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类世界,无论哪个种族,那种语言都能发出一个相同的音符“妈妈”。被称呼为妈妈的这个人,就是自己最亲爱而慈祥的母亲,伟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而朴实的农村妇女,七岁时其母去世,她父亲多次被抓壮丁,躲壮丁,一年到头没有几天在家。母亲只好跟着她的伯父母生活。伯父母无儿无女,也希望有个孩子,同时伯父母家境贫寒,母亲从小就担当起几乎全部的家务,砍柴作饭,放牛,纺纱,种菜样样都干。就这样年复一年,母亲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掌握了不少劳动技能。可以说勤劳伴随着她的整个人生,直到81岁高龄,母亲还自己种油菜、黄豆、花生等作物,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让她住在儿女家或到城市里生活,她反而感到很不习惯,很不安心,非常惦记家里的事情,天天想着要回家,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她就象一台永动机,永不停息的不知疲倦的转动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和父亲一起种的粮食,产量比别人的都要高。母亲的饭菜,茶什手艺也都很好。她饲养的鸡、鸭、猪都很兴旺,各种菜蔬瓜果也都有较好的收获,所有这些家庭副业就是全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p><p class="ql-block"> 母亲沒有上过一天学,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但是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各种收支帐目管理得清清楚楚,家中的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屋里屋外,房前房后收拾得干净利落。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好一世穷,这句朴实的语言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母亲沒读过书,更不知数学算术的运算法则,但是她有惊人的心算口算能力,有一次买布付款后,她说多交了8分钱,卖布的人打着算盘重新算了一遍,果然多收了8分钱,充分展现了母亲的精明和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个苦命的人,一生中经历了很多磨难。幼小的年龄就离父丧母,跟着伯父母艰难度日。成年后,在解放前两年,和我父亲结了婚。父亲家里也不富裕,我祖父是个打匠,成年累月在外奔忙,卖武营生。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父亲肩上,好在父亲还读过两年书,识得一些字。这样的两个人组成的家庭,几乎是一贫如洗,全靠自己用勤劳的双手白手起家,只有同心协力往前奔。解放后,父母带着我到了离家30多里路的姚家冲,开荒种地,帮人打短工,辛勤的汗水,使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在两年的时间里,粮食,棉花,油料样样都有,加之在镇上卖些柴禾,已经是丰衣足食了,土改那年,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兴食堂,修水库,搞深耕,炼钢铁,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社员们不仅白天要出工,晚上还要加班干。母亲也是一样,每天晚上都要出工,一天晚上收工回家,刚要推门进屋,看到我的二弟坐在地上,借着月光朝门蓬外张望,母亲顿时辛酸不已,泪流满面。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是如何从床上掉下来,又爬到大门口的,我却全然不知。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长,也搞了一些浮夸和瞎指挥,几年前我回家乡,一个老人对我讲,那时候你父亲历害得很,硬要我打赤膊挑土,表现大跃进的冲天干劲。</p><p class="ql-block"> 1959年开始,三年自然灾害。1960年10月,开展整风整社运动,反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上面派来工作组,父亲和一批基层干部被集中关押,由基干民兵拿着马刀看守,不准回家,不准外出,交待问题,开社员大会批斗,和地富反坏右一样对待。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人们也显得冷酷无情。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还要往返大队部几次给父亲送饭,我也多次给父亲送过饭,因为队里还要强迫母亲出工。别人休息,母亲还要顶风冒雪给公共食堂砍柴,一天两担柴。母亲身材矮小,百十斤重的柴禾挑在肩上,压得腰也弯了。就这样,母亲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度过了那个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冰雪消融,大地回春,父亲被放了回来,不久提升为大队干部,我们才重见天日,扬眉吐气。从那时起,父亲的工作作风有了较大的转变,谨慎多了,低调多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中生育了七个子女,其中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可谓儿多母苦。家里人口多,年年都是超支户,挣的工分不够,只得挂往来帐领回口粮。母亲想方设法,尽量让我们吃得饱一点,穿得好一点,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还能给我们传授不少知识,讲明很多的道理。比如夏天乘凉,母亲一边给我们扇着蚊子,一边教我们认识天上的星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我由衷的感到母爱的温馨,身心格外爽快。母亲总是以朴素的感情撫育我们成长,教导我们什么都要靠自己,不要靠别人,不能要别人的东西,看到别人家里吃饭要走开,不要望着人家,这些朴实的语言,培养了我们高尚的品德。这个高尚品德,从父亲母亲到我们都是一脉传承的。父亲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几十年,从未贪占过集体的财物。父亲不仅对自己,对我们也一样严格要求,我上中学后,父亲教育我不但要努力学习,还要提高思想觉悟,懂得党的方针政策,组织上要求进步。我遵循父亲的教导,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初中二年级加入了共青团,当兵第二年加入了共产党。1970年,和我一起当兵的胡三民考上了飞行员,我们是一个村的。部队去外调的两名政工干部,吃住都在我家,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回部队后,有一次我见到了他们,跟我说,我父亲的思想非常先进、进步,大公无私,工作积极,真是基层组织的一名好党员。这是历史的评价,是父亲一生的政治结论。</p><p class="ql-block"> 夫唱妇随,母亲也知道,如今社会进步了,孩子们必须要有知识,她省吃俭用,供我们一个个上学读书,上到哪里就供到哪里,考不上还可重复读重复考。记得我上高中时,家中己困难到极点,第二学期开学时,我空手去报到,班主任说,沒交钱注不了册,还是回去想点办法。第二天,我又步行90多里路回家,母亲东借西筹,搞了10元钱,让我上学去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己经三年多了,今年农历八月初六日,是母亲诞辰90周年,她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87个寒暑春秋,经历了无数的雨雪风霜,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她和父亲一道,为我们熬尽了毕生的心血。春蚕到死絲方尽,蜡烛燃尽泪始干。这也是我的父亲母亲的真实写照。父母一生携手几十年,沤心沥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哺育我们进步成长。今天,我们兄弟兄妹虽然不是也不可能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也算是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没有辜负父亲母亲对我们的深切期望,这也是儿女们给父母的最大宽慰。</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于长春</p> <p class="ql-block">1999年9月母亲70岁照相</p> <p>1999年9月一天的清晨父亲在大堰边留影</p> <p>1999年9月父亲、母亲合影</p> <p>1999年9月母亲和两个女儿照相</p> <p>2004年10月在长春</p> <p>2004年10月母亲在长春和长媳、么女照相</p> <p>2004年10月母亲在长春伪皇宫和长子、三子、么女照相</p> <p>2004年10月在长春参加长孙婚礼</p> <p>祖、孙三辈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