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畔的瓶窑老镇……

纳川(周关泉)

<p>游览窑山。</p> <p>我们六位老贤士在聚贤亭留影。</p> <p>中午聚餐。</p> <p>在老铁哥家里做客。</p> <p>参观非遗文化馆。</p> <p>瞻仰南山佛像。</p> <p>&nbsp;&nbsp;&nbsp;&nbsp;&nbsp; 瓶窑是普普通通杭州余杭区的一个镇。我以前外出旅游或办事经常路过,但就是没有特意去游览过。</p><p>&nbsp;&nbsp;&nbsp;&nbsp;&nbsp; 昨天,趁梅雨间隙天气放晴,我们五位杭师老同学,在瓶窑老铁哥(俞铁成)的热情接待下,尽兴地游览了一些特色景区。老铁哥说:“为了当好导游,我备足了课 ,昨天把景区都去走了一遍,还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三本资料,联系了一个实惠餐馆。”我们喜不自胜,哈哈大笑地嚷起来:“这次不会像到临安那样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了!”,“这回肯定是移步换景,情景交融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这回游览的有老街新韵、窑山问陶、南山佛像,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非遗展览馆的四个场馆:瓶窑玉雕馆、瓶窑陶艺馆、余杭纸伞馆、瓶窑风筝灯彩馆。</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午,老铁哥带我们游览了窑山问陶。瓶的繁体字是缾,陶制瓦器的意思。《余杭县志》载:“窑山上陶穴栉比,镇因以为名。”我们看到苍翠林木之中建了个玻璃大棚,铺满破碎古代窑瓦的斜坡上建有一个长长的官窑。喔,原来如此,千年烧陶制瓶的历史积淀,成为瓶窑特有的文化基因,那儿也和杭州南宋官窑一样成了重要的文化遗存。园区大门口,制有扇形题词:瓶留万户,窑承千秋。瓶窑,现在对我们而言,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它那丰厚的文化历史内涵由此可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瓶窑老镇的旁边就是清凌凌的苕溪(tiaoxi),它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它围绕着窑山、南山、转了个大圈,蜿蜒逶迤而去。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苕溪岸边有一条钢铁活动栈道,平时是步行道,我们走在那里,一览秀丽的溪景。但发大水时,它能提升贴岸阻挡洪水泛滥到店铺、住宅之中。正是构思巧妙,一举二得。我们不由得啧啧称赞。</p><p> 中午,老铁哥和老伴沈老师还热情招待我们大快朵颐了一顿。在他们家里,沈老师还剥新鲜荔枝给我们吃,她说:“五十六年的同学情谊哎,我们请都请不到你们,老俞高兴了好几天了!身体保重噢,过几年再来!”我也说:“是的,是的,我们约好要来瓶窑的日子后,就像小孩子盼春游、秋游似的,连睡觉也是甜甜蜜蜜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午,老铁哥先带我们参观了蚕桑博物馆,这儿也是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馆长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她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各种丝绸刺绣艺术成品,还送给了我们每人一把圆形绸面扇。</p><p> 我们还参观了四个非遗展览馆:玉雕馆、陶艺馆、纸伞馆、风筝灯彩馆。这些器物从原料到成品,工艺十分复杂。瓶窑自古以来匠人的手工技艺,纹饰繁缛细致,作品浑然天成,将这五千年历史的工艺尽可能地传承创新。</p><p> 最后老铁哥又带我们游览了南山造像。我们只见从下到上13尊佛像躯体高大、造型端庄,全都雕刻于南山崖壁之上。佛像雄伟而精致,如天工巧夺,令人不禁赞叹连连。</p><p> 记得一位医学专家说过 :人的长寿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有几个亲密朋友,经常结伴旅游, 说说笑笑;二是经常在空气湿润新鲜的环境散步, 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隔段时间就结伴在外游山玩水,不正是在身体力行创造这两个健康长寿的条件吗?</p><p> 周关泉</p><p> 2020年6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