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性亲师长 , 渴望得到优良的成绩 , 并得到父母的欣赏

冯花昌

<p>2020年06月13日,农历:闰4月二十二日,星期:六,今天:郑州:多云转晴。</p><p><br></p><p>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冯花昌</p><p><br></p><p><br></p><p>每一对“过来”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是和自己“顶牛”、“对着干”,你指东他往西,我大女儿在9岁以后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叛逆给父母顶嘴。你说的什么话?他从来听不进去。目中无人、无所谓的样子、他有他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我们父母不能把他当孩子,也要尊重他,要把它当成小孩于大人的过渡期。</p> <p>你说这样他偏要那样。这种状况大约能持续二三年。这种“顶牛”、“对着干”在一些孩子身上表现的强烈,常常冲起父母的“脾气”或“下不了台”,父母一味地妥协,孩子得寸进尺,因为了解我们做家长的软肋,为人父母忍气吞声,不敢批评他、不敢揍他、过分保护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父母。心理学与生活 , 慢慢无处的道理。</p> <p>在另一些孩子则表现得弱一些,但父母一般都能感觉得到这种“闹别扭”的行为。一旦在学习上形成这种不好的表现方式,便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p> <p>心理学家把青少年“闹别扭”的时期称为“仇亲期”。</p><p><br></p><p>“仇亲”产生的原因是自认为已经成人,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师长的管束。</p> <p>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以及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们渴望得到师长的尊重,而且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也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吐露,这时如果师长不能正确对待,不仅极易引起“对抗”的升级而仇视师长。</p> <p>而且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心理上的闭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跟父母交流沟通说话,跟同龄年龄段的孩子能说到一起,因为他们没有约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用看爸爸妈妈的脸色,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朋友,朋友就是他的同学,拉大师长与交往熟悉人之间的距离。</p> <p>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仇亲期”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p><p><br></p> <p>1、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p><p><br></p><p>在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应注意以下几点:</p><p>①注意倾听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并适时做出关注反应。</p><p>②在观点上要求同存异,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p> <p>同时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以“权威”的口吻压制、强迫孩子遵从所谓的“主旋律”。</p><p>③把孩子看作是具有独立思维、独立行动的个体,给予充分的尊重,是“疏导”而不是教训,尊重孩子会使孩子反过来尊重师长。</p> <p>教训只会带来反感和对立。</p><p>④师长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并不失时机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心理行为上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p> <p>⑤增加孩子在家庭的“参政”、“议政”权,提高孩子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融洽、协调。</p><p><br></p> <p>2、注意身教影响</p><p><br></p><p>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青少年思想单纯、接受力和模仿性极强,如果师长出现与教育行为不相符的表现,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师长的不信任或仇视。</p> <p>乃至心理健康发育。所以,师长在日常行为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p><p>①要做好榜样。言出即行,从我做起。一般情况下青少年都是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评价别人的</p> <p>同时他们也是十分认真和苛刻的。这种“天性”应当引起师长的重视和认真对待。</p><p>②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要对孩子所做的事过分干涉,放手让他独立自主进行。</p> <p>如有些事确实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建议、交换看法等方式方法处理,切忌采取强迫、压制的方式。</p><p>③保留孩子的自由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专制”式的,认为孩子是自己所拥有的,师长对孩子有绝对控制权,而常常侵犯他们的自由空间、不尊重他们的隐私。</p> <p>这种做法只会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仇亲”心理。</p><p>④悉心观察和疏导,平静心态和“脾气”。对孩子的心态和行为要作全面细致的观察和分析,</p> <p>耐心和悦的疏导,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事,既然错事已经出现发脾气或打骂是于事无补的,所以要平心静气引导和批评,避免做出过分的反应。