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琦的雲顶脚下的美篇

陈景琦

<h3>我们单位在小云顶上活动,兰天和流动的雲,黄灿灿的油菜花,红色在其中特别的艳。</h3> <h3>小树丛中溪水缓流,有鸭摇摆下水。小树上常掛着谷草,一次见树上栓着一小破罆,发现里装一去世的猫,心里不舒服。后才知这是风俗。</h3> <h3>八零年夏天,我和夫人带着隽儿爬峨眉山。在洗象池租大衣亱息偏楼的过廊。第二天上半山腰回头画洗象池。心有成竹所以纸筆一动一口氣呵成。原画已经赠送來我家玩的袁伯伯,陪同袁伯伯来的还有伯妈。那时的二位老人已是七八十岁居然搭我的摩托从厂回宿舍。想起后怕。</h3> <h3>小桥流水人家,一幅浪漫而朴素的画面。她其实就在分厂的侧后,沟里可以扳螃蟹捉小蝦。由于污染的原因,据说沟里也没什么了。现在厂已停产十多年了,估计生态应恢复正常了。</h3> <h3>厂油庫后面的山,画此画是因为天空中的云太美了。高庶绩老师讲:云是一幅风景画的灵魂。</h3> <p>六九年在我们将毕业分配前被安排到攀枝花修铁路。当时此地号称军民十万,五一通铁路、出铁。果然这一宏伟计划被实现了。來剪彩的中央领导有吴法宪等,我们学生被命令呆营房,以免发生意外。在渡口(攀枝花)我们每天的工作,是在铁道兵軍宣队的领导下安排任务。舖道渣、抬枕木、挖函洞、抗支撑园木等。图中的桥是我们驻地附近的金沙江大江,江边上有座水泥厂。</p> <p>我们是三线厂,厂址在金堂县龙威公社天乐村。在厂周圍便是农田,这种場面经常可見。在建厂初期,为了强调工农一家人,工厂是敞开的没有围墙,社员会牽着牛参观厂房。想想都不可思议。</p> <p>我读书的时候参加了校美术隊。隊员们集中住,以便相互学习。这幅重大民主湖就是当时画的。我们队的辅导老师是原髙年级的老队员,他们是王克让、高敏、陈梦龙。</p> <p>在攀枝花修铁路时的驻地附近写生。</p> <p>这幅是四川黄龙溪写生。据说这条大河可是原成都到武汉、上海的水路。景德原电视设备厂离这儿不远。他们礼拜休息赶埸就坐厂車到这儿。</p> <p>这是分厂背后一农民院坝的水井。由于扛杆原理加上配重,从井里打水就省力多了。</p> <p>七二年、分厂油庫发生火灾、厂里县里市里來了不少的救火車参加滅火,但火势太大燃烧了半天才熄灭。全厂的青工都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滅火行动。怕油庫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消防指揮参与救火的青工努力搶救搬出附近农舍社员的家拾,包括床拌桶櫃子米捅等。……。这幅画是第二天补画的。</p> <p>海南琼海潭门漁港写生,写于2015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