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6.16</p><p><br></p><p>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与那些新人和旧人们共同经历吧!也许这就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命运,有你有我也有他。</p><p><br></p><p><br></p><p> 艾肯泉</p><p><br></p><p>无意中在网上看见艾肯泉的视频,那只布满红血丝的发怒的眼睛就在眼前久久挥之不去。偏离大环线三百多公里就是为了看一眼这只邪恶、魅惑的眼睛。</p><p><br></p><p>“艾肯”蒙语的意思是可怕。艾肯泉也被称为“恶魔的眼睛”。从茫崖花土沟经315国道这个“羌中道”,转入红柳泉乡村公路,远处高地的敖包指引着阿拉尔草原的方向,这是茫崖人最早开拓的故乡。经过呼伦河、阿拉尔河、铁木里可河汇聚尕斯库勒湖的主流河,在芦苇鸭草沼泽深处。</p><p><br></p><p>长草的地方就会滋养生命,三两只马匹倒影在小水塘,稀稀落落的牛羊远远地认真吃着草。牛虻特别多,小小的吸附在你外衣上,贪婪吸着血。艾肯泉普普通通藏匿在这一片草场里,没有人指引根本看不出来。如今的草场土壤都是盐碱晶体,板结的厉害,踩踏之上发出嘎吱嘎吱声响,看上去像是北方的冬天。夏天水大之时也是危机四伏的沼泽地。</p><p>一片贫瘠。</p> <p>千百年来艾肯泉一直不断汩汩流出邪恶的泉水,因为含硫量极高,不仅破坏了周遭的草场土地,连一只鸟都不敢光顾,饮鸩止渴难逃厄运。</p><p><br></p><p>外表看艾肯泉与普通泉水无二,冒出幽兰的清泉,但因为含硫量极高,沉淀后的土地变成红色弥漫四周,人工挖出一点点细沟引流却无意造就了恶魔眼睛的血管模样,筋络分明,眼神可憎。它一下眼皮都不眨的瞪着天空,万鸟恐慌绕道而过,独留它在旷世里独自流泪……</p><p><br></p><p>这些,一般游客无法看出,周围也没有高一点的建筑,类似瞭望塔之类。看见几个大妈旗袍加身池边仪态万千打卡后扭头就走,没能也不想看一眼“恶魔”的眼睛,毫无意义,但开心就好。</p><p><br></p><p>相信随着网络的传播,这里不会再沉寂,也会更加完善,让更多的人目睹它的邪恶之魅。</p><p><br></p><p>所以,郑重提醒:来艾肯泉可以不带男朋友、女朋友,一定要带无人机。</p><p>无人机!</p><p><br></p> <p> 翡 翠 湖</p><p><br></p><p>万事都有利弊两面,荒芜凄凉的西部土地很多时候感觉看不到希望,但这些表象下蕴藏丰厚的资源,石油、矿产、还有钾肥……矿产挖掘后留下的一个个矿洞,大大小小的形成晶莹剔透的翡翠湖泊。岸边凝结盐霜,阳光下明晃晃的不能直视,但觉翠绿可喜,贪念顿生:真的是翡翠就好了……</p><p><br></p><p><br></p> <p>踩在湖里盐堆上勇敢来一张,却失足落水成了真正的咸猪蹄。</p> <p> 从茫崖往冷湖经过315国道和305省道,国道的壮美已经领略,305省道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条笔直的柏油路直通天边,这边的雅丹地貌还只是幼年期,圆溜溜的馒头状,有时看见黑压压连成片,宛如置身火星基地,科幻无比。</p><p><br></p><p> 一如既往的沙漠,与世隔绝的荒芜,连一只鸟都不曾看见,来往运输的货车明显稀少,几十公里后沙漠隐退,硬邦邦的盐碱地在烈日下发着白光,绝望着最后的倔强。</p><p><br></p><p> 石油小镇出现在干燥的、荒芜的天边。这是今天的宿营地,也是明天探寻废弃城市的地方。</p><p><br></p><p> </p> <p>今天到达目的地比较早,八点还是日光晒死人的节奏。全中国都喜欢的川菜遍布全中国,这里也不例外,小镇不长的街道上满眼川菜、烧烤,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做到在这没有水深只有火热的地方无辣不欢的,可是对于干的能就地自燃的人来说灭火是第一要素,我们杜绝辣,最好还能有个红烧肉。</p><p>天府宾馆自家有个天府酒家,老板重庆人,却有个能吃四方的厨子,真是高手在民间,这一顿没有辣,只有淮扬菜风格的家常菜让我们三匹饿狼满足!满足!满足!</p><p><br></p><p>愉快的说晚安!</p> <p>那盘猪肉肘子让人眼睛发亮</p> <p>满足爷俩的孜然羊肉和我没关系,我只要降火降火</p> <p>救命的苦瓜</p> <p>这不是汤碗,是盆!</p> <p>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p><p><br></p><p>6.17</p><p> 石油小镇</p><p><br></p><p>冷湖镇,因石油而闻名。</p><p>安静,是进入冷湖镇的印象。明晃晃的街道看不见人,也没有商业气息,斌哥说两个警察就能看好冷湖,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这是笑言冷湖的小。但头顶一朵白云真的就让整个小镇一片阴凉。