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意课堂 共研古诗教学”记边作芹名师工作坊课例研究活动

moonshine

<p>  古诗词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炼,内涵深刻,意境高远,短短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美韵,散发着一种独特而高雅的魅力。6月11日边作芹名师工作坊又一次相约线上,开展课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红山区第六小学的郑水晶老师主持,活动按照观摩录像课、上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说明和教学反思、工作坊成员互动评课,最后由领衔名师边作芹老师总结发言的流程依次开展。</p> <p>  &nbsp;本次观摩课由红山区第六小学王新琪老师讲授的古诗《塞下曲》。王老师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按照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月黑”“雁飞高”“满弓刀”等词语,感受将士们追击敌人的氛围以及诗中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p> <p>  &nbsp;课后先由王老师就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和反思,接着工作坊全体成员互动点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看法,分享了个人的感悟和体会。</p> 六大份小学 滕艳敏老师:课标中提倡的个性读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达到不同程度的读。在诵读的基础上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读说结合,使古诗教学达到高潮。拓展训练,把孩子们的兴趣引申到课外,始终保持学生的乐学状态。 十一小学 胡艳杰老师:在诗句分析和全诗赏析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感情读古诗。因为战争离我们很远,孩子们只能通过教师的教学工具、资料片面的了解,让学生根据诗句、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更容易理解古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边疆将士们的品质,使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更加饱满。 <p>  逸夫小学 赵晓清老师:在教授古诗时如何营造古诗应有的韵味?怎样找到契机营造让学生置身于诗韵中的氛围?如果有了诗韵,学生在理解古诗、背诵及运用上就会容易一些。 </p> 最后边老师进行了细致专业的点评。她强调: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显示教师文学底蕴的“试金石”,我们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储备,才能将课上的精彩和成功。透过这次活动,老师们都要重视经典,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边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观摩坊员们共赏诗意、品诗情,悟汉字之美、析国学之精。 <p>  这次名师工作坊课例研究活动。坊员们积极交流,共同研究古诗教学这个“不好上”的课如何“上好”,探索古诗教学方法。大家深受触动,受益匪浅。</p>

古诗

工作坊

老师

教学

学生

名师

小学

在读

理解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