出正确答案;辨别与分析题要真正读懂题意,找到辩点,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辨析、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两种题型,要注意两种题型的区别与联系,联系课标、《解析与检测》、教材等主干知识,综合运用生活经验和学科素养思考分析问题,确定答题方向和答题角度,同时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br><br> 4.正确认识参考资料,不可过度依赖。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但是建议尽量不翻看资料,因为考场看资料有两大弊端:一是浪费时间,二是限制答题思路。很多考生过度依赖资料,不愿意审题,只是凭印象期望找到资料中的原题,这是不可行的,因为中考试题设问比较灵活、多变,问题只要有一点变动,答题思路就会截然不同。考场上千万不可过分依赖资料,切忌原版不动抄录答案。要用好备查资料,根据新的设问,取“资料”之精华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