</p><p>只要敲开门,门里就会有端坐主人看着空旷的马路不知道想什么。</p><p>冷湖,真冷。</p> <p>七点半,日出东方,寂静的小镇还是一片寂静,我们去了十公里外的原冷湖镇遗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这里一派生机,蒸蒸日上,全中国都在瞩目石油工人的骄傲与自豪。岁月变迁,大浪在淘沙,不能适应发展的就会被摒弃。冷湖镇南迁后这里一片废墟,成为辉煌历史的凭吊处。</p><p><br></p><p>这里是一座城市的墓碑。</p><p><br></p><p><br></p> <p>很多怀旧的人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的赶来,看留言很多是老石油人,有着不一样的情怀。</p><p><br></p><p>爱好文艺的人将废墟涂上红色供人涂鸦,煞是好看。因为网络的传播,这里迅速成为打卡点。细细品读各种留言,一阵感动:</p><p>清冷的小镇,失落的时代。</p><p><br></p><p>废墟不再忧伤,世界没有遗忘它。</p><p><br></p><p>冷湖,不冷!</p> <p>翻过阿尔金山120公里外有个石油小镇——阿克塞石油小镇,因为顺路,所以顺便看看,感受一下废墟文化。</p><p><br></p><p>阿克塞石油小镇年轻人打卡居多,因为《盗墓笔记》之《九层妖塔》就在这拍摄。剧情里爆炸的公交车、石油礼堂以及怪兽出没在这里都能熟悉看到。</p><p><br></p><p>所以,这里已经变成影视基地,根据剧情需要营造出来的氛围,游客熙熙攘攘,端着景区买的杏皮水,吃着棒冰,说说笑笑少了回忆与怀念。</p><p><br></p><p>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冷湖的废墟小镇。那里看得见曾经的生活,听得见曾经的笑声,拐拐角角都有挥不去的印记,关乎童年,关乎成长,关乎家长里短。</p> <p>翻过阿尔金山后来到甘肃境界,温度迅速上升,路边有葡萄园支个棚子卖葡萄干,停下来进园吃西瓜,树影婆娑,凉风习习。</p> <p> 敦 煌</p><p><br></p><p>又见敦煌。</p><p><br></p><p>提起敦煌,很自然都会想到莫高窟、月牙泉、飞天、沙漠、丝绸之路、金戈铁马……这些都是自小课本里就学过的知识,不再说起。此行,到敦煌莫高窟看壁画也是咪咪重要目的,不知何时起培养出的兴趣。</p><p><br></p><p>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那年敦煌的星星。</p><p><br></p><p>那年的夜在敦煌火车站抬头看见漫天的星星时,心被撞击到流出眼泪。那一刻体会到什么叫“苍穹”,什么叫“璀璨”。也体会到李白“手可摘星辰”的诗句不是夸张,那拥挤的星星密密麻麻在这个叫“苍穹”的天上,天就在屋顶那么高,触手可及。天边的星星似乎一个翻滚就要掉到草丛里,可惜的很。至少十五年了,每当我抬头仰望城市的夜空,我就会想有生之年我还想再看一次这样的星星。</p><p><br></p><p>敦煌或许会圆梦。</p><p><br></p> <p>在鸣沙山骑着骆驼上上下下体验了一次,不太好受。感佩古人丝绸之路的遥远,骑在这家伙上那真的是遭罪,一步三晃脑壳都疼,骨架零件也快散了。</p><p><br></p><p>驼队行走在沙峰顶蜿蜒而上,白云在远处悠悠,大漠风光也是绝好的拍摄练习,可是拉骆驼的大哥说公司规定不给游客下来,用每个人的手机快速指导做出八个一模一样的动作,如同复制粘贴,毫无美感。</p> <p>时间卡的正好,七点半买了票,骆驼骑了一圈后就迫不及待爬到沙漠之上等待日落,等待月牙泉的日落。</p><p><br></p><p>鸣沙山的西面沙坡上早已坐了很多人,如向日葵似的面向太阳,翘首以盼。脱了鞋在细细的沙坡上艰难攀爬,落座时已见绯红的余晖。月牙泉如同沙漠的眼睛注视着天空,在夕阳下一汪春水深情款款。</p><p><br></p><p>落日时分是惊心动魄的挣扎。一个要走,一个挽留,面红耳赤的的纠缠里霞光漫天,沙漠一片金黄。</p><p><br></p><p>四周的人总是惊慌失措大呼小叫,明察秋毫的看着这场别离,不失时机的叫好。日月同辉,沙漠的傍晚风光无限,光与影里,线条越发清晰,人们在最后的惊叹声中起身目送,大幕缓缓落下。</p><p><br></p><p>夜来了。</p><p><br></p><p>星星却不是那年的星星。敦煌变大了,城市变亮了,星星却暗了。</p> <p>回到宾馆已经十一点半,洗洗就奔沙洲夜市去,还是疫情防控的原因,今年游客大幅度锐减,沙洲夜市冷冷清清,很多商家都关门转让。</p><p><br></p><p>西北的人普遍豪爽,菜也整得大气,一斤饺子60个,按斤收费按个计数,这个算法我还真想做个回头客。</p> <p>一路走来,西北大地的广袤、荒芜、干涸还有绝美让人痴迷,即使我们水土不服,嘴角干裂,口腔溃疡,鼻子里永远都是血块,头发已经干到炸毛,但我们像三匹不知疲倦的野马,往向往的地方肆意驰骋。</p><p><br></p><p>已是凌晨了,是不是该说“早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