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书,是享受;分享,是快乐。读书分享会,寄托着分享阅读快乐的朴素愿景。</b></p> <p>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p><p>读书,是为了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p><p> 为此,嫩芽读书社于2020年6月13日进行了第四次线上读书分享。</p> <p> 本次线上分享由肖甜老师担任主持,她从容淡定、语气平和,是一位心中有爱的教师。她是这样理解阅读的,一天天教书,一天天读书。孩子们经由这样的陪伴,也许便有了一个远大前程。阅读, 看似没有即刻的功利,实则却是一种对未来长久负责的体现。</p><p> 我们的嫩芽,何尝不是一个美丽的开始呢?</p> <p> 活动伊始,肖甜老师便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读书活动的主分享人—梁藩嘤老师。她秉持着“挑战自我,勇于创新,做教育的有心人”的教育理念,给大家奉献了一场听觉上的饕餮盛宴。</p> <p> 本次分享的书籍是冷玉斌老师的《教书·读书》,一切关于他的信息,都是读书和教书的事儿,人世间的喧嚣浮躁都扰乱不了玉斌老师沉静的心。</p> <p> 善于关注学生的情绪、善于用儿童的思维与之交流、善于聆听孩子的话语……冷玉斌老师在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p> <p>分享第一部分—新生小寒的故事</p><p> 9+8=18???新生小寒在面临分配苹果的选择时,选择留一份爱给老师,这就是童心,是孩子美丽的精神世界。冷玉斌老师在书中说到,教学不是教孩子对与错的二分法,而是如何启动孩子思维的过程。只要孩子的解释有趣,即表示他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答对答错也就不再那般重要了,不是吗?</p> <p> 冷玉斌老师在书中提到另一位教育大家,雷夫,雷夫在教育的本质时谈到:教育绝不是为了考试,他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教,他的工作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因为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并且让学生自己走进来,而且他还特别强调“不会使劲地把学生推进这扇门,也不会拉他们进来,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p> <p>分享第二部分—学习善良</p><p> 冷玉斌老师在书中回忆,暑期参加培训时郭佳老师讲起她看歌舞剧《卖火柴的小姑娘》的故事,在小女孩最后深情吟唱时,观看的孩子们在下边居然急不可待,说:“怎么还不死啊?”</p><p> 爱需要学习,只有这样。爱与被爱的双方才都是真正高贵的“人”。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它是一颗爱心激发另一颗爱心,一份善良教会另一份善良。</p> <p> 冷玉斌老师的书教人热爱,也教人冷静。学生从书中习得善良,那么爱上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张蓉老师用绘本给孩子播下了阅读的种子,在留音壁环节也分享了自己给孩子读绘本、将绘本融入课堂的心路历程,更是慷慨地将绘本资源分享给有需要的老师,线上读书活动进入高潮。</p> <p> 留音壁环节老师们踊跃的谈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是啊,我们在爱学生之前,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先有了爱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爱学生,我们都需要一种能与自己和解的能力。</p> <p> 即使今宵难忘,即使难舍难分,本次线上分享活动也到了落下帷幕的时刻。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次交流的盛宴,这是嫩芽读书社独特的交流方式。嫩芽啊,永远都在路上。期待下周三我们的再次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