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p><p> 一一 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古生村,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白族自然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民居古朴,街巷整洁,绿树成葫,溪水环绕,古桥、古庙、古树、古戏台历史久远,古色古香,到处洋 溢着浓浓的历史文脉、白族特色和乡土气息,一派千年古村风貌</p><p class="ql-block"> 古生村不仅自然风光绮丽,且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文物古迹众多,有建于明代的海福寺、水晶宫、凤鸣桥和建于清代的古戏台及龙王庙。一个小小的自然村,竟有如此众多的古迹,实属罕见,说它是洱海边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也一点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古生村隶属于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东临洱海,西接大丽路,南与新溪邑村接壤,北靠苍山十八溪之一的阳溪。439户人家,1842人,白族占98%。是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村落。村庄延洱海而建,从南至北,蜿蜒二里。</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由于加大了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和湖滨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小街小巷变得更美了,使这个千年古村充满了勃勃生机,每年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p><p class="ql-block">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生村考察走访时深情的说:“我是第一次到大理来,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理这片热土的高度赞誉和眷恋之情。</p><p class="ql-block"> 2020 年6月8日,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应古生村聆海佳园客栈老板何利成兄弟的邀请,光榕大哥我俩来到古生村做客。我虽然多次到过古生村,但都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这次我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利成兄弟的陪同下,在光榕大哥的带领下(光榕大哥当年曾在这里下过乡,呆过三年,近些年来不时回村故地重游,故对古生村熟门熟路,不时为我讲述当年的一些趣事和村里及洱海的变迁),慢慢品游古生村的神韵与风采。说实话,古生村还真值得住下来慢慢品游</p> <p>古生村全貌,一个字~美(图片来自网络)</p> <p>村西进村入口处,桥的西面为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村中心广场上,建于前清时期的古庙、古戏台,古朴典雅。历时200多年,饱经沧桑,经历了多少历史风雨,如今依然保持完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古生人的从善如流</p> <p>以下三图来自网络</p> <p>村广场中央,300多岁的大青树树高数十米,树冠十余米,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树杆粗壮,绿叶成荫,是古生村村民茶余饭后休闲摆“龙门阵”和辟暑纳凉的好去处</p> <p>村中潺潺小溪,清辙见底,着实让人想捧起来喝上一口</p> <p>远近闻名的凤鸣石拱桥跨越村北的鸡鸣江(苍山阳溪)两岸。是清朝和民国时期该村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2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不朽的灿烂文明和历史积淀。凤鸣挢外形壮观,气势磅礴,如同一道靓丽的彩虹飞架南北,连通古往今来多少趣事。漫步桥上,古时繁荣景象如历亲身,仿佛时光倒流,情景再现,让人浮想联翩</p> <p>白族传统建筑中的照壁,青瓦白墙,古色古香</p> <p>宽敞整洁的村庄道路、街巷</p> <p>此图取自古生村展览室</p> <p>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王庙观景台,看到湖水荡漾,苍山云绕,在与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该图取自网络)</p><p> </p> <p>观景台东沿是一排大理石栏杆,凭栏远眺,观洱海碧波万顷,波光粼粼,清风拂面,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p> <p>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嗨一个</p> <p>由于枯水期的原因,洱海水位与习近平总书记来时明显下降,露出的大片卵石,成为游客拍照戏耍的好场所</p> <p>海天一色,如此美景,我也嗨上一个</p> <p>古生村的湿地公园既是保护洱海水质的一道屏障,也是一道靓丽景观,同时又是侯鸟的天堂和栖息地(此图取自网络)</p> <p>洱海清清洱海宽,天水一色,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湖边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静静的坐在湖边,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水波荡漾。任清风拂面,好不惬意</p> <p>洱海边树木繁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延着林间小道漫步湖边,要多惬意有多惬意</p> <p>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距离洱海边不到30米。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建筑,青瓦白墙,雕梁画栋</p><p>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德昌家庭院,看到如此建筑,院内干净整洁,花木繁茂,生机勃勃,李德昌一家四代同堂后十分高兴,说道:“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古生村和李德昌家由此一举成名,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极大地带动了古生村的旅游产业的发展</p> <p>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生村李德昌家与部分村民亲切交谈(图片摄自古生村展览室)</p> <p>李德昌家的堂屋正中,拱桌上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与部分干部群众的合影照</p> <p>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座过的藤桌边,我也来沾沾总书记的阳光雨露和福气,拍照留念</p> <p>正在建设中的洱海生态廊道,待完全建成后,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是洱海保护休系最后一道污染栏截防线,同时也是一道靓丽的环海风景线。届时,邀上三五家好友,或骑行,或步行,来一场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别样的绿色健康生活</p> <p>与李德昌家一墙之隔的聆海佳园客栈,是古生村唯一的一家客栈。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生村到访和接见过的第二家古生村村民。老板何利成,52岁,精明谦和,典型的白族汉子。 聆海佳园客栈,背靠苍山,面临洱海(距洱海不到30米),真正的海景客栈。自然环境优美,小院内花木郁郁葱葱,清幽宁静。置身其中,放眼波光粼粼的洱海,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涛声和那悦耳动听的蛙鸣鸟啼,好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对于生活在车水马龙,喧嚣烦乱的城里人来说,无凝是一种诱惑和向往。周未或节假自,约上几家好友,到客栈小住两三日,看看海,看看日出日落,听听风,叫听海浪声,听听蛙鸣鸟叫,放松心情,无疑是一种享受。这与到国外,省外动则成千上万的休闲度假相比,既实惠又实在。</p><p> </p> <p>习近平总书记在客栈门口亲切接见老板何利成。图片由客栈老板提供</p> <p>聆海家园客栈老板何利成接受媒体采访</p> <p>参加央视综艺节目</p> <p>客栈内外,环境幽美。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住进客栈,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醒来,静静趟在床上,听着窗外清脆悦耳的蛙鸣鸟叫,嗅着满院的芬芳,那是一种多么安逸而又惬意快乐的生活</p> <p>客栈房间布局宽敞明亮,干净整洁</p> <p>光榕大哥我俩在古生村的一天,受到了聆海佳园客栈老板一家的热情款待,品尝了正宗地道的白族火烧猪生皮和洱海酸辣鱼。利成兄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五尾一斤以上的洱海鲫鱼,光榕大哥说:“鲫鱼过一斤,胜过吃人参”,我俩真有口福</p> <p>与客栈老板何利成合影留念</p> <p>古生村的稻田,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比较效益的原因,大理地区好多年未见到水稻田了</p> <p>古生村先后获得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笫五届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云南省民族特色旅游村等光荣称号。中国国家画院《扶贫颂》中将云南大理古生村称之为“中国最美乡愁”</p><p> 荣誉已属过去,如今的古生村、古生人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延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为契机,“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真正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相信古生村的明天会更好,把古生村打造成中国最美乡村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