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为什么会泛滥走向地摊

美友4696479

<p>  书画为什么会泛滥走向地摊,写这个题目时我心里微微一震,纵观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他们饱读诗书,出口成章,随笔的墨迹人们争相收藏,成为价值不菲的艺术作品。而书画流传到当今,墨还是当年流传的墨,纸还是当年那个纸,经当代人一笔一画,怎么就成了地滩上没人要的货哪?</p><p> 今年经济不景气加上疫情来袭,许多商家出来摆地摊,也是没办法的事。而名家画的作品拿出来摆地摊卖多少让人大跌眼镜。一开始摆地摊者还不好意思,拿几幅投石问路,现在北京宋庄等一些地方书画地滩逐渐多了起来,都大大方方的明码标价出售,有的写着某大师作品五百元,不管价格多少,看的多买的少。也是出于无奈,疫情之下收入减少生活受到影响,许多人为生存压力不得不出来摆摊,有的画廊将十张画打包甩卖,画家出来摆地摊能否走出困境?</p><p> 早在十多年前,有朋友就说你们画家越老越值钱,我说:不见得吧,你看学画人都想着赚钱,这种急功近利的苗头不对,最后结局可能就是作品泛滥没人要 。</p><p> 2000年初,我先后三年多时间访问过韩国,举办两国之间的书画交流,那时韩国的一些饭馆、酒店、家庭都挂着书画,给我的印象这里书画挺热的,在首都汉城一些展场提前预定,租展费用挺高。韩国没有体制内官办的书画协会和画院,都是私人的。他们大部分协会和书画机构主要收入来源靠办班、出国旅游及办展交流,套路和国内差不多。韩国很少有人买画,为什么?因为韩国人挺自大觉得自己作品好,只要是在他的地盘内都挂着自己作品。所以国内人来韩国卖画,车马费都赚不回来。国外艺术市场怕金融危机,这些年韩国受经济滑坡的影响一半多的书画机构都凉凉了。</p><p> 反观国内学习书画的热度比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高,这可能于自谋生路增加就业政策有关。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后,艺术行业的热度加速升温,艺术院校的扩招也带动了社会上的办学,艺术从业人员走向空前的“繁荣”,各种协会办展、办班就是一个目的“赚钱”。初入这个行业学画者,也分不清作品好与丑,分不清艺术高雅与低俗,一些人学会画行画,赚到了小钱,所以宾馆、饭店、会议厅等地这种行画最多,市场上画廊充斥着这样的画,搞批发打包卖。</p><p> 在宋代翰林画院都是皇帝出题,画家凭自身画功考进画院是有真功夫,皇家画院精致作品皇帝赏赐大臣,部分也给驰名商号店里挂画分享流入民间,挂翰林皇家画院的作品引来观摩学习的人众多,当然也有了绘画艺术标准。现在反观体制内的文化人,逍遥自在,领着高薪也不满足,利用官办平台捞取好处,少数艺术无德的艺人横行艺术市场,搞怪、丑画、丑书背离传统文化。而倡导中华传统绘画受到压抑,成了落伍保守者,艺术之美、雅气静气、诗情画意作品没有市场。反观都是火气的红山画、金山画及无品的照片写生画,这些俗气的行画充斥着眼球。</p><p> 书画摆地摊告诉人们一个信息,书画这碗饭确实不好吃,养家糊口更难。近期国外有对艺术家收入有过考察评估,结果是艺术家靠卖画收入很低,稍好一点也是有其他活干着。其实画家一生不易,文革时期有的老画家一家人吃饭都解决不了,改革开放时有人请老画家出来吃饭是非常高兴的事。从老一辈书画家辛苦劳作上看,画画这个行业可谓是高风险行业,一但入行穷的多,一生去追求很难摆脱困境。当今靠画卖到上亿资金的也只有范曾等几个人,这里面还有炒作虚假的信息,成功能有几人?有人会说我为艺术不为钱,我说:为艺术也离不开一家人生活。反观其他行业致富干万富翁多入牛毛,更不要说亿万富翁有多少,某女影视名星䃼税一次拿出八个亿,让美术界蒙羞,因为没有一个画家能有这么多钱。</p><p> 当今靠炒作离不开拍卖,一些人能拍到高价都是炒作高手,已不是画家了,作品谁拍价最高谁就是当今有影响的“人物”。这些人唯利是图,已没有道德良知,和奸商没什么两样。</p><p> 画画圈里乱象丛生无法描述,尤其是官办机构,所以吴冠中先生说:体制内的美协和画院是不下蛋的鸡,作品也是艺术垃圾,在艺术家中也只有吴冠中先生敢这么说。</p><p> 许多人盲目投入到美术行业,其实学习书画就是培养自己艺术素养和艺术品徳,自古以来绘画讲究天分,还要从小培养,许多人四十岁以后学习绘画,只当个爱好挺好,可别当赚钱养家糊口,耗费精力,搭上十几年的时间一事无成,就挺可悲了。老一辈画家经验告诉我们绘画就是一个爱好,成名者必经是少数,大多都付诸东流。体制内的人闲玩,有工薪养着,一些人混成所谓的名家只是图个虚名而已,遇到疫情和经济滑坡别管谁的作品,在地摊上也难卖的出。</p><p> </p> <p>马骏:中国山水画院院长,中韩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等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