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员育人,陪伴生命成长

臧真明

<h3>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育人,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每一名教师的育人职责, 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东校区做实做细“全员育人”,让每一名教师成为陪伴学生生命成长的导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h3> <h3>一、双向选择确立师生导育关系<br>以教学班为单元,围绕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以本班任课教师为主,面向全校教职工选聘导师。选聘过程尊重学生的意愿,实行双向选择。每名教师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导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管理、个性化教育的格局。<br>二、落实导师工作目标<br>1、定期和不定期的电话家访,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br>2、导师每个在校周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br>3、导师认真填写《全员育人导师手册》,每学期导师对每位受导学生帮扶记录不少于2次,要写出帮扶的小结反思,撰写不少于一个的育人案例。</h3> <h3>三、评价制度促进导师工作落实<br>1、全员育人工作作为每班每月160元的发放依据及德育处千分制考核。<br>2、评价标准为该级部(大督查+德育处)纪律扣分总数除以该级部教师总数,数值最少的为第一名, 以此类推。德育处干分制考核,按照四维三前置名次+全员育人名次之和排名。<br>3、每班每月160元育人经费计算方式为1-3名的级部按每班200元发放,4-6 名的级部按每班160元发放,7-9 名的级部按剩余经费的班均值发放。<br>4、学校将随时调阅受导学生扣分的教师《全员育人导师手册》,如未填写与该生的谈话记录,视为不作为,将取消该教师当月全员育人经费,并每月校内通报一次。<br>5、教师全员育人工作评价原则。教师每月完成全员育人任务,受导学生数多的为优秀,如学生数相同纪律扣分最少者为优秀,扣分相同的管理工作量大者为优秀(自习值班、午晚休值班、大督导值班等)。<br>6、教师每月发放育人经费的计算方式为,级部按照学校发放的育人经费总数除以教师数(剔除当月不作为教师)计算,级部内教师前1/3上浮20%,中1/3平均,后1/3下调20%。<br>7、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价,每学年评出若干名“校级优秀学生导师”,并享受校级综合荣誉。各级部评选优秀数的计算标准为工作总评1-3名的级部按教师数20%上报,4-6名的级部按教师数15%上报,7-9名的级部按教师数10%上报。<br>8、导师的考核成绩送教务处记入教师考核总成绩。<br>9、如当月发现某级部超过3名(含3名)教师未落实全员育人工作,该级部此项工作将按倒数第一排名。</h3> <h3>四、收到良好教育效果<br>1.导师制工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br>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顶撞老师,违纪的同学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大了,信心充足,课堂效率提高了。<br>2.导师制工作促进了教师的成长<br>立足学校实际,立足学生实际,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了班主任和导师的育人艺术。教师实现了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的转变;实现了从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的转变。<br>3.导师制工作促进师生感情更加融洽<br>导师经常用谈心形式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师生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长者如父母,幼者如兄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以待。<br>4.导师制工作促进了家校合作<br>导师以电话、家访、书信往来等多种形式与受导学生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长确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h3>

育人

教师

导师

全员

学生

级部

受导

工作

导师制

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