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说:“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思考边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精准高效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满足个性化需求,使学生获得不断尝试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策略意识,实现学科育人的高效益!</p> 聚力教研 共同学习 <p> 5月21日,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练习设计如何精准高效”的主题教研,旨在进一步探索练习设计的路径、策略,切实提升练习实效,促使数学课堂更高效。</p> <p> 云苑路小学数学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观看、学习。</p> 结合实际 深入研讨 <p> 随后根据教研部的引领,积极开展为期三周的“低年级练习如何精准高效”主题教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p> 教研课展示 <p> 本次数学组教研活动共有四位老师进行练习专题教研课的展示。</p> <p> 秦祎伟老师首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加减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秦老师十分重视对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以及策略和分析方法的训练,将情境问题转化成直观图,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也逐渐意识到认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重要性。</p> <p> 张洋老师执教的《加减两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关注对学生读题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收集有效数学信息的习惯,通过数量关系与信息的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使学生在读题的同时加强对信息和问题的理解,从而更精准高效解决实际问题。</p> <p> 孙冰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关注教学细节,结合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充分说笔算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反复说的过程中,有效进行计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路,掌握算法要领。</p> <p> 李雅青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流程完善,知识点突出,将抽象的计算练习与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关注竖式计算练习中的三点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计算的过程和方法。</p> <p> 当天恰逢督学曹校长、邓校长来到我校进行常规教学督查,两位督学在雷校长、张主任的陪同下深入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参与了青年教师李雅青的数学常规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进位)》的学习。课后评课中,两位督学肯定了李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充分的课前准备、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细致的点拨引导,随机抽查了李老师的备课、作业、听课记录、业务摘抄等资料,并鼓励李老师在课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来讲解思路、多动手操作、进行练习。</p> 教后研学反思 <p> 针对本次观摩的四节练习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利用放学后时间积极教研,一起探讨对精准高效练习的理解,分享听课收获,讨论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p> <p>【李雅青】</p><p> 练习设计如何精准有效在我看来:</p><p> 一、设计情节要具有连贯性;</p><p> 二、教学内容要具有整合性,站在思维思维统合的高度设计问题。贯穿前后知识。</p><p> 三、练习要具有代表性,选择的题目要具有典型特征和举一反三的意义。</p><p> 四、语言要“精”,即语言概括、直观、完整、丰富;</p><p> 五、问题的互动性,教师要善于追问,引领学生思考,深层挖掘题目内涵。</p><p><br></p> <p>【南雪】</p><p> 秦老师利用猜猜数量变化这类问题进行创意趣味导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找题目中的关键词,猜猜“数量变化”,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通过联系新旧知识,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四个步骤。</p><p> 在练习的讲解中,有些练习题简洁摘录信息,有些则借助流程图、图文结合、直条图、表格等等,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整理条件、分析问题的能力。</p> <p>【吴子为】</p><p>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习内容有合理性的评估,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让学生高效练习,就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点对点加强辅导,采取多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多说,多练。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采取奖励对策,或者增添趣味性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 <p>【秦祎伟】</p><p> 灵活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能更好的达到高效练习。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老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走数学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可以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节课中,老师就可以通过画图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练习的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p> <p>【张黎】</p><p> 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教学把分析数量关系看作重中之重,而“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说情节,题目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以致数量关系的分析被淡化,这是造成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利用主题图的直观,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完整表述,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可适当增加纯文字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p><p> 练习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中,先口算,再笔算,复习再现笔算减法的法则,并与不退位减法进行对比,接着进行辨析练习,最后是两位数加减(进退位)混合练习,这样的练习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层层渐入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p><p> 练习题的设计应能体现分层要求,既有基本题材又有拓展题材,让后进生“吃得饱”, 又让优生“吃得好”。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任何时候,任何班级,都会有差异。在练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p> <p> 本次“高效练习”的主题教研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比较有目的、有实效,能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p> <p>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长期地努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数学是人人必需的学科。我们云苑路小学数学团队在今后的主题教研活动中,将继续努力做到有学、有思、有收获,发挥教研最大效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