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生命重于泰山”,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指向之一。河南省焦作市交通运输局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本着树牢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安全投入,建设了焦作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该基地以强化警示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为目的,以营造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社会氛围为落脚点,推动新时代焦作交通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 <b>【基地简介】</b><br> 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示范区黄河大道699号,总占地约150亩,分为室内体验区与室外安全驾驶体验区。按照交通运输部《全国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方案》的要求,河南省焦作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被纳入了9个部省共建基地之一。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具体指导下,在省厅安监处、运管处、省道路运输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基地已于2020年4月23日开始试运行,也是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载体。 主要承担的职能有:一是承担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教育和培训工作;二是拟承担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和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拟承担各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四是承担培训社会大中小型汽车驾驶员培训工作。 <b> 【基地亮点】</b><br><b> 一、争创一流基地,建设规模大</b><br> 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是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资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总占地约150亩,总投资6500万元,其中室外安全驾驶体验区占地约120亩,室内体验区建筑面积约2035平方米,占地规模和体验设备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先地位。 <b>二、内容形式新颖 科技含量高</b><br> 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创制出“体验式”交通安全教育模式。通过采用真实场景搭建、参与体验、实操互动、事故模拟演练等形式,让体验者身临其境感受事故发生现场,从而达到“一次体验,终身受用”的教育目的。它的亮点在于让驾驶员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的体验违法驾驶的严重后果,达到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的效果。<div> <b>(一)室外体验区</b></div> 现场应急演练项目——演练采用正反两面的做法,融合多个应急处置知识点,通过视频、音频、无人机等手段向参观者实时投放传送现场演练情况,表现形式多样、效果真实,向大家传授了交通事故的正确应急处置方式。 车辆视觉盲区演练通过采用使参观者轮流体验盲区站位及驾驶位置的方式,使大家设身处地了解车辆盲区区域,深刻认识到视野盲区的危险,进而呼吁驾驶员驾车时要仔细观察路况。 在道路交通运输中,危化品运输车辆属于重点关注对象,演练人员正在展示危化品车辆事故发生现场的正确应急操作流程。 <p> 模拟隧道项目——在隧道中驾车面临路面狭窄,光线过暗,视线受阻等行驶障碍,是交通事故的高发路段。焦作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为提高广大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应急处置能力,拟构建一条总长约为100米,集雨雾恶劣天气、冰雪路面为一体的隧道。通过人工降雨降雾、打雷闪电以及仿真冰雪路面等效果,为驾驶员提供了一个贴近真实的应急模拟驾驶平台。</p> 轮胎主题公园项目——采用废旧轮胎艺术创作,巧妙融入轮胎知识元素。分为:轮胎游乐区、休息区、轮胎磨损样品展示区、轮胎更换体验区等多个区域,将娱乐、游玩、休息、体验于一体。自然流畅的造型工艺,既形象、简洁、大气的展示出汽车轮胎的工业氛围,又极具有颜色点缀的美感。不仅能从感官出发,使参观者感受到丰富美丽的景观环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div> <b>(二)室内体验区——安全教育设备体验区</b><br></div> 交通标志全知道体验区采用智趣答题的互动方式,让参观者在游戏中加深交通标志的学习认知,题组主要涵盖道路运输交通标志标线认知、道路交通管理部令、法律法规等安全出行常识内容。 安全带体验设备可以让体验者掌握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模拟撞击让体验者意识到正确系带安全带可以将撞击引起的伤害大大降低,提升生还几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体验装置通过不同类型交通事件的模拟,让驾驶员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识进行交互式问答体验,从而提高交通安全驾驶意识。 视觉盲区体验装置通过不同行车事件的模拟,全方位展现实际驾驶过程中车体的各类盲区,从而警示驾驶人在实际道路驾驶车辆时注意视觉盲区,提高安全驾驶意识。 驾驶性格评测装置基于心理学、交通行为学等专业学科,采用专业性格量表测试驾驶人性格特征,并提出干预措施帮助驾驶人自我调适。 安全驾驶模拟训练体验设备以4D仿真技术为支撑,还原各种路况效果,让驾驶者随时感受驾驶过程中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实时变化,从而实现对应急路况驾驶技术的训练。 三超一疲劳设备体验区通过仿真模拟驾驶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超载驾驶、超员驾驶、超速驾驶以及疲劳驾驶带来的严重危害。 在醉酒状态体验区,参观者通过佩戴不同程度的醉酒模拟眼镜,从而感受到醉酒驾驶的危害性。 