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路

emeraldcy

窗外的鹅掌楸已经不以橙黄“灯笼”示人,而是在夏日的惠风里,自由地泼洒着浓绿;屋里的“小方柱”加湿器孤军奋战,孜孜不倦地向空气里托出小水珠,与北京的干燥搏斗;提笔的此刻,我突然发现自己两天没有给爸妈打电话了,想来好像是缺了“成府路”,工作日的成府路,会让我想起电话这事儿。<br><br><div>从更北处的回龙观东大街到偏北处的五道口,这是我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必经的路——北京地铁13号线,日载客80万左右,我每日见到的旅客不过几百人,一来,它有17个站,但是我只经过霍营、回龙观、龙泽、西二旗、清河、上地、五道口站;二来,我只是上下午各乘一次;三来,它采用6节编组准B型列车,我每次只待在它某一节车厢的某个坐位上。车上七成是30岁上下的城市工族,八成手里托着一部手机,在时间的缝隙里学习或者看新闻(以下抓拍的是一位小哥在忘我地练习英语发音),我的时间切片里不时看到大叔、大妈相互说着话,偶尔看着窗外,还有眼睛里充满好奇的市外旅客。</div><div><br></div>某天我作了个小尝试,手捧一本书,以往令人烦躁的铁轨轰隆声、呼啸风声都当作了背景声,上车打开书页,下车合起,加上零碎的排队时间,每天可以粗读2w字左右,因为这个,我迫不及待地想上班,按耐不住地想下班。<br><br>我的地铁路线终点是五道口(因是京张铁路从起点丰台站开始的第五个主要道口,得名),外观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商贸区,每日地铁口熙熙攘攘。如果著名,可能是因为周边高校云集,北大、清华、北语、北航、北林、北农等都在附近,教育资源丰富,有的地方房价到了10万一平,被人们调侃为“宇宙中心”。<br><br>下了五道口,踏上东段成府路,将看到各类商铺林立,除了服装、眼镜、手机店,还有八方美食,重庆火锅、韩国烤肉、潮汕砂锅粥……门面完全不够,店铺延伸到几条巷子里。神奇的是,这里竟然能看到多年前的高架线,上面还有可爱的风速仪,四只半球,冬天很安静,此时风风火火地转起来了。过了红绿灯就能看到路旁高大挺拔的杨树,树皮白净,枝叶清秀,它们为小橙、小黄、小青单车送来绿荫~<br><br>前半段路对自己刚刚所读的内容作一些回忆,后半段路,给爸妈拨个电话,不偏不倚,一人一天,以五道口的喧嚣为背景声,爸妈听到了我的一段生活。按照大脑发展规律,衰老是必然的,古人少有阿尔兹海默症大多因为其他疾病提前于阿尔兹海默症爆发,但是老人接受新信息,多使用大脑思考,则能够延缓衰老。我把爸妈当成了分享者,顺便给他们不同的信息,不过也常常是自嗨。<br><br><div>随便截取一段日记:</div><div><br></div>今天把《大脑的故事》看完了,更让我坚定了这样的想法,仅仅是地铁的时间,每周可以粗略阅读15万字左右,当然,如果要回味的话,可以再回看一周时间,而且,这个时间很值得,我们常常贪多,却忘记了问自己:有什么新的体验和思考?<br><div>晚上上了地铁,看完主体内容开始看后面的单词表和名词解释,比如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作者经常提到的使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来看大脑的反应,这是一本书的子模块,如果在这本书里获得了深刻理解,那么在另外一本书里就会被定义成熟悉概念,阅读增速。轰隆隆的地铁混响成了我的阅读背景声,让我觉得安静满足。出了地铁站,看到一群年轻人在五道口美食巷子口戴着口罩,他们大声叫着,挥手告别,想当初,三月刚到北京,这里几无人影,冷冷清清,如今又是热闹繁华。</div><div><br></div><div>拨了大大的电话,告诉大大,我看完了一本书,把书里经典的切叶蚁“涌现”原理、人类造机器人的历程、庄周梦蝶和超人类虚拟现实都跟大大分享了,大大真是个好听众,中途,回应“哦”“哦”“这样啊”,末尾发出灵魂拷问:“你讲的这个好像跟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我说:“啊,你不觉得人的大脑很神奇吗?好吧,你最近忙什么啊?”大大说:“卖毛豆。”我问:“多少钱一斤?”大大说:“四块。”我说:“哇,好贵啊!加油,多挣点钱,借一点给我,过两年我再去读个书啊!”大大说:“好啊!”</div><div><br></div>这是一条很好呼吸的路,很平常,很有营养~<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