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天国(副本)

柴国防

<h3>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许多曾经对前苏联和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名人长眠于此。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吸引着各国游客前去瞻仰。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的苍松翠柏之间,那里安葬着曾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国际友人,艺术家等,他们的墓碑各具特色,有精美的雕像、浮雕,有发人深省的墓志铭,也有孩子们对父母的深切思念,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浓缩了前苏联红色的历史,此地浓缩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历史,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史诗,这里是红色的天国。</h3> <h3>任弼时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于1943年3月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组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史称'五大书记'。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46岁。</h3> <h3>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与缔造者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h3><h3><br></h3> <h3>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湖北红安人,木匠出身,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继刘少奇后第三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h3> <h3>  彭真文革前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市长。文革中曾被下放到陕西,文革后曾任全国人大委员长。1997年4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h3> <h3>李富春于1922年加入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人之一,参加过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任红三军团政委、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东北军区副政委,建国后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工交办主任、重工业部部长等重要职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h3><h3></h3><h3> 李富春是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5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h3><h3></h3><h3> 蔡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蔡和森烈士的妹妹。</h3><h3></h3><h3></h3><h3> 蔡畅是红军长征年龄最大的女红军,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h3><h3></h3><h3> 1990年9月11日,蔡畅离开人世,享年90岁。</h3> <h3>姚依林(1917年9月6日-1994年12月11日),安徽省池州人,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h3><h3></h3><h3> 姚依林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副总理。</h3><h3></h3><h3> 1994年12月11日逝世,享年77岁。</h3><h3><br></h3> <h3>万里,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h3><h3></h3><h3> 2015年7月15日逝世,享年99岁。</h3> <h3>陈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共十三大以后,他退出中央领导工作,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95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h3><h3></h3><h3> 陈云的墓碑上刻着他的名言: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h3> <h3>乔石,1924年12月生,浙江定海人,生于上海。原名蒋志彤。1940年参加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h3><h3></h3><h3>2015年6月14日7时0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h3> <h3>陆定一,江苏无锡人,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从交通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共产党的文化宣传工作。主要职务有中宣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和国务院副总理,他的代表作品《金色的鱼钩》、《老山界》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我至今记忆尤深。</h3><h3></h3><h3>他于1996年05月09日逝世,享年90岁。</h3><h3></h3><h3> 他的墓碑上写着:要让孩子上学,要让人民说话。</h3> <h3></h3><h3>谢觉哉,湖南人,1925年入党,50岁时毅然参加红军长征。</h3><h3></h3><h3> 红军到达陕北后,担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兼秘书长,后又任司法部长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七七事变后赴兰州,任党中央驻兰州办事处代表。同年9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院长。1939年2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1948年8月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1959年4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5年担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h3><h3></h3><h3> 谢觉哉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五位老同志并称'延安五老',在党内德高望重,毛主席也十分尊重他们。</h3> <h3>薄一波是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07年1月15日2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h3><h3><br></h3> <h3> 汪东兴,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委员、 长期掌管8341部队,保卫毛主席、 四人帮抓捕行动的决策人之一。</h3><h3></h3><h3> 2015年8月21日逝世,享年100岁。</h3> <h3>余秋里,江西省吉安县人,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36年2月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余秋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独臂将军。</h3> <h3>张万年(1928年8月-2015年01月14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5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08月入伍,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文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主任。</h3> <h3>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h3><h3></h3><h3> 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长征时率部夺取泸定桥,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4年2月14日逝世,享年90岁。</h3><h3></h3><h3> 他的墓碑上刻着的条条铁索令人想起毛主席的著名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h3> <h3>杨勇(1913—1983)湖南浏阳人。是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h3> <h3>  </h3><h3>洪学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1913年2月2日出生,15岁投身革命,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于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学智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为新中国军队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20日22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世界上唯一两授上将军衔的将军传奇—洪学智</h3><h3></h3><h3>洪学智一生中的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军历史上仅此一例,在国外也没有先例,这充分反映了将军在军内的重要地位,也使他的一生更充满传奇色彩。 </h3> <h3>无字碑也这里诉说着什么........</h3> <h3>谷景生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是“一二·九”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谷景生曾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原第二书记、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04年11月28日,谷景生逝世,享年91岁。</h3><h3> 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我是谁,这不重要。我做过什么,也不重要。我的经历,我的待遇,我的职务,都不重要。人,就是人,光荣的人,神圣的人,即共产党人。</h3> <h3>阎宝航(1895-1968),字玉衡,1895年4月6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望台乡小高丽房村。  他杰出的组织才能和交际艺术,为宋美龄、蒋介石所赏识,先后在蒋介石、张学良合办的“四维学会”,蒋介石、宋美龄倡导的“新生活运动”中担任要职。经蒋介石任命,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西安事变前夕,向张学良面陈联共抗日主张。事变后,多方设法营救张学良。  </h3><h3> 1937年4月,阎宝航等在上海八仙桥成立“东北抗日救亡总会”,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受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起成立东北政治建设协会,任理事长。他以善交友朋的良好人际关系,博得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孙科、宋庆龄、何香凝、邵力子、冯玉祥的好感,并经常周旋于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戴笠、徐恩曾等党、政、军、情要员之间。他获取了国民党军事情报部门收集和秘藏的有关德国闪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基地和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设防部署等三大国际战略情报,并先后供给战时盟国苏联和美国,阎宝航也因此成为中共情报战线最出色的国际战略情报专家。 阎宝航日记有云:“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h3> <h3>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h3><h3></h3><h3> 那平静的湖水和一圈圈的波纹是象征着老舍不眠的人生最后一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