</p> <p>即使是偶然的过火行为,也容易在孩子的感情上留下长期阴影和裂痕,甚至使孩子进一步做出极端的行为而追悔莫及。</p> <p>很多家长对自家的孩子抱有无限的憧憬,最好“进得书房,出得厅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文武双全,能说会唱……”殷切的希望浸染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中。</p> <p>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你见过完美的人么?对成人尚且要求不得,您又怎能苛求一切正处在发展之中的孩子呢?诚然,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远,但一个个孩子就是一个个鲜活的。</p> <p>有着自身独特特点的生命个体,我们是无法定制或苛求的,我们更需要做的其实是发现——发现属于孩子的美、发现属于孩子的妙,并由此顺应他们的天性,陪伴他们成长,让孩子自己知道“我就是最棒的!”。</p> <p>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各具特点。但不管是内向的、开朗的、腼腆的、调皮的……我都喜欢,因为用心和他们交往了,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各自可爱的地方。</p> <p>有的记忆力较好,学东西很快;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画得一手好画(大女儿);有的外表腼腆,内心丰富;有的大大咧咧,乐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有的虽然调皮,却蕴含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善良,喜欢助人为乐;有的很有主见,喜欢为集体做事……没有哪个孩子是一无是处的</p> <p>相信孩子,当然不是简单敷衍地给他戴上一顶顶可能并不切实际的“高帽子”,违心地、虚饰地给孩子以赞美或肯定只会误导了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在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真心地发现孩子的独特或可爱,由衷地表达出赞叹与欣赏,引领孩子真实地肯定自己。</p> <p>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鼓励,他就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容忍,他就学得到耐心。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赞美,他就学会欣赏别人。如果,儿童生活在被接纳的环境,他就学会爱。如果,儿童生活在肯定他的环境,他就学会去爱自己……</p> <p>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早在若干年前就已提出,但真正将它落到实处似乎还需要一个过程。其实,不光是家长,我们很多人仍然常常难易摆脱在教育孩子时候“求全、求满、求多”的心理,总是以自己心里的高标准来加以要求,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望和最适合他/她的发展形式。</p> <p>总是以自己心里的高标准来加以要求,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望和最适合他/她的发展形式。其实,针对不同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引导方法。试想,如果非得把动手能力本来就弓弓的孩子培养成大画家。</p> <p>或硬是要把逻辑能力不强的孩子培养成数学家……这些“宏伟”的目标能够轻易实现吗?这不是想象中花上多倍努力就能够克服重重阻碍那么简单的,一厢情愿的后果可能就是拔苗助长或干脆的南辕北辙。</p> <p>相信孩子,让他/她沿着自己最合适的轨迹成长,你就不会错过本该属于他/她的春之芽、夏之花、秋之果、冬之获……也唯有这样,孩子不但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而且可以体味到成长途中的快乐。是谁说的“自信的女人最美丽”,那么,请相信我,拥有自信的孩子也是最可爱的!</p> <p>想要成为一名高雅有气质的人,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读书,读书带来的改变是由内而外,由里及表的升华。人的内在气质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p> <p>作为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具备这种气质,那么请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我们并不建议孩子过早的读书,因为孩子越小记忆某些东西花的时间就会越长,在广州上班的地方晚上去家乐福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逛累了,商店里有图书馆。儿童教育书,看完以后把它买回来。留着备用。以后有孩子了,把这个知识传给他。当时我的大女儿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他已经错过了年龄了。因为我在广州上班、离家里太远、买了很多书、让我爱人教育孩子。买的书放在家里他连看都不看。等我回来以后书还是新书?当时气得我头冒三丈,这是一个无知的女人。即使记住了也不能理解书中的意思,并且他们的记忆时效非常短,很容易忘记。孩子在两岁左右养成读书习惯是最恰当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总结:<b>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渴望得到爸爸亲密的爱。</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所以无论如何,爸爸们都要记得把心放在家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要总说女人决定家的温度和幸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因为没有一个好丈夫,这一切几乎无从谈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好好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家,应该是你这辈子最好的事业。</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