操作员向参观者展示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使参观者在遇到交通事故时能够利用宝贵的黄金时间,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仿真模拟逃生,利用烟雾和报警器营造事故发生的真实感和压迫感,进而在心理上形成强烈的防范意识,使参观者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故时,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锤采取有效的逃生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VR设备体验项目——VR体验应用系统利用幻影影像模拟设置车辆驾驶过程中多种场景,使体验者通过驾驶互动养成正确的驾驶习惯。将车辆日常出行中易诱发事故的驾驶习惯、山地道路、山地隧道等复杂交通环境融入驾驶习惯体验,使体验者亲身感受车辆驾驶习惯风险和危险驾驶的危害,增强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 3D警示教育体验区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通过 3D 影视制作技术再现发生过程。体验者通过佩戴立体眼镜观看,使其在身临其境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中铭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强化其“负责任”驾驶及安全驾驶意识。<div><b> (三)室内体验区——沉浸式安全教育展厅</b><br></div>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的品牌不断增加,无论在外观还是性能上都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史观今,可知兴替”,发展之殇通过12块展板向参观者详细讲述了中国汽车的发展简史。 依托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真实事故案例,通过设置沙盘以及后期视频拍摄,真实还原事故案发现场,为参观者敲响安全驾驶警钟。 基地设立专栏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政策文件,通过集中观看学习,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走深走实全覆盖。 安全意识测试区分别设置了高、中、低安全意识等级标牌,参观者可以根据标牌上的说明快速自我检测分级。 名人与车祸展厅通过一起起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车祸事故,通过短片视频的展示,用事实证明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车祸面前人人平等,不要对车祸抱侥幸心理。 安全行车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向大家展示“150法则”的原理,从而告诫驾驶员,安全对我们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它紧紧牵动着我们的亲友,而唯有安全行车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感悟厅通过质朴、真情、具体、细节的表现手法,让参观学习者感悟到“生”的珍贵。 德法厅以曲突徙薪、扁鹊长兄等典故事迹为例,向大家讲述了交通安全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并针对常见的交通刑事罪名进行详细剖解,旨在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猛于虎的事实,反思自己在以往行车驾驶中的陋习,正视和改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珍爱生命,远离车祸。 为发挥“行业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将郭爱萍、张海军等一个又一个交通安全先进模范事迹搬上展厅,彰显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交通精神风貌,弘扬安全文明驾驶正能量。 设置安全教育知识竞技台,以竞赛的方式使参观者对本次参观学习的安全教育情况进行实战检测。 在展厅最后设置留言留影区,该区域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将古代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参观者在观览展厅之后,通过古朴温馨的方式将“慢”字带回家。<br> <b>(四)网上展厅</b> 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采用线下实体展厅与线上网络展厅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安全教育体验基地。网络展厅主要采取“图片+文字信息”的展示形式,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安全教育无处不在。<div> <b>三、审验教育相融合,安全教育机制完善</b><br> 为强化安全教育机制,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探索发展新运营理念,将安全教育培训与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日常诚信考核相结合,既丰富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形式,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水平,又保证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br></div> 在近一年的基地筹建过程中,焦作市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基地从安全教育价值、基地内涵、基地质量等方面着手,对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确保通过有限的空间全方位展现安全教育功能。基地自投入运营起,省交通运输厅、焦作市政府及多个政府机关、企事业团体和个人约12000余人到基地进行了参观,反响强烈,效果明显,评价很高,收到了显著的安全教育效果。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宋华东莅临指导 焦作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副市长闫小杏体验设备 河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龚全武观摩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