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背景介绍 <p><b><u>精准扶贫</u></b>,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b>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b>的治贫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p><p>这个重要思想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并于2014年由中央作出顶层设计、推动落地。</p><p>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强调要<b>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b>,并提出扶贫开发“<b>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b>”。</p><p>长阳是宜昌市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在其下辖的<b>磨市镇磨市村</b>,精准扶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磨市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下图为同学们与磨市村扶贫第一书记及村委会干部合影)</i></p> <p><b style="font-size: 20px;">时间:</b>2020年6月13日</p><p><b style="font-size: 20px;">地点:</b>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磨市村</p><p><b style="font-size: 20px;">参加人员:</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按姓氏排序)陈思贝、邓俭、邓潇柔、李云舒、王吉恺、汪智悦、席楚云、叶子成、张以简、张以勤</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组长:</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以简、陈思贝</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记录:</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以简、张以勤</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主摄影:</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云舒妈妈</span></p> 序曲 <p>为了我们的社会实践,家长们都起了个大早,驱车一个多小时,9:30前陆续安全抵达磨市村委会。村委会干部牺牲周末休息时间,热情接待了我们。</p> 启章 <p>首先,<b>磨市村委会谭书记</b>向我们介绍了基本情况:</p><p>磨市村面积14.03平方公里,共有1065户3569人,村组干部10人,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9人。</p><p><b>2014年底,贫困户建档272户792人</b>,近5年来在镇党委、农村工作队、村民合作下,目前即将圆满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任务。</p> <p>接下来,<b>磨市村扶贫第一书记陈书记</b>介绍:</p><p>磨市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自2015年7月开始,预期2020年年底结束,现在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p> <p>他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脱贫标准:</p> <p>他还给我们介绍了<b>5年里的扶贫措施</b>:</p><p>磨市镇一共12个村,每个村都<b>组建了帮扶队</b>,驻村一帮五(一个人负责五个贫困户),并<b>派驻一名第一书记</b>,协助村两委进行扶贫工作。</p><p><b>采取的普遍性措施有</b>:</p><p>宣传、落实政策,争取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铺筑水泥路、乡村公路全部硬化,拉自来水管、修葺危房,确实偏僻、房屋很烂的,由政府负责出钱搬迁。</p><p>家庭困难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都有相应的生活补助费。</p><p>另外,<b>再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困难,针对性解决问题。</b></p> <p>最后,他建议同学们入户后尊重他人,<b>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b>:</p><p>成为贫困户的原因(残疾、重病、上学等),享受哪些政策,收入主要靠什么,这几年变化有哪些,对扶贫工作满意吗?</p> 入户走访 第一户 <p>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户,妈妈每月都要去医院做两次肾脏透析,女儿在荆州一所专科学校读药学专业,医疗费和学费生活费成了高昂的支出。</p> <p>针对该家的扶贫措施有:</p><p>1.全家纳入低保政策。</p><p>2.解决了该户男主人的工作问题,让他在村里做保洁员,每月有固定收入。</p><p>3.小姐姐申请了雨露计划,每年有1500元上学补助。</p><p>4.将妈妈纳入大病救助计划,肾透费用绝大部分由国家负担。</p><p><br></p><p>临走前,这家人感谢我们带来了走访物资,并动情地说:还是国家政策好啊!现在看病、读书都不发愁了。</p> 第二户 <p>该户基本情况:</p><p>母亲在女儿很小时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女儿基本由爷爷奶奶照顾长大。</p> <p>小姐姐性格开朗,现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我们相聊甚欢。</p><p>据其介绍,她在不同求学阶段可以享受不同的助学优惠政策,例如现在她正享受着每年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p><p>目前她正积极筹备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且喜欢自己的专业,后期打算考研。</p><p>对于未来,这个家庭充满了希望。</p><p><br></p> 第三户 <p>该户以前家里有两个女儿上学,经济负担较重。</p> <p>5年过去了,在政府扶持下,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女儿已成家生女,小女儿正在湖北文理学院读旅游管理专业,同样申请到了助学金。</p><p>村里修路占地后,他们用补偿款另外择址建了新房,水泥路通到了大门口,又装上了自来水管,吃饭吃水都有了保障,条件大为改善。</p><p>这也是我们走访的3家里面经济条件最好的一户,基本脱贫。</p> 后记 <p>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精准扶贫要<b>坚持分类施策</b>,通过<b>扶持生产和就业</b>发展一批,<b>通过易地搬迁</b>安置一批,通过<b>生态保护</b>脱贫一批,通过<b>教育扶贫</b>脱贫一批,通过<b>低保政策</b>兜底一批。</p><p><br></p><p>3家走访完毕,我们看到这个指导原则在磨市村扶贫工作中得到了贯彻实施,各项优惠政策都能因人因地、按不同贫困原因落地,特别是在教育脱贫和思想脱贫上下了苦功,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相信磨市村一定不会在小康路上掉队!</p><p><br></p> <p>此行结束,对同学们而言,不仅仅是我来过、我见过,而且都有所感悟、有所珍惜,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体会到基层干部扎实推进各项政策的辛苦和伟大,并能在以后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