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庙(墓)

富平县北山书画院

<p>  比干(公元前1110年―公元前1047年),河南牧野(今河南卫辉)人,他是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殷商王室重臣。他从政四十多年,历经两朝,先是辅佐商王帝乙,后来又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做为商纣王的叔叔,他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比干去世后被不断神话,从历史上的忠臣逐渐演变成《封神演义》中的神仙。</p> <p>  比干传说被刨心而死,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被称为“天下第一仁”。</p> <p>  在比干的家乡河南卫辉市,留存一座传承历史的比干庙。比干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有诸多“第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庙内比干墓也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庙内的孔子剑刻“殷比干莫”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孔子真迹,被誉为“天下第一碑”。</p> <p>  比干庙现存的建筑群为明代弘治7年重建,整个庙宇的主体建筑由神道、照壁、山门、碑廊、配殿、大殿组成。</p> <p>  《封神演义》中写到比干因火烧狐狸洞遭妲己记恨,被商纣王处以剜心之刑,“空心菜”成为比干庙最有名的传说。</p> <p>  据说比干惨遭纣王刨心以后,忠魂触动天庭,玉皇大帝差遣姜子牙前来搭救,他让比干缄口不言,骑马南行,到达心地(新乡),就可以长出心脏。</p> <p>  比干掩袍不语,面似土色,策马南行,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已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空心菜。</p> <p>  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比干听后七窍流血,坠马而亡。</p> <p>  比干身亡后,瞬间天怒地怨,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覆盖了比干尸体,形成了一个沙丘,这就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p> <p>  忠臣之死,惊天动地,也流芳百世,历代帝王及文人骚客纷纷慕名到比干庙拜谒并立碑纪念,使这里成为一座弥足珍贵的文化宝库。</p> <p>  比干庙虽然历代重修,但依然有不少历史印迹,这是明朝的石砖铺地,每一块砖都印有产地。</p> <p>  正殿前的“开心柏”是比干庙的一景,它从根至每一枝树梢全都是裂开的,中间呈现一心脏的形状,据说是柏树有感于比干的为人,为了救比干将心掏出,使比干重返人间,继续伸张正义。</p> <p>  另一些柏树树冠不经修剪自然形成平顶,据传说这些树在比干去世后,树的顶部枯死好像也为比干脱帽致敬,表示对圣人的尊敬,后被圣人称为“平冠柏”。</p> <p>  正殿前有历代石碑,横额上有“丹心千古”四字,代表了对一代忠臣的敬仰。</p> <p>殿中供奉的比干像。</p> <p>  看完正殿千万不要错过了后面的比干墓,墓前有座日月丹心坊,是明嘉庆年间修建的。上写六个大字“殷太师比干墓”,顶脊上有醒目的“飞云日月捧心”的石雕,寓意“忠心昭日月,浩气万古存”。墓地与日月石牌坊之间有一个亭子,亭内竖一墓碑,这就是比干庙最珍贵的古迹。</p> <p>  孔子唯一存世的真迹“殷比干莫”石碑此碑比干墓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墓地呈圆形,像心形,虽然现存的墓早已不是原来那座,但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墓之一。</p>