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 重放异彩 ——浦江饭店的前世今生

黎星

<p>  浦江饭店的标志性景观——礼查厅,是一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厅,曲线优美的大提琴形状条木镶嵌地板、拱形彩色玻璃窗和罗马柱构成了优美典雅的展览环境。它是上海最早举办交谊舞会的场所。</p><p>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此主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给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br></p> <p>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当时上海开埠只有三年时间。英国商人阿斯脱豪夫·礼查(Richard)在英租界与上海县城之间、今金陵东路外滩附近,兴建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旅馆,名为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礼查饭店)。这是上海最早的一所西商饭店。1856年,苏州河上外白渡桥的前身“韦尔斯桥”建成,1857年,礼查看好此处的发展前景,将礼查饭店从原址迁移到这里。19世纪后期,礼查饭店也是中国最早接受现代事物的场所:1867年,该店在上海最早使用煤气;1882年7月,在此安装中国首批电灯;1883年,这里成为全上海最早使用自来水的地方。</p> <p>  1907年(清 · 光绪三十三年),礼查饭店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它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及远东最豪华的饭店之一。</p><p> 1949年上海解放以后,饭店最初仍由英国人管理,1954年4月19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1959年5月27日,礼查饭店更名为浦江饭店正式对外营业,负责接待外籍和华侨旅客。</p><p> 1988年,浦江饭店随上海大厦一同划归上海衡山集团。2002年经重新装修后恢复开放。</p><p> 如今这座经历了历史变迁的百年老店,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历史痕迹。她犹如一座历史丰碑巍然屹立,向人们诉说着她的前世今生。</p> <p>  浦江饭店是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上的酒店,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窗口, 也是上海走向世界的初始舞台。</p><p> 敢为天下先,不仅煤气、电灯、自来水最早从浦江饭店诞生,而且还创下了许多中国之最:</p><p>*中国出现最早的马戏团演出</p><p> 1882年,西方马戏团在上海最早的演出就在礼查饭店;</p><p>*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p><p> 1901年,上海第一本电话名簿礼查饭店电话号码“200”,这是上海最早使用的现代电话;</p><p>*西方半有声露天电影首次在这里亮相</p><p> 1908年6月9日,声形兼备,光电并茂的半有声电影温文尔雅地首次在礼查饭店花园亮相;</p><p>*中国最早的交谊舞会在这里举行</p><p> 1897年11月5日,为恭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在礼查饭店举行了隆重舞会;</p><p>*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这里成立</p><p>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内开业。</p><p>*首家国家级证券博物馆诞生在这里</p><p> 2018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证券博物馆——中国证券博物馆在上海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揭牌成立。</p> <p>  中国证券博物馆是2018年1月经中央编办批准、由中国证监会在上海设立的全国性行业博物馆,是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p><p> 中国证券博物馆是面向全国的证券期货文物藏品收藏展示中心、金融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和金融证券知识教育中心。充分展现了我国证券业改革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资本市场建设发展成就,记录、传承和普及金融证券知识文化。</p> <p>  博物馆里展出了证券业在上海的萌芽和发展,从第一张股票到第一家证券公司,从上交所开市到如今各种板块的市场,今年恰逢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三十周年,这短短三十年里,资本市场在中国,从上海这个地方逐步萌芽直到现在走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大舞台上,真的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p><p> 证券博物馆以“三个为主、三个兼顾、三个功能”界定业务范围与功能。藏品以股票、期货、债券、基金、期权等市场相关藏品为主。时间以改革开放以来证券业发展的当代藏品为主。空间上以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历史发展成果为主。</p><p> 场馆内有历程展内景(孔雀厅)包括当年交易场景还原。文化展内景(礼查厅)里面有各个国家的交易所送来的纪念品。精华内展景主要是一些历史实物票据的发展过程等。