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一位肝功能异常的肥胖病人来消化门诊咨询。李主任建议他做超声波及脂肪肝定量、肝纤维化检查。超声波检查大家都知道,但脂肪肝定量、肝纤维化检查许多人都不太了解。于是写出科普一下。</p><p><br></p> <p>正常人肝脏中正常人肝内脂肪占肝脏重量的2%~4%,当脂肪的积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肝组织中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沉积时称为肝脏脂肪变。超声波是肝病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是肝病患者常用的辅助检查。脂肪在超声波下的回声与正常肝组织相比,回声相对衰减。因此,超声波检查可以用于脂肪肝的诊断。但是,仅凭肉眼观察超声波的回声,受操作医生经验的影响很大。而且,当肝脏内的脂肪堆积<30%时,超声波往往很难检测出来,也不能准确地为肝脏内的脂肪定量。</p> <p>于是,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把肝脏内脂肪组织在超声波下回声衰减的情况转化成一种反相射频信号的参数,使肝脏内脂肪堆积的情况能够比较准确地以参数的形式反映,实现了对肝脏脂肪变的定量检测。可以检测出10%以上的肝脏脂肪变,有利于发现早期脂肪肝。</p> <p>经过检测,这位患者肝脏脂肪衰减参数为358dB/m,说明他的肝脏存在重度的脂肪肝。</p> <p>河南是乙肝大省,肝炎患者较多,常见的肝炎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它们有慢性迁延的特点,肝脏炎症时间久了就会刺激肝细胞内产生纤维组织,纤维组织越生越多,就有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形成。因此凡是有慢性肝炎的情况下,不管肝功是否正常、彩超是否正常,都要定期做肝硬度检测,及早发现肝硬化存在的可能。另外对于已经形成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患者,在服用抗肝硬化药物之后,也要每半年定期监测一次肝硬度值,通过肝硬度值的变化情况,来间接推测肝内纤维化的降解程度,从而判断抗肝硬化药物是否有效,也可以判断需要口服抗肝硬化药物的疗程。</p> <p>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细胞的损伤如果长期、持久的损伤均会导致肝硬化,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首先慢性肝炎,其次肝纤维化,最后达到肝硬化。用肝组织活检的方式判断肝脏的疾病状态,但这是有创的检查方法,还有术后出血的风险,不被广大患者接受。肝脏瞬时弹性测定检查,通过对肝脏硬度值的检测,基本可以替代肝组织活检,判断肝脏实际的病理状态。当肝脏硬度值检测结果小于7.3时为正常,当检测值在7.3-12.4时为肝纤维化,当检测值大于17.3时为肝硬化。还要结合临床其他指标检测结果,共同判断分析肝脏的病理状态。</p> <p>肝脏纤维化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损伤。对于患者来说,通常都是由肝脏纤维化逐步向肝硬化、肝衰竭转变的一个过程。</p> <p>肝纤维化检查是通过体外探头形成冲击波来探查冲击波返回的程度从而来间接判断肝脏的硬度。以上健康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到消化科进行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p> <p>FibroTouch作为完全无创的肝脏健康检查设备,在一次检测中能够为被检测者提供:1. 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定量结果;2. 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定量结果;3. 超声影像检测的肝脏形态,从而实现肝脏病变的早测定、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p><p>检查的适应人群</p><p>1、普通人群的肝脏情况筛查;</p><p>2、评估各类代谢综合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所引起的肝脏损伤。</p><p>3、疑似肝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寄生虫感染导致</p><p>的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p><p>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人群的肝脏纤维化诊断;</p><p>4、肝病(同上)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快速测量;</p><p>5、肝病(同上)治疗效果的全过程跟踪;</p><p>6、各类肝硬化并发症的预测;</p><p>7、评估长期药物治疗所造未约肝损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