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陈期登将军故居名卿堂,位于祥华乡福洋村初坑仔角落,虎形结穴,坐向乙辛兼卯酉,建于乾隆年间,是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间古建筑,正在申请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安溪县陈文化研究会摄影师:陈达水 摄</p> <p class="ql-block">修缮前的名卿堂(仅有的一张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春节安溪电视台报道陈期登将军与名卿堂</p> <p class="ql-block">县委史志室领导倪伏笙一行莅临名卿堂考察指导</p> <p class="ql-block"> 原南京军区清江基地主任、上校、向莆铁路副总经理陈火荼先生莅临名卿堂考察指导</p>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生莅临名卿堂参观考察</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珍藏文物:圣旨牌</p><p class="ql-block"> (陈达水 )摄</p> <p class="ql-block">安溪县楹联学会会长陈坤玉先生莅临名卿堂,赠撰並書名卿堂楹联。</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珍藏文物:文史专家蒋滨建先生赠送的典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珍贵舆图,对研究陈期登将军文化和清代福建水师发展史有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珍藏文物:明朝泉州府地图中的安溪县(文史专家蒋滨建赠品)</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征回的奏折</p><p class="ql-block">(陈达水)摄</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珍藏文物:义勇石,重两百八十斤。</p> <p>体验义勇石</p> <p>道光乙未年(1835年),陈期登考中第二十一名武举人。</p> <p class="ql-block"> 去年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征回的同治四年15位大臣,中臣联名举荐陈期登为闽安协左营都司的奏折。</p> <p class="ql-block">同治四年(1865年),15位大臣,中臣联名举荐陈期登为福建闽安协左营都司的奏折显示。曾任闽安协左营千总(正六品)的陈期登,跟随闽安副将吴鸿源,赴浙江平阳县剿办会匪并温州府城解围,战功卓著,同治二年五月初七日,闽浙总督耆龄奏遵开单请奖,以浙江平阳剿办会匪并温州府城解围出力,上谕陈期登著免补守备以都司留于福建优先补用钦此钦遵在案,同治四年,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贾桢,尚书宗室载龄,尚书万青藜,左侍郎崇厚,署左侍郎宗室载鷟,左侍郎毕道远,右侍郎伊精阿,右侍郎彭玉麟,右侍郎桑春荣,武选清吏司掌即员外部崧骏,候补郎中徐鄴,员外郎李宏谟,候补主事恭锴,候补主事史大立,候补主事梁钦辰等9位大臣与3位中臣,3位事臣联名题请陈期登拟补福建闽安协左营都司事,上谕还令总督安排陈期登进京引见皇帝后再赴任,足见朝廷对他的重视,同治三年(1864)11月30日陈期登由左营千总拟补闽安协左营都司(正四品),陈期登戎马生涯,风尘万里,作战英勇,军功显赫,后升迁至福建海坛营游击(从三品),授武義大夫(正三品)。</p> <p>2019年12月10日,安溪报,安溪新闻网同时报道了陈期登生平事迹和故居名卿堂。</p> <p>名卿堂右边的风景树,至今两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 大埕前方有棵陈期登亲手种植的罗汉松,至今已180多年,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明堂秀峰环抱,后从石寨尖落龙,蜿蜒起伏到此结穴,乾隆年间陈期登的祖父陈国熊择此地建造三落大厝。</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分别在1962年,1998年进行修葺,2016年宗亲集资三十多万再次重修。</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英才辈出,文武双全,有武義大夫陈期登(正三品),陈俊逸(期登之侄),同治,光绪年间在台湾任千总(正六品),以叔侄俩将军传为佳话,陈俊逸的后裔在台湾,期待能认祖归宗,还有太学生国熊,庠生绵裔,郁颜等。</p> <p class="ql-block">名卿堂,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8平方米,均为土木结构,屋顶燕尾脊,厅堂有深井,浮雕花鸟,莲花斗拱,过道走廊与深井台阶均铺石板,通往后进的台阶呈虎舌形,极为罕见,是比较独特的清代闽南古建筑,大埕两侧竖有旗杆石,埕下有棵陈期登亲手种植的罗汉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p> <p>后落堂上悬挂“武魁”牌匾,龛上供奉圣旨牌及先祖妣神位,现在厝内古建筑保存完好。</p> <p>名卿堂已具备了名人故居和古建筑的双重价值,正在申请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p> <p>后落虎舌形的台阶,极为罕见。</p> <p>乾隆时期的石臼</p> <p>旗杆石,鹤形图案</p> <p>深井石板保存完好</p> <p>中落厅堂</p> <p>后落厅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