</p> <p>  进入中国证券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楼孔雀厅,日出江花红胜火——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历程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资本市场应运而生。30年来资本市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关系愈加紧密,不仅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和跨越式发展,也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在大厅的一角,一个模拟展示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柜台逼真形象,引人驻足。1984年11月14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代理公开发行上海飞乐音响有限公司股票,是我国第一家代理公开发行股票的金融机构。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以挂牌方式代理买卖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只股票,实行现金交易,按成交额收取3%的代理手续费,是我国的第一家股票交易柜台。当天9点,静安证券事业部正式营业,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开盘价分别为55.6元和54元,全天共成交8万元。模拟柜台再现的便是当日股票交易的情景。</p> <p>  在展馆中间显眼位置,邓小平接见范尔霖实景复原。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率领的美国证券代表团,并将一张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给范尔霖,该举动是对我国刚起步的股份制改革和尚处于萌芽期的证券市场的极大肯定,向全世界传递了我国将发展证券市场、推进股份制经济的信号。</p> <p>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锣</p> <p>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市锣</p> <p>  展厅以场景还原、实物陈列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形式,浓缩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不平凡历程。特别是展览用艺术形态复原了不同时期股民们的炒股状态,有的用BP机、有的用大哥大、有的手写记录买卖信息,仿佛时间又把参观者带回到了那个特殊时期。</p> <p>  位于二楼礼查厅的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与“一带一路”交易所文化展上,中心区域展柜陈列的世界各主要交易所及世界500强公司的股票,让参观者无不大开眼界。</p> <p>曲线优美的大提琴形状条木镶嵌地板</p> <p>罗马柱</p> <p>拱形彩色玻璃窗</p> <p>风景这边独好</p> <p>拾级而上</p> <p>  除了展出关于证券文化和证券历史的实物和丰富史料,中国证券博物馆所在的浦江饭店,还因下榻过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以及不少中外名人而著称。在三楼展厅,参观者亲身体验了当年周总理在浦江饭店下榻的环境,生动的图文也向参观者展示了周总理不平凡的革命领袖生涯。</p> <p>  1973年9月,周恩来、邓颖超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上海。那天上午,周恩来来到上海大厦18楼等候外宾,在贵宾室,他走上外边的阳台,俯视着黄浦江和外白渡桥,旁边有一座英国式的老建筑,是浦江饭店。周恩来告诉上海陪同人员:“过去这里叫礼查饭店,是公共租界里一座比较豪华的饭店,我在这里住过,那还是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以后……”周恩来讲起了一段尘封40多年的往事:“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胜利以后,蒋介石叛变革命,当时的形势很紧急,根据党组织的决定,我和邓颖超住进了礼查饭店”。</p> <p>  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礼查饭店是世界各地的名人来到上海后钟爱的下榻地,他们包括:英国爱丁堡公爵、美国南北战争中著名的五星上将、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Ulysses S. Grant,1879年入住礼查饭店410房间)、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1920年)、科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喜剧大师卓别林(1931年、1936年)、《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夫妇(1931年)等。</p> <p>饭店对面是俄罗斯驻沪领事馆</p> <p>  三楼中庭的锦上添花万象新——湘财历道藏品精华展,观者更觉耳目一新。这里保存了一张目前所能找到的中国发行最早的、开平矿务局的股票。这张股票发行于光绪七年(1881年),当时原件是手写的,极其珍贵。</p> <p>  中国证券博物馆以丰富、生动、详实的图片、实物以及历史记忆等宝贵素材,让公众了解证券行业发展的流金岁月,并以此来普及和弘扬证券文化。</p> <p>  倘佯在中国证券博物馆,生动形象的情景再现无一不是在将中国证券的百年文化娓娓道来;千姿百态、内容各异的证券票据仿佛在向人们徐徐述说着华夏大地曾有过的盛世繁荣景象,以及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华经济的崛起。</p> <p>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这座饱经风霜洗礼的百年老店,如今正褪去曾经的奢华,而华丽转身,重放异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